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lì shǐ nuò ruò méi jīnɡ dǎ cǎi mì mì

chèn shān lì hài wēi wǔ zhēnɡ qí dòu yàn

B.重叠(déi) 陌生(mò) ..D.虚弱(xū) 怨恨(yuàn) ..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咖啡(kā) 创立(chuàng) ..C.自私(sī) 香蕉(jiāo)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B.寓言故事中一般会蕴含着道理。

C.复述课文不需要用自己的话,可以把课文背诵出来。 D.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点。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代价 伶利 援助 C.览绳 陌生 馋嘴 5.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相( )并( ) 笔( )( )砚 ( )( )蛇影 没( )打( ) 光彩( )( ) ( )( )求剑

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 )。请再写一个这样的成语:“____”,这个成语告......诉____我们的道理。

6.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迫不( )待 ( )至如归 四季( )青 根深叶( ) 千( )百态 目不转 ( ) 用之不( ) 暴跳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选项中,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C.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色,有的略显青黑色……

B.遵循 忙碌 贩卖 D.道谦 歌谣 海豚

8.积累运用。 (1)改为间接叙述。

老师说:“明天我带你们去王屋山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照样子写句话。就这么几本书,还用得着我帮你拿吗?

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①这句话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知识回顾。

(1)、看着哥哥忧心忡忡的样子,爸爸劝慰他说:“你不用怕对手,俗话说得好,‘兵来将挡,__________’,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战胜他们。”

(2)、犯了错不要紧,只要能改正就好,正如《左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这学期我积累了许多诗句,有描写春天的:“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与传统节日——春节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和铁罐》一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____________的道理;《漏》一文则告诉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个晚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

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轻风吹得树上橙色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地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到身后刷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见一头大棕熊,挡住她的去路。棕熊伸出右前爪,温顺地嗥叫着,好像是在恳求帮助。于是,她鼓起勇气走上前去,看了看棕熊伸出的爪子,只见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刺在肉里。 “可怜的熊,”她叫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拔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蒺藜挑出。“好啦,觉得好些了吗?”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掉在了地上。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拙地走进森林里去了。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熊?”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叫道,并努力安慰哭叫的孩子。“你可能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熊挥舞着拳头,然后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晚上,她丈夫回来后问道;“ 你从哪儿弄来的那些梨?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什么梨?”她不相信地问。

她打开门,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梨。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吃了。

10、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11、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恳求”的意思是________。

12、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请给故事排排序。 ①棕熊鲁莽地拿走摇篮②棕熊送礼报恩③棕熊求救获得帮助 正确的顺序:________(填序号)

13、读短文可知,棕熊将摇篮推翻的目的是( )

①棕熊恩将仇报,因为女主人拔蒺藜的时候让它感到很疼。 ②棕熊知恩图报,打算用摇篮装梨子,回报年轻的母亲。 ③棕熊喜欢那个摇篮,想要给自己的孩子用。

14、文中并没有交代门口的梨是从哪儿来的,你能根据文中划线句子做出预测吗?并写出依据。

你预测的结果: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第一次做坏事

①我姥爷在村市场头上修车。这几天,他生意不好做,一天挣不上三元钱。我决定帮帮姥爷。

②放学后,我回到家,发现门口扔了几个玻璃瓶。我灵机一动,有了一条“妙计”。 ③第二天一大早,我藏了五个玻璃瓶,匆匆忙忙上学去。来到离村市场不远的大道边,我瞅瞅四周没人,便朝水泥道上摔瓶子。“砰!”摔第一个,我吓得心怦怦跳。“砰!”摔第二个,我的心吓得往外蹦。我想住手,可我想到姥爷,为了帮他,我还得“勇敢”地接着摔。“砰!砰!砰!”一连摔了三个。我头也不敢回,一口气跑到校门口。我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心突突地跳。

④中午放学后,我来到姥爷的修车摊前。姥爷的手指上包着创可贴,正忙着补胎。他对修车的人说:“抓住摔瓶子的浑小子,我非抽他几个嘴巴不可!”一位叔叔说:这没您老的事,看您,忙着收拾那些碎玻璃,连手都扎破了。”姥爷说:这点小伤不咋的,一下子这么些补胎的,我忙不过来呀。看刚才那个小女孩,急得哭了不是一一还得雇出租车去上学……摔瓶损人,耽误别人的事,真可恨!”

