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灿烂文明的瑰宝。毛泽东曾说过:“不读一遍《水浒》就不配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见得《水浒》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也与《水浒》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当我翻开第一页,我便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满脸横肉的鲁智深,文武双全的宋江,威风凛凛的林冲,鲁莽直率的李逵,行侠仗义的柴进,机智多谋的吴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作者充分的内心挖掘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面前。在网上一点《水浒》有关的资料就密密麻麻地展现在我面前,在琳琅满目的文字面前,我真有些不知如何挑选。在这本鸿篇巨著面前我认真完成了项目作业,以无愧于这本巨著,我搜集的人物简介更是系统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幽默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配画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就这样我和《水浒》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篇: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
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