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湘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湘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画亦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潋滟: 空蒙: 奇: 相宜: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写的,诗中描绘了 的美景,作者在诗中把 比作 ,所以人们也常把西湖比作 。

[4]诗中“水光激滟”,借近景展示西湖的 ;“山色空蒙”托远景表现西湖 。后两句借 的淡妆浓抹比喻西湖 的 。 [5]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诗文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诗人_________,他被世人称为“诗仙”。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后两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古诗。

塞下曲

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 ②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④正是河豚欲上时。

1 / 6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蒌蒿: 芦芽: .

河豚: . 上:_________ . [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 )来了,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5. 课内选文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 篱落:

(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 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6. 阅读理解。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_____,即农历_______,俗称元日。

[2]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节日的气氛。

[3]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

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2)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4]“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诗歌,完成下面的练习。

2 / 6

林中

松树刚( 洗 冼 )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 zuān zuàn )出泥( ní nín)土( 带 戴 )一顶斗

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这是《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的片段,请你读一读,选出( )中正确的字或拼音,用“√”标出来。 [2]照样子,再写出两个词语。

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串串雨珠 一朵朵山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这段话写了林中的什么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你认为是谁呢?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一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诗歌鉴赏。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_______”,“江山丽”对“________”,“泥融”对“________”,“________”对“鸳鸯”。 [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

A.视觉 B.嗅觉 C.听觉

②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_____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_____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A.静态 B.动态

[3]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①江山 ②太阳 ③花草 ④鸳鸯 ⑤春泥 ⑥春风 ⑦燕子 ⑧沙滩

[4]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

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6

9. 读《滁州西涧》,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下列没有出现在诗句中的景物是( ) A.幽草 B.船夫 C.黄鹂 D.舟

[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黄鹂/深树鸣 B.上有/黄鹂/深树鸣 C.上/有黄鹂/深树鸣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 ”一词写出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等。

(2)这首诗写了孩子们在 (地点) (干什么)的欢乐场面。诗中的“ ”“ ”指的都是孩子。 (3)结合想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4)读了这首小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1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①

两两归鸿②欲破群③,依依④还似北归人⑤。 遥知朔漠⑥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⑦。

(注释)①《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是另一首。②归鸿:归雁。③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④依依:不舍之貌。⑤归人:回家的人。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⑦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吧。

[1]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有静有动,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

4 / 6

___________这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2]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一组题画诗,第一首诗中提到的景物全是作者从画中看到的。

B.第一首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上”指的是河豚逆流而上。

C.第二首诗将差点掉队的雁比作依依不舍的“北归人”,使整个情景充满人的情感,很有新意。

D.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在阅读时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诗鉴赏。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 [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精彩回顾。

(1)我先来给句子排排队。

( )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出的。 ( )像碧玉做成的一棵高高的树。 ( )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 ( )很多条绿色的丝绦从树上垂下。

(2)上面是诗歌 的译文,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请你把这首诗默写出来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说一说,二月春风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内选文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5 / 6

萧萧:________ 篱落:________ [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 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