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3#施工支洞进口封堵砼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导流洞3#施工支洞宽7.5m,高6.8m,纵向坡比为9.25%;城门洞形,直线段高4.8m,圆弧段高2.0m。封堵段桩号为K0+008.0~K0+016.5,其中K0+008.0~K0+009.5为全断面封堵,K0+009.5~K0+012.0封堵至▽305.3m,K0+012.0~K0+016.5封堵至▽303.3m,封堵砼标号为C15砼,在距离端面0.25m处设置一道BW-Ⅱ遇水膨胀止水条。堵头形状如图1所示。
2、施工布置
0
2、施工布置
2.1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拌合站布置在▽370m施工变电站对面的平地上,拌和机为强制式搅拌机。 2.2施工用水电布置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合用水,计划在变电站内侧的山沟上的某个位置砌筑一个20m3的蓄水池,在拌和站旁砌筑一个70m3的蓄水池,两水池间用PVC管引水。
施工用电主要为夜间施工照明用电、混凝土拌和与振捣用电、钢筋制作与安装用电;混凝土拌和用电从拌和站旁的▽370m施工变电站接引,夜间施工照明及钢筋制作与安装用电从位于其下游侧的变压器处接引。施工用电在导流洞出口变压器低压侧搭接,最大用电负荷90kW; 2.3施工道路布置
在3#支洞口外铺设临时道路连通310公路和2号公路,以此作为施工道路。
3、施工技术措施
为保证封堵体位于完整围岩段,减少水下施工,封堵体拟设置在K0+005m~K0+013.5m段。将原封堵墙打开2m宽缺口,作为施工通道。在K0+015m~K0+021.8m段设置编织带装土围堰,围堰顶宽0.8m,两边坡度1:1,围堰高3m左右。
封堵混凝土施工分三仓浇筑,第一仓浇至▽304 m,第二仓浇至306 m,第三仓浇至洞顶。模板采用P3015型钢模现场组装。砼浇筑用泵车直接接输送管输送,人工平仓,软轴振捣器振捣。
为了保证泵送砼顺利施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C20砼(二级配)。 3.1模板
根据结构物的特点和工程量,模板采用P3015型钢模现场组装。
模板支撑采用在洞底及侧墙基岩面设置锚杆或在下层混凝土预埋锚环,用Φ12mm钢筋拉条固定。靠洞内侧模板不拆除。
模板拼装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做到立模准确、支撑稳定牢固,以确保砼的体型尺寸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预埋灌浆管
预埋灌浆管采用Φ25mm钢管。回填灌浆管路系统均由灌浆管、出浆管、和排气管组成,排气管安装在洞顶最高点。灌浆管路引至封堵端外,并编号。 3.3缝面处理
1
3.3.1基础面处理
基础面用人工撬除松动岩块,并将松碴搬运至仓外堆积,用清水将岩面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并进行基础验收。 3.3.2施工缝处理
对施工缝部位用人工凿毛,凿毛标准:无乳皮、粗骨料及中砂微露,并将其清除和清洗干净。在浇筑下一仓砼前,在先设置BW-Ⅱ止水条,止水条的位置设在距离迎水面25cm处。 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用泵车直接接导管输送至仓面,人工平仓。仓面作业时搭设工作跳板,人工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顶部浇筑先将堵头靠里侧浇满,盖住顶部止浆条,然后从两侧后退,最后浇筑中顶部。 3.4.1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见下图。
清基、冲洗 立模、校模 测量放线 仓位验收 锚杆施工 砼浇筑 预埋灌浆管施工 养护、拆模 3.4.2混凝土浇筑 3.4.2.1仓位验收
混凝土开仓以上各工序完成以后,首先由作业队技术人员对仓面进行初步检查,如发现由不附和设计、施工规范等要求的,必需进行重新调整,然后会同质管部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并把相关资料如实填写,最后请监理工程师验仓,合格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4.2.2混凝土拌制
采用0.5m3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所有拌制的砼必须按预先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3.4.2.3混凝土入仓和平仓
混凝土拌制后通过溜槽至混凝土输送泵,通过输送管直接入仓。砼入仓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5m,且不可直接冲击模板,并采取避免砼分离的措施。砼应均衡上升,高差不得超过50cm,并按一定方向、次序分层平仓,层厚50cm,应随浇随平仓,不得
2
堆积。若产生骨料堆积时,应用人工将其产到砂浆较多的部位,避免由此产生蜂窝麻面。砼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不合格的砼严禁入仓。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应作工作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砼,重塑的标准是插入式振捣器振捣30s,周围10cm内砼还能泛浆。
浇筑过程中应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现场技术人员,并及时处理。 3.4.2.4混凝土振捣
砼采用软轴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宜垂直插入,如略有倾斜时,其倾斜方向应一致,避免漏振。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通常以20~30s为宜,避免欠振、过振。两次插入砼的水平距离以40cm为宜,插入位置呈梅花型布置,并插入下层砼5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砼的结合,振动棒距模板距离20cm,且不得触动钢筋、埋件和模板,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振捣。每铺筑40cm高时应振捣一次。 3.4.2.5养护
在砼浇筑完成后,14~18h开始人工洒水养护,以保持砼表面经常湿润,避免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为14天。 3.4.2.6拆模
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即可拆模。 3.4.2.7缺陷处理
拆模后,发现砼缺陷,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砼缺陷处理作业指导书”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3.5止水带安装
止水带的中间位置与基岩面平齐并用速凝砂浆进行固定。顶拱部位弧度相对较大,安装在此处的止水带若一次弯折成型,止水带内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为减小止水带内侧的弯曲变形,安装时在顶拱1/3部位(左右侧均是)对止水进行断开搭接,搭接长度为20cm,接头挫毛吹净后用万能胶粘接。
4、资源配置
4.1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情况如下表。
3
队长 1人 技术员 1人 班长 2人 电工 2人 木工 4人 砼工 6人 杂工 12人 合计 28人 4.2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配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模板 砼搅拌机 砼输送泵 振动器 电焊机 潜水泵 型号及规格 自制 0.5m3 80c Ф50 30m3/h 数量 一套 一台 一台 3台 1台 2台 备注 4.3主要材料 序号 1 2 3 4 名称 水泥 砂 碎石 减水剂 型号及规格 32.5级 中粗 5cm~20cm,20cm~40cm 单位 t m3 m3 t 数量 82 130 190 2.5 5、进度计划
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28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