1、普遍性和虚无性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很渺茫。”——这里说明了阿Q的普遍性,同时也说明了阿Q思想的虚无性,连自己的姓名籍贯都不知道,可见阿Q可悲到了一种什么程度。
2、精神胜利法
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跟别的思想家的信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家他们不追求现实的功利,但是他们的追求是坚定的,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思想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遇到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的时候,就会采用这样的的方法来麻醉自己
3、不坚守自己,人性的悲剧性。
不坚守自己:“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因为阿Q没有自己的坚守,没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因此阿Q只能很可悲地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获取满足。这也与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不谋而合。
悲剧性:“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子民全不在他的眼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不值一笑的神情”/“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啊”
—— 一方面是自己实力的弱小,另一方面却对强者在暗地里看不起,甚至还有希望他们遭到祸事,而在遇到强者的时候却只能摇尾乞怜,这就是阿Q的可悲性。也是人性的悲剧性。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
1、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阿Q:遵循严格的封建思想:男女之大防、不孝有三无后
为大
2、虚伪无赖的阿Q:表面上满脑子封建思想道德,但却拧女人大腿、摸小尼姑的
头、心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直接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这种无耻又无赖的话
3、深受封建统治者迫害与剥削阿Q:赵太爷手里的大竹杠打过他,还定下五个
苛刻的条件,将阿Q 仅有的家当全部榨取干净,断绝阿Q的活路
4、自欺欺人的阿Q :被秀才大骂后,就觉得“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倒反觉得
一无挂碍似的”,以至于出去看热闹还在想被自己调戏的吴妈“不知道闹什么玩意儿”
(第五章 生计问题)
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 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阿Q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小一姐模样 来了。这娼妇们……”
从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Q没有觉得轻薄小尼姑是件不对的事,而是以为女人们端起架子学起富家小姐们的样子来,做着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从这些描述里,可以看出阿Q的浅薄与无知,愚昧且自大,令人无奈。
欺软怕硬 欺凌弱小
阿Q自认为地位是比小D高的,但是大家竟然雇小D不雇他,这让他很受挫,于是要找小D打一架,分出个高下来。
偷萝卜时看见小尼姑,阿Q认为“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并不在意,但是在看到老尼姑后便匆忙逃脱了。
阿Q,在当时是一个地位较低的人,因为他游手好闲,想法怪异。所以许多人看不起他。而他也同样看不起跟他一样的小D,甚至鄙夷小D,觉得小D不能和他相提并论,瘦弱的小尼姑更是他欺凌的对象...
这样愚昧自大欺凌弱小的阿Q让人很无奈。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1、虚荣、爱面子:
阿Q从城里回到未庄时穿的是新夹袄,走到酒店时说:“现钱!打酒来!”这和从前穿破夹袄的阿Q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人们对他“刮目相待”。阿Q炫耀自己在城里见识以及之后对赵太爷的态度都充分表现了他的虚伪与爱面子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展现了国民敷衍趋势的本性。
2、自欺欺人、妄自尊大:
阿Q从城里带回来的稀奇玩意儿原来是他偷窃而来。他靠着偷窃的东西维持着所谓的“面子”将自欺欺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赵太太向阿Q提出“我要一件皮背心。”时,“阿Q虽然答应了,却懒洋洋的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放在心上。”体现了阿Q妄自尊大的性格。
阿Q是一个很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他存在的价值通常附着于别人的评价和态度,他没有对自己有过很正确清晰的认识,过分看重在别人眼中的自己。除此外,为了“面子”再次做出了偷窃的行为,并且自欺欺人,还深以此为谈资,向别人分享“经验”。这也体现出阿Q作为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负面性。
(第七章 革命)
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引起了村里的不安,阿Q看过革命党被杀,觉得自己也成了革命党,村子人也开始讨好阿Q这个“革命党”。阿Q相信革命党一定会来找他,他做着抢到好多东西的美梦睡过去了。第二天起来,到了尼姑庵去革命,才知道假洋鬼子已经来过了,把像样的东西“革命”去了,这让他很失望。
(第八章 不准革命)
虽然革命了,但却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只是人们走到街上都被剪掉辫子,哭着回家了。阿Q十分不满意。一打听才知道假洋鬼子当了革命党的大官。他也想请假洋鬼子他们让他加入革命党,但是正在演讲的假洋鬼子却对他大喊大叫,把他撵了出去。有一天晚上,赵太爷家遭遇抢劫了。阿Q出去看热闹,看到那些革命党穿着那些他在梦中见过的服装正在进进出出地搬东西。阿Q感到特别遗憾。他认为这是因为假洋鬼子不让自己革命,所以革命党才没有来叫自己。
这里的“革命”其实是当时辛亥革命的一个缩影,这其实是作者通过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作者本身性格与阿Q完全不同,但他借描写阿Q表达了一些自己对革命的看法。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阿Q 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这是因为:阿Q 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也应证了他前文提到的那些性格特点。
(第九章)
1、看到大人物情不自禁地下跪:体现了他的奴性
2、被定罪却遗憾圈没画圆:体现了他的麻木。阿Q要作为抢劫赵家的嫌疑犯要被定罪
枪毙,签字画押的时候却因为圆圈画不圆而遗憾,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被抓到这里来,精神麻木。
3、作为替罪羊,临死了安慰自己二十年后又是好汉:体现了他的逆来顺受。 阿Q是一个逆来顺受,没有反抗精神的人。死到临头,也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被杀。
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它在当下有何意义?
