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默写《望天门山》并填空。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
[1]将古诗补充完整。本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的前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______,后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天门山 唐________ 天门______江开, 碧水东_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 _____一片日边来。
[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____) A.断 开 B.流 回 C.出 来
[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试着读几遍。 [4]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前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着画出天门山的奇景。(提示:回忆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具体的景物) [6]根据李白写山水的诗句,选择相对应的古诗题目。
A.《独坐敬亭山》 B.《早发白帝城》 C.《望庐山瀑布》 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____ 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________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__
3. 古诗鉴赏。
绝句(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解释词语。
逾:____ 欲:____ 燃:____ 何:____
1 / 7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前两句描写____、____、____、____四景,____、_____、____、____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一个“燃”字兼用_____和_____两种修辞手法,显出了__________。后面两句思路陡转,慨而叹之,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之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_____。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_____情怀。
4. 阅读提升。
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 )着唇儿/( )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打 提 咬 推
[2]这首儿童诗共有(______)小节,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神仙,渲染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4]“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中的“泥裤子”指的是__________。
[5]想象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戏水的情景后,我知道了文中妹妹“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儿童诗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小哥哥和小妹妹( )的心情。 A.担心 B.快乐 C.着急 D.忧伤
5.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村居
(清)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一选。
A.前两句 B.后两句
① 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② 描写了人物的活动。
(2)诗中的______字把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 A.“放”
2 / 7
B.“忙” C.“散”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中的景象。
6. 阅读提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解释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赏析。
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7. 阅读专项训练。
(二)不能飞翔的鸟儿 一棵果树 就是一只鸟儿 一片叶子 就是一片羽毛 这是一只 无法飞翔的鸟 它的羽毛 有时脱落 有时繁茂 在秋天里 这只鸟儿
会下很多很多的蛋 有的挂树杈 有的挂树梢
(一)叶子是树的羽毛 叶子,是树的羽毛. 张着翅膀 却不能飞翔
鸟巢,是树的眺望 满目波浪 却心静如水
果子,是树的耐力 树的暖阳
树的梦,又香又亮
[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________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_______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用“_____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 [3]我会想象。
鸟儿,是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 / 7
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①
两两归鸿②欲破群③,依依④还似北归人⑤。 遥知朔漠⑥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⑦。
(注释)①《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是另一首。②归鸿:归雁。③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④依依:不舍之貌。⑤归人:回家的人。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⑦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吧。
[1]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有静有动,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___________这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2]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一组题画诗,第一首诗中提到的景物全是作者从画中看到的。
B.第一首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上”指的是河豚逆流而上。
C.第二首诗将差点掉队的雁比作依依不舍的“北归人”,使整个情景充满人的情感,很有新意。
D.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在阅读时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精彩阅读。
山行
[唐]______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和作者。
[2]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石径:_______ 爱: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时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__句诗可以看出来。 [4]诗人笔下的山林景色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 / 7
A.第一句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B.第二句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C.第三句中的“晩”字的意思是傍晚。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至极。
D.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把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秋季到来之时作者的哀伤之情。
10.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
[2]诗中写_______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______。 [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意。
1、月黑见渔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光一点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散作满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5 / 7
(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 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 也感到心惊。
(2)划线一句中,“家书”是指 , “家书抵万金”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 。
12. 古诗阅读。
所见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把这首诗编成了小故事,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来排一排。 ( )欢快的歌声响遍了整个森林。
( )于是他就闭上了嘴巴,轻轻地站在树下。 ( )一天,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走在树林里。 ( )忽然,他听见蝉“知了知了”的叫声。
13. 古诗阅读。
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3]诗句中_________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
[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 [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求知欲 B.随心所欲 C.摇摇欲坠
[6]想一想,在横线上写出杜牧的一个诗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 , 。 (2)解释下列词语。
6 / 7
潋滟: 方: 空蒙: 亦: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 ,描绘了西湖 时和 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 之情。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