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将这首词的题目和内容补充完整。
[2]“银汉”本来就是无声的,词人却还要写“银汉无声”。对此,你认为下面的理解对吗?给对的打“√”,错的打“×”。 (1)写出了月明星稀、银河淡远的情景。(______) (2)这样写是多余的,内容显得重复。(______)
(3)词人是想用“银汉无声”来表达银河本来应该有声,但因为十分遥远,人们听不到声音,因此也就“无声”了。(______) [3]词的后两句表达了词人( ) A. 对仕途顺利的自豪之情。
B. 与弟弟不忍分离和对弟弟的真挚情感。 C. 对美好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课内阅读。
绝句 [唐]杜甫
( )( )黄鹂( )翠柳,
( )( )白鹭( )( )( )。 ( )( )( )( )千秋雪, ( )( )( )( )万里船。
[1]把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千秋雪( )
A. 一千个秋天的雪 B. 终年不化的积雪
[3]诗中第____、___ 句属于动态描写,第____、___ 句属于静态描写。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句诗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1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___。
[3]诗中“只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树阴照水③爱晴柔④。
小荷才露尖尖角⑤,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照水:映在水里。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⑤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1]读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仿佛可以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道_________缓缓从_________中流出,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池畔的_________在阳光的照射下,把_________倒映在水面上。(填序号) ①泉眼 ②绿树 ③细流 ④树荫
[2]结合注释,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几个字用得非常生动:一个“________”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细流才无声;一个“________”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标题“小池”就是小池塘的意思。
B.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C.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泉水、绿树、荷叶、蜻蜓等。
D.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6. 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 6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先写出下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 异: 逢: 句意:
(2)“遥”字让我体会到 ,“少一人”少的是 。 (3)读了这首古诗,我体会到了诗人的________思想感情。( ) A.喜爱秋天
B.思念家乡和亲人 C.喜欢登高望远
(4)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在重阳节这天,你想对远在他乡的王维说些什么呢?
7. 古诗阅读。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洞边生,________。 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地点)的景色。
[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属于( ) A.儿童诗 B.题画诗 C.写景诗 D.咏物诗
[5]“独岭幽草润边生”中“幽草”是什么景?( ) A.静 B.动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屏( ) 烛( ) 晓( ) 偷( ) 2. 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1)《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 / 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 [2]“元日”指的是农历(______)月初(_______)。 [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屠苏 ( )
A.一种酒。 B.地名。 (2)新桃 ( )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
[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① 畅饮屠苏( ) ② 夜晚赏月( ) ③开门迎日( )④更换桃符( )
10. 阅读与理解。
春日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
[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 [3]解释词语的意思。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谁)画的一幅描绘__________的画。请你再读一遍这首诗,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内容是原画中没有的,用“﹏﹏”在诗中画出来。
[3]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正是河豚欲上时”指的是( ) A.春天,河豚鲜嫩肥美,可以上市销售 B.春天,河豚要由海入江产卵,逆江而上
4 / 6
12. 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 月的景色。
[2]诗中描写了绿色的 和 的荷花,鲜艳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 课内阅读。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宋词,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 )A. 城市生活 B. 乡村生活
[3]根据词的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位老人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正在家辛勤地劳动。(_____) (2)这首词表现了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_____)
[4]“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表现了小儿子的_____________
14. 课内阅读。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
A.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近、远、近 B.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C.流动、静止、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_____和江水______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____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
5 / 6
相对的_____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A.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险峻 B.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奇特 C.雄奇壮观、静静流淌、中断、险峻
(3)“碧”字明写江水之______,暗写江水之_____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_____。( ) A.深、色、流向 B.色、深、起伏 C.色、深、走向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