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读拼音,写词语。
wǔ dǎo mó gu zhì huì xùn sù
nuò ruò yōu xián méi jīng dǎ cǎi
信息匹配
用“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匀称(chēng chèn) 逆风(lì nì) 灼伤(zhuó zháo) 大概(gài kài) 模型(mó mú) 一溜烟(liū liù) 【答案】chèn nì zhuó gài mó li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匀称,yún chèn,指均匀;比例和谐。 逆风,nì fēng,迎面对着风。
灼伤,zhuó shāng,由于热力或化学物质作用于身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组织导致全身病理生理改变 大概,dà gài,意思是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
模型,mó xíng,意思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一溜烟,读音yī liù yān,意思是比喻人或有生命的东西跑的很快。 书写
【答案】舞蹈 蘑菇 智慧 迅速 懦弱 悠闲 没精打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舞、蹈、蘑、迅、懦、精”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填空题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______)种子 三(______)斗笠 一(______)布料 (______)的羽毛 (______)的世界 (______)的孩子 (______)地走了 (______)地逃跑 (______)地说 【答案】粒 顶 匹 乌黑 奇妙 可爱 大摇大摆 拼命 兴奋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
第 1 页 共 7 页
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量词的搭配:
常见的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例如,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例如,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例如,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形容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葱郁的森林”、“幸运的人们”等。
中间为“地”,前面为动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动词,认真分析所给动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大摇大摆地走了”、“拼命地喊”等。 填空题
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镇”是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镇”有“①压,抑制;②安定;③用武力维持安定”等意思,“镇静”中“镇”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答案】左右 钅 十 Z zhèn ② 【解析】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镇”是左右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钅部,再查十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Z再查zh
èn。
“镇静”中“镇”是安定的意思。 语言表达 按要求写句子。
1.夜空中群星闪烁,不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有趣的一本寓言故事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是一本有趣的寓言故事书。 裁缝说,他和別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即: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
第 2 页 共 7 页
改为“被”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应改为: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3.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题“一本”和“有趣的”结构混乱,应该改为“这是一本有趣的寓言故事书。” 4.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即:裁缝说,他和別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作品。 (____) (2)“花中君子”是指松、竹、梅、兰。 (_____)
(3)每段话的第一句都是关键句,它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_____) (4)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_____) 【答案】√ × × √ 【解析】 略
填空题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2.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 3.兔不可复得,而______________。 4.改过不吝,______________。
【答案】竹外桃花三两枝 每逢佳节倍思亲 身为宋国笑 从善如流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诗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3.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先秦韩非《守株待兔》。原文是: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第 3 页 共 7 页
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4.本题考查对名人名言的识记和掌握,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任用别人就像任用自己一样深信不疑,改正过错后就无遗憾。 书面表达 写通知。
假如你是三(1)班班长,请你替班主任张老师写一则通知,告诉本班同学于6月28日上午8:00在操场集合,去参观博物馆。
【答案】范文: 通知
6月28日上午8:00,请三(1)班全体同学到操场集合,去参观博物馆。 三(1)班班主任张老师 6月27日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通知;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通知的写作格式;然后从题目要求中找出通知的内容:6月28日上午八点,在操场集合,去参观博物馆。再根据通知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
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3】这段话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照样子,写一写。 例:蔷薇绽开了笑脸。 桃花________。 荷花________。
第 4 页 共 7 页
【答案】
【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时间
【3】 羞答答地睁开了朦胧的眼 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解析】 略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 清晰——(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合的词语。 (1)形容姿态多种多样。(_______)
(2)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_______)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把云雾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想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庐山的云雾 【2】 秀丽 清楚
【3】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白色绒帽 一条条玉带 茫茫的大海 巨大的天幕
【4】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转眼间就变成了万朵白花;明明是一只活蹦乱动的小狗,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羊。 【解析】 【1】
本题考查加标题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加标题,也可以寻找关键词语作为标题,这篇短文重点写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所以短文标题为“庐山的云雾”更合适。 【2】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意思是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在文中的近义词是:秀丽。
第 5 页 共 7 页
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从语言表的角度上说,是指出语和表意,两者都要做到清楚明白。在文中的近义词是:清楚。 【3】
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千姿百态:意思是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
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二自然段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当云雾“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时像“白色绒帽”;当“缠绕在半山”时像“玉带”;当“弥漫在山谷”时像“大海”;当“遮挡山峰”时像“天幕”。 【4】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例句是用比喻句式写出了云雾的瞬息万变,可仿写句子: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条直线直冲上天,转眼间又称为绕柱缠绕的飞龙;明明眼前是一个憨态可掬的熊猫,转眼间又成了一条深不可测的天河。 书面表达 习作提升。
乐天派、小书虫、运动健将、热心肠、幽默王子……在我们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中,你想起了谁?请你选择一个人写一写。
要求:1.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取个题目,如“家有虎妈”“我们班的昆虫迷”“戏迷爷爷”……
2.注意用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3.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字数在400字左右。 【答案】范文: 家有虎妈
在我家,妈妈像一只“母老虎”,一只年方三八的“母老虎”。她并不是三八二十四岁,而是真的三十八岁。
你听,我家“母老虎”又发威了:萌萌,快来,把你的书桌收拾好,乱七八糟的!萌萌,没洗不能爬床上去玩,赶快下来!
听了这些,你肯定以为我妈妈一定长得很凶,但是你们却想不到,其实她长得很温柔,前不久她将她那乌黑的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挺挺的鼻梁上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对别人她都是笑眯眯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呢!看来这个虎妈只针对我。
就比如说收书桌,我呀,天天“旧病复发”。那天,我正在客厅看书呢,忽然从我的书房里传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萌萌,赶快来把你的书桌收拾好,怎么又乱七八糟的呢,怎么每次都要我说你才收拾啊?我立即来了个“鲤鱼打挺”,飞奔到了书房,一进房间,便是一阵劈头盖脸的怒吼:“给你说了多少遍了,拿了东西要放回原处,这可是我昨天才收拾好的,今天你就给我弄乱了!”老妈边说,我就一边手忙脚乱的跟在“母老虎”后面收拾乱摊子,“母老虎”说到哪儿,我就收到哪儿,嘿,她倒是说得轻松,累得我哟……
不行不行,不能再跟你们说下去了,你没听见吗?“母老虎”又在下指令了,赶快走,赶快走,不然“母老虎”又要发威了。 【解析】
本题考查习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先审题
审清作文题干,题干中要求写自己身边的一个有特点的人,要通过具体事例去说明这个人的特点。因此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注意题目要求,要用上表示这人特点的词语做题目。 写作思路
第 6 页 共 7 页
首先,是要先找到想描述人的一个特点,可以是爱好方面的:如,爱读书、爱打篮球、爱跑步、爱唱歌、爱画画等等;可以是性格方面的:如,乐观、开朗、爱笑、胆小、爱哭等等。还可以是品德方面的: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拾金不昧等等。可以选择的方面很多。 然后,找到了具体特点之后,就需要找一些事例来说明,我们可以想想通过哪些事件可以将人的特点表达的更突出一些。在确定了具体事件后,我们要确定行文,要详略得当,前边铺垫要少,后边重点地方要运用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人物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最后,别忘点题,在开头和结尾点题,体现文章中心思想。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