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第二章优胜记略里阿Q被闲人打后,心理“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是不像样···”;阿Q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洋钱丢了后,他想算是被儿子拿去了,自己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后,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阿Q精神胜利法在当下的意义:消极意义、积极意义
三、分析阿QQ悲剧的根源
内因:自身的思想上:
1.自己看不起别人,却不准别人看不起自己。
2.骂——口讷者 打——力气小者 吃亏的时候——怒目而视
没有办法时——说“你还不配” 被人揪打时——想“我总算被自己的儿子打了” 钱被抢时——打自己 就如同打了那个抢自己钱的人 3.屡屡失败的他确认为自己从未失败过
外因:社会背景
1.底层人民的劣性根,嘲笑阿Q,欺负弱小,盲目推崇秀才、举人老爷,他们像一堆浮萍随波逐流,不辨是非。
2.清朝末年,地主阶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而农民群体地位低下,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长期腐蚀人们的思想,且弱势群体的基本地位得不到保障,面对强势的一方只能任人宰割。
革命
1.亲眼看到枪决场景 → 革命便是造反 → 对革命“深恶而痛绝”
2.举人老爷和一群男女因此而慌张 → 产生快意 → 觉得“革命也好吧” 3.大喊“大喊造反” → 享受其他人对他惊惧和骤然改变的态度
4.盘辫子去结识真正的革命党 →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被利用 → 被枪决(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文学史上对阿Q存在哪些理解,举例说明
1、理解阿Q的无名无姓
2、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3、理解阿Q的革命观
一、阿Q的身世背景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二)阿Q“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连姓氏都没有“是旧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写照”。
阿Q依稀记得自己姓赵,在多喝了酒之后 “手舞足蹈”地炫耀“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很光彩”。
赵太爷作为未庄最有权势的豪绅,他主动叫人找来阿Q,暴跳如雷,“满脸溅朱”,特别是那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其强烈否认之语气背后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接着作者写道: “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后面作者还煞有介事地写了“我”居然专门去向赵太爷的儿子去核实,且详细记录了查询的过程和结果,这才了事。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
(二)阿Q“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的弱者”。
阿Q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
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 “割麦便割麦,春米便春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 场悲剧。 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
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
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艺术创造上的习惯,从而成功塑造了一个旧时 代中国农民的魂灵。
原文举例: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发明固然很早,后来与异族周旋失败,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
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 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
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
阿Q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吃的他便骂,瘦弱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辨子。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
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 假洋鬼子” 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阿Q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善于投机”。 阿Q本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的,最终选择革命,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
阿Q的“革命观”及梦中的“革命畅想曲”是他性格的发展,即从虚妄的“精神胜利”转变为要求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实现物质欲求的“实际胜利”。
但他的“革命观”是和落后农民的私欲和糊涂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如报复并取代赵太爷),这正揭示了中国农村封建主义统治的根深蒂固,封建等级观念和正统思想已形成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
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与生活”的合理要求,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
小说以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民众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阿Q 的梦中革命畅想曲,使人们看到两个极为普遍、极为峻、极为人性的问题: 一:是抵制金钱、权利、女人诱惑的艰难 二:是封建制度的根本一“官本位”思想