⑤听到这些话,我臊得脸热脖子烫。晚上,我向姥爷彻底坦白交代。姥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人这一辈子,做人要有个准绳,损人利己的事,千万不能干呀!” ⑥这是我第一次做坏事,也是最后一次。 15、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填空。 (1)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 ) (2)言辞诚恳,情谊深长。( )

16、“我灵机一动,有了一条‘妙计’”,句中“妙计”指( ) A.每天放学后,来到姥爷的修车摊前帮姥爷修车。 B.把门口发现的几个玻璃瓶卖了,换钱给姥爷。

C.在大道上摔破玻璃瓶子,扎破别人的车胎,让别人找姥爷补胎。

17、“我”摔第一个瓶子时,吓得心 ;摔第二个瓶子时,吓得心 ; 摔完所有瓶子跑回学校时,心 ;这些都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 。(填序号) A.突突地跳 B.怦怦跳 C.“我”非常害怕 D.往外蹦

18、从第4自然段姥爷和别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姥爷是个( )的人。 A.特别凶狠

B.嫉恶如仇、善良

C.胆小怕事、怕麻烦

19、读完短文,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呢?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想象岛

我们都有一双手,可是一天这双手却罢工啦。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手罢工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以《手罢工啦》为题,写一写你想到的内容。

【参考答案】

1. 秘密 历史 懦弱 没精打采 衬衫 厉害 威武 争奇斗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秘、懦、采、衬、艳”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项:重叠chóng dié(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注意平时对相关常识的积累。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复述课文时不能直接背出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 伶俐:聪明;灵活。故“伶利”的“利”错误。 B.全部正确

C.有误,缆绳:指许多股棕、麻、金属丝等拧成的粗绳。故“览绳”的“览”错误。 D.有误,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认错。故“道谦”的“谦”错误。

5. 提 论 墨 纸 杯 弓 精 采 夺 目 刻 舟 杯弓蛇影 刻舟求剑 与狐谋皮 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其中“杯弓蛇影”和“刻舟求剑”是来自中国古代故事的成语。写出类似的成语和成语带来的启示即可。示例: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6. 及 宾 常 茂 姿 睛 竭 雷 妈妈给我买了玩具,我迫不及待的玩了起来。

考查补写成语及造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选择其中一个造句,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四季常青:指植物整年都青翠,不枯黄,不凋零。形容花草树木每个季节都生长的青翠碧

绿,一年四季都是生机勃勃。也可形容人的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很有活力。 根深叶茂:意思是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千姿百态:意思是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目不转睛:意思是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用之不竭: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暴跳如雷: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7.B

【解析】B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

题干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本题是“荷叶”,喻体是“大圆盘”,喻词是“像”。选项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窃窃私语”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形容海底的动物,赋予了海底的动物人的行为情感。选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太阳”比喻成“大火球”。选项C句子由“有的……有的……有的”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B。

8.A

【解析】 老师说,明天他带我们去王屋山参观。 反问 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排比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进行描写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老师说,明天他带我们去王屋山参观。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以及仿写句子。本题中可以看出题干是反问句,所以修辞手法是反问。所以仿写时也要仿写一个反问句,例如有:1.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3)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仿写句子。本题中从例句中“有的”可以看出这是排比句,所以修辞手法是排比。仿写的时候可以写成:美是飘浮在蓝天中的白云,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的浅绿,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

9. 水来土掩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山寺桃花始盛开 竹外桃花三两枝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

处 没有好下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以及谚语俗语,注意平时对相关内容的背诵和积累,结合语境的要求进行辨析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也比喻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2)、本题考查的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诗内容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诗内容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是王安石的《元日》,全诗内容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本题考查的是课文《陶罐和铁罐》,主要内容是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漏》,故事主要讲了一个下雨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一个想偷驴,一个想吃驴,他们误认为老婆婆口中的“漏”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东西,吓得落荒而逃。逃跑中,老虎和贼都误把对方当成了“漏”,结果吓昏了过去。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做坏事没有好下场,终将自食其果。这则民间故事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口语化,想象奇特丰富,十分吸引人。故事通过一连串的“误会”,巧妙地惩罚了坏人:想吃驴的老虎和相偷驴的贼都落到了吓昏过去的下场。

10、棕熊报恩 32.文中“恳求”是棕熊恳请她拔除爪子上的蒺藜

刺。 33.③①② 34.② 35. 梨是棕熊送来的 梨装在摇篮里,摇篮被棕熊拿走的 【分析】

1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学生要先认真阅读原文,理清文章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成文章的标题,可以点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答案不唯一。比如原文写了棕熊请求女主人帮它拔刺,后推翻摇篮只是为了给女主人用摇篮送梨进行报答,可以写“棕熊报恩”。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解释。

