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蜻蜓》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2、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蜻蜓胸饰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二、点名。
三、复习学过的部分歌曲。 四、谜语揭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表演唱得太棒了,接下来看看大家猜谜棒不棒,听好了“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
子有本领。” 生:(蜻蜓)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名字叫《小蜻蜓》。 师:1、课件出示歌词《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句一句按三拍子的节奏朗读歌词。(第一拍拍掌,第二、三拍用右手指轻点左手掌。} 生:好
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生答 师:我们应该唱得(优美、轻柔)一些。 师: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生答
师:对,应该用高兴、愉快的语气来读。(高兴、保护益虫) 师:那现在我们就又这种声音和心情再朗读一遍,好吗?
教师用大、小声的方法再有感情地带读一遍歌词。(大、小声方法就是老师若大声学生则小声,反之亦然。)同时手打拍子,即:第一拍拍掌,第二、三拍用双手指尖轻点桌面。
师: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 六、学唱歌曲《小蜻蜓》。 1、师表演范唱。 2、师一句一句带唱。
3、师用大、小声方法教唱。 4、师唱一句,学生接着唱下一句。
5、师用手在空中飞舞指导唱让学生感知音高排列,同时出示小黑板上的音高示意图。 6、师用琴一句一句教唱。
7、学生轻轻跟琴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音高排列。 8、生齐唱。
师评议:⑴,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⑵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边说边在歌词条开头贴上小蜻蜓的图片) 5、 师教动作表演唱。
6、生戴上自制的蜻蜓头饰齐表演唱。 7、分小组唱再齐唱。 七、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和轻柔的舞姿赞美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小蝴蝶,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传播花粉立大功!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八、课堂小结,渗透情感教育。
师:小朋友编了这么多首益虫的歌,真让老师佩服!听了他们编的这
些歌曲,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生答(对益虫说,对其他小朋友说,对不爱护益虫的人们说......)师: 对啊,这些益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虫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九、结束课程。师:让我们在音乐中互道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