这些问题是阿Q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弱点,更是人性的弱点。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讲,有了官也就有了权利和地位。弱势群体由于没有这一切,只能忍气吞声,但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开始报复。如阿Q的梦中所为,封建社会的农民斗争就属于这一类。
也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李自成、洪秀全等人建立政权后很快就葬送了来之不易的战果。这些人的丑行显出其劣根性,也正是鲁迅先生要批判的。
五、你是如何理解鲁迅通过阿Q形象的素在去干预时政
的
背景:辛亥革命前后
1·把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就使未庄的变迁和阿Q的遭遇给予另一方面的意义,那就是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
2·他这一革命的思想其实代表了许多农民的革命思想,告诉革命的领导者,要革命,必须得唤醒广大民众的觉悟,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这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3·阿Q投身革命的历程从客观反映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
4·阿Q参加革命的全部过程,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同农民的关系:革命不关心农民,农民不理解革命,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有自发革命的要求,在革命党深入农村之前,也只能以这种自私落后的思想理解革命,而只能受“精神胜利法“的支配而不自觉。
六、谈谈《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
人物生平:
春天时,她成了寡妇,逃出婆家。
冬初,她来到鲁镇,并在卫老婆子的介绍下,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开春时,婆家寻她而来,被掳走后,被迫改嫁。 春天快完时,她的儿子阿毛被狼衔去了。而后她再次回到鲁镇,被鲁四老爷家打发走后,她成了乞丐。
在迎春之际,她死在风雪交加的寒夜。
人物形象分析:
1、初到鲁镇的她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贫困,但对生活抱有希望 )
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安分守己、吃苦耐劳)
再次回到鲁镇的她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希望 )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 前那样精神了。(遭受打击、内心痛苦) 我回鲁镇时看到的她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对生活已经绝望)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失去希望、精神麻木) 作用
肖像表现了祥林嫂的质朴和善良,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三次关于眼睛的描写,勾勒出祥林嫂一生的悲苦命运,让读者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人物总结: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里,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不但不能争得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被践踏、遭迫害、被愚弄、受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在“祝福”中走向死亡。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七、是谁导致了祥林嫂的惨死
写作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压在人们头上。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紧紧束缚着人民,妇女受害尤为深重,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严重束缚他们的身心。《祝福》写作于1924年中国革命低潮时期。
主要人物分析:
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
鲁四老爷: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充满私欲的“奴隶主”,人性冷酷无情
大骂新派,矛头直指维新派 骂卫婆推荐“逃”出的人做工不合礼法 骂祥林嫂在鲁家门口被绑,有损声誉 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死去,骂其“谬种” 鲁四婶: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可以说,四婶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看。
第一次留祥林嫂→祥林嫂勤劳能干 被绑后惦念她→后来的佣人用的不顺心 回来后不满、警告→祥林嫂已不如之前灵活能干
祥林嫂的婆婆: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有心计的女人,也是封建社会中自私自利的典型形象。她拿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把祥林嫂当成工具,并且不顾祥林嫂的反对,就把她嫁到偏僻的村庄来获取高额的彩礼钱。同时她也精明能干,面对鲁四爷的时候从容应对。
柳妈: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本身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柳妈以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
原因总结:
1、社会思想的毒害: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政权、族权、夫权、神权
2、对经济利益的占有欲望:婆婆取走祥林嫂全部收入并逼其改嫁以收取礼金:
祥林嫂没了儿子,大伯便借由收走房子 寺庙“欲擒故纵”提高捐门槛费 鲁四婶在祥林嫂做事不再灵活能干后想赶走她 3、眼睛也会杀人:“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4、嘴会杀人:“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你放着罢,祥林嫂!”
