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下语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三年级下语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①

两两归鸿②欲破群③,依依④还似北归人⑤。 遥知朔漠⑥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⑦。

【注释】①《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 是另一首。 ②归鸿:归雁。 ③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④依依:不舍之貌。 ⑤归人: 回家的人。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⑦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 的春光吧。

1. 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 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 有静有动,有植物, 其中

植物有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动物有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 _____________ 这一种景物进行 描

写。

2. 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 。_ 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

同的两 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 _______ 和 。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 是一组题画诗, 第一首诗中提到的景物全是作者从画中看到 的。 B.第一首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上”指的是河豚逆流而上。 C.第二首诗将差点掉

队的雁比作依依不舍的“北归人”,使整个情景充满人的 情感,很有新意。

D.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在阅读时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 象。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乙】宋人有闵 ①其苗之不长而揠 ②之者,芒芒然 ③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④ 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⑤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 为无益 ⑥而舍之

者,不耘苗 ⑦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 ⑧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闵:同“悯”,担心,忧虑。②揠:拔。③茫茫然:疲惫的样子。 ④病:筋疲

力尽。⑤槁:枯萎。⑥益:好处。⑦耘苗:给苗除草。⑧非徒:不但。

1. 解释画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走: ___________ (2)释: ___________________ (3)予: ___________ (4)寡: 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是( ) A.助之/ 长者揠苗 /者也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 B.助/之长者揠苗 /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助之长者 /揠苗者也 / 非徒无益 /而又害

之 D.助之长者揠 / 苗者也非徒 / 无益/ 而又害之

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阅读古诗,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完成练习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 宋 ]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 节日不同,《元日》描写( _____ ),《除夜雪》描写( ___ )。 A.除夕

B.春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象不同,《元日》描写了( ______ )的景象,

《除夜雪》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

A.热闹欢快、万象更新 B .宁静祥和、喜盼丰收

3. 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 __________ ,《除夜雪》中的天气是 _________ 。 4. 习俗相同,都描写了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节日习俗。但《元日》还描

写了 ____________ 的节日习俗。 四、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我家有一盆吊兰,它的根很发达,弯弯曲曲,密密麻麻,像火车轨道一样, 也很粗,难怪叶子、花儿长得好呢,营养足呀!它的叶子细长细长的,一年四季 都是翠绿色的。茎也是绿色的,从长叶的底部长出,弯弯的,顶端垂挂着它的花 儿。妈妈告诉我,吊兰之所以叫吊兰,就是因为它的花儿是下垂的。吊兰的花儿 有六片白色的花瓣, 弯弯的像小女孩的辫子, 花蕊是淡黄色的, 没有什么特别的 香味。美丽的吊兰, 你默默地站在我家的阳台上, 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抹鲜亮的 绿色,还有清新的空气。 材料二

吊兰

别名:垂盆草、折鹤兰 科属:百合科吊兰属

识别要点;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有根茎,肉质而短,横走或斜生, 叶细长,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鲜绿色。叶腋( yè)抽生匍匐( pú f ú)枝, 伸岀株丛,弯曲向外,顶端着生带气生根的小植株。花白色,花瓣六片,花期为 春、夏季。

1. 材料 __________ 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材料 ___________ 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严

谨。

2. 材料一中描写了吊兰的根、叶、茎、花,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 3. 材料一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原因是

4.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为吊兰的花做个信息记录卡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 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 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 , 完成问题。

语段(一)

骆驼有灵敏的鼻子 ,能嗅到 1.5 千米外埋在沙丘下的水源。 当它找到了水源 , 在 20 分钟内 , 能一次喝下 100 千克的水 , 使体重马上恢复正常。它把喝下的水存 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里 , 这样就可以几天甚至半个月不喝水了。

语段(二)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会三五成群地找个

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 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们一 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

打打哈欠, 在微笑中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在冬天睡大觉, 所以人们管这种现 象叫“冬眠”。

语段(三) 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松毛虫开始用餐

了。它们都从巢里钻出来,爬到巢下面 的针叶上去用餐。 它们都穿着红色的外衣, 一堆堆地停在绿色的针叶上, 树枝都 被它们压得微微向下弯了。 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啊! 这些食客们都静静地安详地 咬着松叶, 它们那宽大的黑色额头在我的灯笼下发着光。 它们都要吃到深夜才肯 罢休,回到巢里后还要继续工作一会儿。 当最后一批松毛虫进巢的时候, 已是深 夜一二点钟了。——选自《昆虫记》

1. 认真默读三个语段,在对比中完成练习。

(1)选填正确的词语。 三个语段都介绍了动物的 (生活习性 外形特点)。语段(一)介绍了

骆驼的鼻子很灵敏,列举了具体的 __________ (数据 事例),揭示了骆驼能在沙 漠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 _________ (原因

特点)。

(2)填空。 语段(二)介绍了蝙蝠的睡眠, 主要介绍了蝙蝠睡觉的 _____ 和 。语段(三)

介绍了松毛虫 _______ 的习性,其主要食物是 ________ 。

2. 品读语段,做一做。 (1)抄写语段中描写蝙蝠睡觉和松毛虫用餐的动作词语,并说说这

些词语的妙 处。

(2)分析下面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好处,并在语段中找出其他含拟人修辞 手法的句子。最后再仿写一句。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在微笑 中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3. 认真观察小猫或小狗等小动物,写一写它们用餐时可爱的动作

参考答案

一、1. 桃花

蒌蒿 竹 芦芽 鸭 河豚 大雁 2. 这两个字都

是 “草字头”的字。 芙蓉 茉莉 3.B 4. 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 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 一株桃树闪入眼帘, 看那满树花苞, 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 循声望去, 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 趟过水边的嫩苇丛, 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 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二、1. 跑

放下 我 少 2.C 3. 兔子再也没办法得到,而自己也被

宋国笑话。 宋国有担心他的苗不生长所以去拔苗助长的人, (拔苗助长后) 疲惫地回到家里。

三、 1.B A 2.A B 3. 晴天 下雪 4. 喝屠苏酒 贴春联 放鞭炮 四、1. 一 二

2. 花儿是下垂的 因为像小女孩的辫子,很形象生动,有画面感。 3. 春天或夏天,因为吊兰花期为春、夏季。 4. 吊兰(别名:垂盆草、折鹤兰)

下垂的、 有六瓣

白色

没有什么特

别的香味 花期为春、夏季 五、1. 生活习性

数据 原因

方法 钻爬

时间 穿

用餐 停

松叶 压 咬着

2. 抓住 伸伸懒腰 打打哈欠

吃 这些词语, 准确具体地写出了蝙蝠冬眠和松毛虫用餐的活动过程, 说明作 者观察细致。 突出了蝙蝠睡眠的特点, 使内容更生动有趣, 也表达了作者的 喜爱之情。 这些食客们都静静地安详地咬着松叶, 它们那宽大的黑色额头在 我的灯笼下发着光。 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 好像在和我们打招 呼。

3. 我家狗狗给他喂食时,猛摇尾巴。因为他没有筷子,所以直接用嘴,忙不过来 是就用

舌头来帮忙,因为碗太大,总是用前爪站着,后抓站着。狗狗太贪食了, 每次都把吃光的碗再舔一遍,有时还会打个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