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区实习报告

社区实习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 工农兵社区离退休党员文化关怀活动 实习社区名称: 清河区工农兵社区 实习小组组长: 杜杰 成员: 陆文强 袁静 徐蔚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 薛梅、赵凡 学校指导老师: 王正中 闵兢

制定时间: 2014年12月——2015年1月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2014年12月

清河区离退休党员文化关怀活动

一、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中的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并成不断上升的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老年人,他们的业余生活、情感需求及人文关怀成为了社会值得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重点。作为基层单位的社区,不仅是众多老年人的居住地,更是他们参与文娱活动、参加社区建设的场所。而现在很多老年人,尤其是离退休党员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后不太适应整日闲暇的生活,也很少参加各方举办的活动,平日买菜、散步、呆在家中,很是清闲。根据实际情况,清河区工农兵社区居委会决定开展关怀离退休党员文化生活的项目,通过在社区开展老年项目,帮助离退休党员参与丰富的文化生活,充实闲暇的时光,在晚年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

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8日,根据社区工作实习的安排,我们组进入了清河区工农兵社区进行为期3周的实习。实习期间,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和安排,在社区党委书记薛梅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社区调查和分析。最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清河区工农兵社区离退休党员文化关怀项目计划书》,并在实习期间对项目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实践。

二、 社区需求分析

工农兵社区处在清河区的管辖范围内,东起丰惠广场,西至圩北南路,南起和平路,北到承德东路,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社区内有1522户居民,共计4015人,流动人口224人。该社区内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内的党员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一个网格员进行管理。在社区薛梅书记的帮助下,我们对四个网格的党员进行了一次走访,并对离退休党员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离退休党员脱离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闲暇时光。很多退休老人在原单位习惯了工作的节奏,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每天除了洗衣做饭,大量剩余的时间不知怎样度过。老人还表示,由于以前没有

对退休后的生活进行规划,所以现在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一些老党员不和子女一起生活,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子女只是有空或放假的时候过来看望一下。作为空巢老人有时会感到孤单,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

(二)帮助子女分担生活压力,从事力所能及的事情。部分退休党员和子女一起生活,平时自己没太多事情,而子女因工作繁忙,很多家务没有时间处理,有孩子的父母更要承担带孩子的任务,所以老人会尽可能的帮子女减轻一些负担。平时就是上街买菜,做饭,打扫家务,甚至是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这些老人虽说不是很清闲,但是生活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业余生活。

(三)难以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转而参加其他社会组织。在走访的党员中,有少数的人从模式化的工作中退出来后无法适应退休生活,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仍有精力和体力来完成一些事物,于是他们决定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很多老人进入老年大学、舞蹈队等学习新的内容,他们表示,进入到新的环境中,不仅能够接触更多的人,而且在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满足感。他们也愿意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和更多的老年人一起活动。在不影响老人生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动员他们以“老师”的身份传授自己的才艺。

(四)身体行动不便,很少外出参与社会活动。一些离退休党员因为身体健康问题,需要经常前往医院或者呆在家中,外出活动的次数少,而且老人在参加活动时碍于面子,主要怕别人笑话自己,所以选择在家上网、看书等。但在我们走访的几家中,这些老人的态度挺热情的,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并不介意社区提供的人文关怀。我们可以在确保老人身体允许的条件下,邀请他们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三、 项目设计目标

(一) 总目标

调整老人退休后的心理状态,逐渐适应老年生活,通过一系列活动丰富离退休党员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树立老有所用的观念,最终实现自助。 (二) 分目标

1.在社区党委书记的帮助下,对四个网格的离退休党员进行入户调查,摸

清他们的基本情况。

2.通过张贴海报、社区内站点宣传等形式,使居民了解即将开展的活动,

并动员党员参与到社区组织的活动中,让他们初步认识到活动的形式、内容。引入志愿者队伍,调动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信息,了解其需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3.多次的活动之后,发掘党员中有才艺和能力的人,将他们培养成带头人,将自身的特点发挥出来,带领更多老党员学习新的内容。再者,通过已参加活动的党员宣传,吸纳更多的老年人加入。

4.组织他们参加定期的老年活动,形成固定的团体,平时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交流活动,共同进步。社区整合资源,为老年人争取参与大型公共活动的机会;拉取赞助商获取经济支持,为老年组织提供保障;将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其他服务;实现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四、 项目内容

活动类型 项目内容 养生大讲堂 养生保健篇 手指操、关节操 美工 绘画 技能篇 舞蹈 1小时/次/半月 40分钟/次/周 1小时/次/半月 1小时/次/半月 邀请专人教学、尽量动员社区学习过舞蹈的老人 毛笔字 老年辅导班 生活知识竞赛 90分钟/次/半月 90分钟/次/周 1小时/次/半月 邀请专人教学 教老人学习电脑 在活动中让老人了解更多生活常识 工作员为老人读报,老人参与议论 工作员陪同 时间 40分钟/次/周 活动内容 播放养生视频,工作员查找相关资料 工作员学习健身操并教老人 工作员教学 知识篇 读报议事 户外拓展篇 陪同散步 40分钟/次/三天 每三天一次 钓鱼、投篮 出游 社会活动篇 义务教育 唱红歌 文娱篇 下棋、打牌 智能拼图 忆往昔 义务打扫、植树 每半个月一次 一个月一次 每2个月一次 工作员负责组织 专人或社区老人教学 每周一次 提供场所 工作员自己学习 讲述过去或党内发展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帮助下,我们小组对社区内四个网格内的党员进行了走访,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党员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我们根据居委会的要求,提出了关怀离退休党员文化生活的提案,并得到了党委书记的认可。清河区工农兵社区作为存在已久的社区,不仅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更是在社会上赢得了好评。居委会自身具备开展项目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向民政局申请项目以获得更多的资助。再者,居委会的人员从事该工作已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有了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开展起来更加顺利。然后,工农兵社区已经入驻了心苑和爱尔两家专业的社工机构,为活动开展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人才。最后,经过走访和交流,很多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举办过程中和动员其他老人加入。

但是,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一些身体状况不好、腿脚不够方便的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值得担忧,活动过程中可能跟不上大家的节奏。第二,部分加入老年大学和其他社会团体的老年人平时事务较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社区内的活动。第三,有些老党员因和社区内的其他居民不是很熟悉,思想观念善存在着差距,心理上不太情愿和陌生人相处。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对于身体不好的老党员,我们每次活动都会安排专门的人员随时照顾他们,并未他们购买老年意外保险。对于事务较多的老党员,我们会根据他们的时间安排,在业有所余的情况下参与到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并通过他们培养一些比较空闲的党员来发展“教师”人员的数量。对一些不愿和陌生人接触的党员,可以让他们参与座谈或者先作为旁观

者了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引起兴趣。

六、项目经费预算

我们项目预计开展时间为六个月,每个月开展两次活动,每次活动的经费

预算为500元,整个项目的经费共计600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