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泽东老家的“问题”亲友

毛泽东老家的“问题”亲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固 毛泽东老家的 “问题”亲友 文/张家康 毛泽东在家乡有着众多的 同学故旧和族人亲戚。在他的 他回了信,信中询问:“尊 况如何,甚念。” 童年和青年时期,他们之间过 从甚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即使他们中有人是富农,有人 是“反属”(反革命家属),毛 泽东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 谭世瑛向主席求救 谭世瑛心中有了底,知 道毛泽东是个不忘旧情的 人,于是,他又给毛泽东去 信,直陈自己面临的困难, 想谋份差事。毛泽东很快就 回了信,对他的实际困难“极 表同情”,建议他的工作“就 近解决为上策”。 谭世瑛与毛泽东相识于 1910年秋。那一年,17岁的毛 毛泽东 1955年5月,谭世瑛 到了北京,毛泽东很快便在 泽东报考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 小学堂。谭世瑛也在那一年报 中南海会见了他。 谭世瑛不遮不掩地讲起 考东山小学堂。谭世瑛的父亲谭咏春是东山小学 堂的国文教员,他很欣赏毛泽东入学考试所作的 作文《言志》,便让谭世瑛将毛泽东安排在学堂 住下,然后去找校长和其他教员,表明录取毛泽 东的态度,并想征得他们的支持。因为按就地入 学的规矩,毛泽东是不可以在该校就读的。 家庭情况,尤其是两个儿子的被镇压,因为儿子 的问题,谭世瑛成了“反革命家属”,他的处境 也越来越难堪。 谭世瑛还在北京,毛泽东就专门给湘乡县 委和第二区区委及石洞乡支部写信,信中说:石 洞乡的谭世瑛,四十多年前,曾在湘乡东山学校 和我有过同学关系,最近因患眼病,到汉口找谭 政同志求治,谭不在,到北京找我,现在医院治 眼,两三星期即回乡。据他说,他有两个儿子在 三年前的镇反斗争中被枪决,一个是营长,一个 正是在谭咏春的力争之下,毛泽东才得以 进入东山小学堂,与谭世瑛同编在戊班。 到了读中学的时候,谭咏春和校长一起推 荐他去长沙就读。次年春,毛泽东进长沙,开始 了他人生旅程的关键一步。 谭世瑛从东山小学堂毕业后,又读了几年 私塾,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以教书谋生, 是排长,听说有血债被枪决的。此人历史我完全 不清楚,请你们查明告我为盼。 湘乡县委接信后立即派人调查,并很快将 调查结果写成材料,及时报告给毛泽东。 谭世瑛离京返乡后,6月8日,毛泽东给谭 世瑛写了封信,信中说—— 中共湘乡县委有信(乡支部也有一信)给我, 对于你家情况有所说明。据称:你的两个儿子 后又在国民党邵阳县政府做了名科员。湘乡解放 后,由于他曾在旧政府任过职,工作问题一直没 有解决,当地政府还对他实行了管制。谭世瑛家 中人丁众多,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难。 他想起了毛泽东,带着试探的心情,给毛 泽东去了一封信。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给 确实有罪,这是因为他们在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 文 25 固 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的原(缘)故。因此,政 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该的。你则只有 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 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 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 语,是公道的。 你应当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 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听干部们的话。 这样,几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更好些了。 如你认为必要的话,此信可以给县区乡负责 同志一阅。 谭世瑛服了。毛泽东重情重义,没有忘却过 去,且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既没有为情所动, 仅听一面之辞,又亲自过问调查,给了自己一个 满意的答复。 是富农又怎么样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韶山。在斟 酌与毛泽东见面的亲友名单时,当地干部想到了 毛碧珠,他们知道毛碧珠与毛泽东的关系,可是, 毛碧珠是富农,所以在最后审核时,还是把毛碧 珠的名字画掉了。 在视察韶山学校之后,毛泽东便亲切会见 韶山的亲友们。可是,这些亲友中就是看不到堂 弟毛碧珠,让他很不开心,“碧珠怎么没有来?” 他的眼光还在这些面孔中寻找,陪同的当地党政 负责人无人应声。 “毛碧珠怎么没有请来?”毛泽东继续问道, 又是沉默,谁也没有正面回答。“我让你们请我 的亲戚朋友,为什么不把毛碧珠请来!”毛泽东 第三次发问,语气已明显生硬了起来。村干部知 道毛泽东已经不高兴了,只得低声说:“碧珠是 富农。” 毛泽东理解地方干部的心情和职责,但是, 这件事做得也太伤他的感情,因此他多少有些 不高兴地说:“是富农又怎么样?他是我的堂弟, 他还能害我吗?你们一定要把他找来。” 26诅 筠 毛碧珠给找来了,在松山招待所,老人见到 了毛泽东。“主席!”他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毛 泽东望着面前的这个人,一时没有辨认出来。“三 哥,我是老五碧珠呵!”“你是五弟?”看着站在 面前满脸沧桑的毛碧珠,毛泽东 t2,中一阵酸楚, 当年欢快的小伙子,现在腰也弯了,背也驼了, 额头上爬满了皱纹,“认不出了,老了,你瘦多了。” 毛泽东伸出双手紧紧地握着毛碧珠的手。 听着如此深情的话,毛碧珠激动得说不出 话来。毛泽东早就知道毛碧珠是鳏居一人,便关 切地问起他的家庭情况。 毛碧珠告诉毛泽东,原配妻子已经去世几 十年了,后来又娶杨氏为妻,杨氏也在1933年 病死了。 “你有几个儿子?”毛碧珠没想到主席三哥 会问得这么仔细,“有一个儿子,叫毛远翱,也 已经死了。有一个孙子,叫毛世杰,才十几岁, 还有一个女儿,已参加工作。”看来五弟是膝下 零落,孤苦无依啊,毛泽东听罢,一时竟无话可 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才问道:“当地 对你怎么样?” 在座的当地干部们紧张起来。“他们没把我 当富农看。”毛碧珠有意提高嗓门回答。 毛泽东当然知道个中隐情。如果真的把他 当一般社员和亲戚看待,为什么不安排他来相会 呢?毛泽东不便说破,只是说:“你这富农可划 可不划。”毛碧珠听罢不语。“划了,你有什么意 见?”毛泽东问。 “没有意见。”谨慎而胆小的毛碧珠,看了 一眼在座的当地干部,赶紧回答。 毛泽东没有再问什么,起身再次握着五弟 的手说:“你老了,身体不太好,不要再去劳动 了。告诉你的后人,要听党的话。”毛泽东留 五弟共进午餐。饭后,又与五弟及乡亲们合影。 毛泽东在韶山住了三天,于6月27日下午离开 韶山。 (责任编辑/,_IE闻) (电子邮箱:2003xyw@163.co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