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平时要多做题。“恳求”的意思是恳切地请求,文中指棕熊的爪子里“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刺在肉里”,它希望女主人帮助他拔除。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理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平时要多做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给故事排排序。短文写了一头棕熊知恩图报的事情。先写棕熊求救获得帮助,接着写棕熊鲁莽地拿走摇篮,最后写棕熊送梨报恩。故顺序就是③①②。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棕熊推翻摇篮的目的,平时要多做题。从上文女主人帮助棕熊拔除掉它爪子里的刺以及“年轻的母亲很惊讶,她打开门,只见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香甜的梨子,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可知,棕熊将摇篮推翻的目的是棕熊知恩图报,打算用摇篮装梨子,回报年轻的母亲,故选②。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预测能力。

结合文中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拙地走进森林里去了。”和“年轻的母亲很惊讶,她打开门,只见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香甜的梨子,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可知,门口的梨是熊送来的,因为熊把篮子拿走了,它是为了报答女主人给她拔刺的恩。

C

【解析】15、 气喘吁吁 语重心长 2.C 3.B D A C 4.B 5.想要帮人就要做一些正面积极的事,不要为了帮人而做损害其他人利益的事。 【解析】

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词语“气喘吁吁”出现在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词语“语重心长”出现在第五段的最后一句。 16、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从第③段的“第二天一大早,我藏了五个玻璃瓶,匆匆忙忙上学去。来到离村市场不远的大道边,我瞅瞅四周没人,便朝水泥道上摔瓶子。”可以知道文中的“妙计”指的是:在大道上摔破玻璃瓶子,扎破别人的车胎,让别人找姥爷补胎。 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从“摔第一个,我吓得心怦怦跳。”可以知道“我”摔第一个瓶子时,吓得心怦怦跳。 从“摔第二个,我的心吓得往外蹦。”可以知道“我”摔第二个瓶子时,吓得心往外蹦。

从“一连摔了三个。我头也不敢回,一口气跑到校门口。我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心突突地跳。”可以知道“我”摔完所有瓶子跑回学校时,心突突地跳。

第③段的内容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非常害怕,十分慌张。 1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

从姥爷说的“抓住摔瓶子的浑小子,我非抽他几个嘴巴不可!”可以知道姥爷富有正义感,痛恨那些做坏事的人。

从叔叔对姥爷说的“这没您老的事,看您,忙着收拾那些碎玻璃,连手都扎破了。”可以知道姥爷自愿去收拾大道上的玻璃,担心路上的玻璃伤到他人。

从姥爷说的“看刚才那个小女孩,急得哭了不是一一还得雇出租车去上学……摔瓶损人,耽误别人的事,真可恨!”可以知道姥爷很善良正直,懂得为他人考虑。

因此,从第④自然段姥爷和别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姥爷是个嫉恶如仇、善良的人。故选B。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下想对文中的“我”说的话。同学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写下想对文中的“我”说的话。

从“这几天,他生意不好做,一天挣不上三元钱。我决定帮帮姥爷。”可以知道“我”很关心姥爷,想帮助姥爷。从“听到这些话,我臊得脸热脖子烫。晚上,我向姥爷彻底坦白交代。”可以知道“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会主动认错。从“这是我第一次做坏事,也是最后一次。”可以知道“我”知错能改。

示例一:想要帮人就要做一些正面积极的事,不要为了帮人而做损害其他人利益的事。 示例二:你要吸取这次的教训,做人做事要有个准绳,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 20、范文:

手罢工啦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用左手做事情的时候,说:“我的左手可真有用啊!”当他用右手做事情的时候,又夸道:“我的右手可真能干啊!”

当小男孩睡着了以后,左手和右手争论了起来,它们都觉得自己对小男孩是最重要的,它们谁都不服气谁。最后,它们终于想到了一个靠谱的办法,从第二天开始,小男孩需要用哪只手,哪只手就罢工,只能用另一只手做事,看看小男孩更需要哪只手。

第二天,左手和右手果然这样做了。当小男孩要用左手拿早餐的时候,左手却不能动,小男孩只能绕过桌子用右手拿早餐了。当小男孩用右手写字的时候,右手却不能动了,他只能用左手写出歪歪扭扭的字了。一天下来,小男孩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

经过这一天,小男孩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都一样重要,从此,左手和右手都不再争论,一起和睦相处了起来。

【详解】此题是命题作文,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学生结合题目展开合理

想象,说说如果手指罢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同时行文时还要注意:突出重点,描写细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