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建 电 脑 Journal of Fujian Computer
Vol. 37 No.6
Jun. 2021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探索
李晓光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育人观念。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针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程序设计 中图法分类号 TP311 G712 DOI:10.16707/j.cnki.fjpc.2021.06.039
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LI Xiaoguang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 Yichang, China, 4430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为例,旨在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求熟悉与软件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和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违反知识产保护法规的行为,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与产品开发保密制度。
在合作意识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
在质量意识方面,要求了解软件开发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具有规范的企业编程风格和习惯、良好的排查程序错误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学习意识方面,要求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2 教学目标
程序设计基础是面向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教学目标方面,需要在实现专业知识能力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对职业道德、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学习意识等德育目标的实现,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
3 教学设计
在程序设计基础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在传授学生课程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途径与载体,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3.1爱国意识
李晓光,男,1981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设计。E-mail:***********.cn。
2021年 福 建 电 脑 129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介绍编程语言、软件开发相关的国内计算机信息产业发展的优质案例或产品,例如淘宝、京东网站、支付宝、微信APP等。在学生实践操作的案例选取上,可以将其与国内时事、热点联系起来,例如选取疫情封锁时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在线购物系统、快递物流系统,以及复工复产时期健康二维码应用等来设计案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了解,又能增强对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在培养学生自信的同时也要告知学生,目前我们使用的大多数编程语言、开发工具、框架以及中间件等都是国外的技术产品,让学生了解和对比国内外的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同时结合中信、华为、字节跳动等公司在国外发展的遭遇,让学生建立紧迫意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抓住机遇,立志为国产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发展添砖加瓦。 3.2敬业意识
工匠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在程序代码的设计、编写、测试的过程中,不仅要同时考虑功能、安全性、性能、可用性等,还要方便今后其他开发人员的升级和维护。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实现案例要求的基本功能,还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将其纳入课程考核评价的范围。教师在代码评价时,对于有问题的代码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说明为何要这么写、是否有更好的改进等。同时要与学生讨论程序作品的细节,如操作提示的信息是否准确、用户操作之后是否需要信息反馈等。 3.3诚信意识
人无信不立。在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对学生强化诚信教育,对课前课后布置的线上预习、作业等任务,要求学生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拖沓、抄袭。在课中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上课认真听讲。在考试中不能舞弊违纪等。通过这些教学制度的执行过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格。
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现在网络上经常有听到一些负面新闻,某某程序员因为和公司发生矛盾,删除数据库删除代码跑路等。在教学
过程中,要建议学生利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诉求,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发泄私愤,更不能在软件产品中故意留后门为自己谋求私利。 3.4友善意识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教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设计项目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在考核评价时,采取组内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相互帮助,以耐心、包容的态度对待同伴,积极为团队作出贡献[3]。
4 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单元内容的处理上,可以善用借题发挥和联系时事的方式,发掘专业知识中所影射的人生哲理,举例如下。 4.1选择结构
借题发挥:利用选择结构可以把程序引到不同的地方﹐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是如此,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联系时事:选择一两例错误选择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如知识产权纠纷、劳动纠纷中。选择了违法乱纪的错误方式发泄,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等。借此强调学生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定[4]。 4.2循环结构
借题发挥:循环代表的是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联系时事:对比国内外抗击疫情的不同表现,如美股10天内4次熔断、英国群体免疫、瑞典的自暴自弃等,突出中国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并肩奋战精神;免费治疗、免费疫苗的公益奉献精神;生命至上,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的顽强抗疫精神。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3数组
借题发挥:数组体现了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
联系时事: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130 李晓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探索 第6期
集体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障。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应当服从全局利益,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去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人都是防控疫情责任链上的重要一环。一个人故意隐瞒心存侥幸,就可能害人害己,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 4.4类的继承
借题发挥:类的继承可以让子类在父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精神。
联系时事:介绍华为5G通信技术的创新之路,从追随性的模仿式创新,到连续性的积累式创新,再到颠覆性的爆发式创新,联系美国感受到威胁后在国际社会上对华为的围堵,介绍华为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告诉学生继承不等于盲目守旧,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推荐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5]。 4.5异常处理
借题发挥:异常处理体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不应立于危墙之下。
联系时事:选择一两例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不力而导致的严重事故,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其中设备设计和调度制度都存在缺陷,设计时没有考虑因雷击造成保险丝熔断后的特殊状态处理;在调度上,在设备故障发生后,对故障进行应急处置不得力。以警示性的案例教育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6多线程
借题发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懂得合理利用团队的力量协同工作,各负其责,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联系时事:踢一场足球赛,会有前锋、后卫、守门员的角色分工,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完成,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使每个人都在合适的位置上分工协作,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优势。新冠疫情的成功防控,是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超市工作人员、物流快递员以及各行各业,乃至全社会每一个人的众志成城,才能取得的辉煌成果。
5 效果改进和反思
课程思政不是在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
硬生生地插入思政元素,更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挤占专业知识的教学时间。而是应该结合课程自身专业知识内容,从课程内在构成要素中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隐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6]。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上,需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层面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各个教师在各门课程中相互协调,发挥课程自身的优势来融入思政元素,既能避免重复和缺漏,又能体现该课程在思政角度的独特点。如果各个课程各行其是或是消极模仿照搬,不仅会导致使课程思政在模式上出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问题,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察觉到套路而产生心理性疲劳[7]。
课程思政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术业有专攻,短时间内要求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思政课教师的专业高度,并且时时刻刻保持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形势政策的正确解读,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相互协同,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思政元素库,共同完成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8-10]。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
[2] 唐辉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为例.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4):242-243,246
[3] 远俊红,林波.课程思政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以《Java程序
设计》为例.智库时代,2019(21):153-154
[4] 刘向娇.在工科类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以《C++
程序设计》为例.科技风,2019(14):67
[5] 于海燕,张鹏.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电脑知识与技
术,2021,17(03):23-25
[6] 乔维德,张佳,顾叶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与
实践.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1-6
[7] 李东坡.“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高校辅导
员,2020(04):19-23
[8] 刘丽波,徐亚旭.思政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初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5):50-52
[9] 吴秋房.高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佳木斯职
业学院学报,2021,37(3):13-14
[10] 胡章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宿州教育学院
学报,2020,23(06):5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