5、意念会杀人:“异样的眼神,异样的对待,都让她一点点被封建社会吃人的嘴脸吞噬”
八、通过《阿Q正传》和《祝福》谈谈鲁迅小说的白描
艺术,其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阿Q正传》
1、人物描写:
鲁迅为阿Q描绘的肖像用的笔墨极其少,全文不注重描写眉目,也不注重描写手脚,只留意了他的癞头和辫子,但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下想要革命却没有那么大觉悟的农民形象跃然于纸上,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以及一群畸形的中国人。
《生计问题》一章,写阿Q和小D 那一场“龙虎斗”:“阿Q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然后“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可以说双 方“斗”得难分难解.相持不下,趣味十足又生动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辫子多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用以嘲讽。 2、环境描写:
用白描手法来描绘阿Q所生活的未庄,描绘出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小说对于酒楼、尼姑庵、菜园等景物的描写,没有选择把它们集中展现于眼前,而是伴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一勾勒出来。此处白描手法的运用,使得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封闭落后的面貌得到更深刻地展现,从而更好地为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服务。
《祝福》
1、以形传神,妙神妙理
鲁迅在《祝福》中用白描艺术手法三次勾画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肖像: 第一次来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是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这里鲁迅描绘祥林嫂的笔墨极其简洁,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贫苦善良又人物特征。
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是因为她再婚再寡后无依无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又只身来到鲁镇做帮佣。这时的“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表明她在经历了被迫改嫁、丧子再丧夫、大伯收屋等一系列残酷生活变故的打击之后,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特别是丧子之痛,更使她难以承受,忘却不了的悲哀促使她未老先衰,逐渐变得恍惚健忘起来,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
第三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段肖像白描,表明祥林嫂在经历了一生悲惨遭遇之后,最终沦为乞丐,流落街头,她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变成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精神麻木的苦人。 2、语言贴切,表现节俭
鲁迅说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造作,勿卖弄,观察精到,语言贴切,表现节俭。 如《祝福》中的这句“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现很贴切。
鲁迅小说的白描艺术在其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故乡》: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作者紧紧抓
住那个时代农村深冬景物特征:天气的“阴晦”,风的“冷”及“呜呜”的响声,天色的“苍黄”,村庄的“荒”、“萧索”,虽则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深冬阴晦天色笼罩下的原野、衰蔽的农村尽收眼底,而且强烈地渲染了萧杀的气氛,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我”内心的深沉和悲凉。
《药》
“微风早已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的“寒风”、“枯草”、“秃树”、“乌鸦”等坟场所特有的单调景物,无不制造
出强烈的悲凉气氛,真令人思之心悸、观之悚然。这对衬托两位母亲为儿子上坟的凄惨心情,激起读者对革命者悼念、对受害者同情的功效自是不言而喻的。
《孔乙己》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
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吗?说出理由
是
文学家是在电视编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笔等方面发表、出版了有一定质和量的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也即是说,文学家就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活动的成功人群,以创作文学作品为自己的主要工作的知名人士和学者。通常,如果诗人是指的诗歌创作者,小说家指的小说创作者,散文家指的散文创作者,则文学家指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文学体裁均取得一定成就的创作者,但是三伪文学的创作者除外。----百度百科
《狂人日记》的解读:
1.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2.从写实的角度看:是一篇典型的医案,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迫害狂”患者,从发病到趋重,再到痊愈的过程。
3.从象征角度来看,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彻底反封建战士反封建的心路历程和反封建战士的战斗过程。
4.艺术特色:结构、事与人的方法、从语言上 思想内容:
1. 狂人日记从现实到历史两个方面深刻揭示出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数吃人的本质。 2. 表现了作家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和深广的忧愦。
3. 作家的进化论思想和严厉解剖自己精神在作品中有鲜明的反映。 其他作品:
1. 鲁迅作品两大题材:农民知识分子 2. 格式的创新: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3.鲁迅作品分为 小说 散文 杂文 现代诗 旧体诗 等可谓文学巨人。
鲁迅为什么伟大?:
第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和胡适,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开辟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其作品《狂人日记》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现代白话小说(区别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白话小说),其散文诗《野草》
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集。这都是开风气之先的。 第二,参与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翻译并介绍了多种外国文学,其译著《毁灭》、《死魂灵》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译巨作。也影响了一代作家。 第三,开创了“杂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用文笔直接介入社会,同黑暗的现实和麻木愚昧的国民战斗的典范。其文字如警句,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可以说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伟大的精神导师。
其他的还有,比如《故事新编》开创了“经典重读”的解读范式,《野草》引入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因素,《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部完整意义的中国小说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等等,这些都是鲁迅给中国文学史留下的宝贵遗产。鲁迅的文章和行动,对后代人影响至深。
第一,从正面角度而言,鲁迅的文章具有战斗性,具有不屈服的,不盲从的风格,鲁迅对问题分析独特,笔调严肃冷峻,读鲁迅的文章,只要用心读进去,必然可以发现于众不同之处,这不仅是与伟人心与心的碰撞,更是与伟大思想的直接交流。当代的许多大作家,大思想家,都是在和鲁迅的交流中获得其精神遗产的,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受到鲁迅的感召。此外,鲁迅是麻木中国的唤醒者,中国虽建立了新社会,却没有新国民,旧的封建习惯愚昧习俗(如看热闹,麻木,冷漠,自私,腐败)等痼疾仍旧存在中华民族的肌体中,鲁迅的文章犹如良药,医治创伤,激励着我们改变。最后,鲁迅的批判精神也激励着当代的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去面对社会中的阴暗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反面来说,不可否认,鲁迅的文章对当代青少年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其语法为早期的半文半白,和现代汉语语法有区别。鲁迅的一些用字,如繁体字异体字等等也和现代语法不相同。想法偏激。
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