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姓名:高歌 班级: 课程:建筑经济 系别:城建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 G1109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始终占较大比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扩张期,未来15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目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家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的投资规模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并且,房地产业形成的市场对建筑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1.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含义
1.1建筑业的含义
建筑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主要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生产活动,为国民经济各部
门建造房屋和构筑物,并安装机器设备。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1.2房地产业的含义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以下一
些内容:
1、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的开发和再开发,如征用土地、拆迁安置、委托规划设计、组织开发建设、对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等;
2、 房地产经营,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和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等活动;
3、 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估价和经纪代理、物业管理。
4、 房地产的调控和管理,即建立房地产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价格,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以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我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现状
2.1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铁路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21.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13.64
亿元,同比增长2倍。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另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行业市场。 2.1.2公路建设
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2.1.3城市轨道建设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约有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 2.1.4水运港口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建设,一直保持着一个较快的发展趋势。据了解,未来5年,交通部将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扩大水运建设资金规模,加大对长江航道和内河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规模的水运港口建设,以及对现有码头泊位的大型化、专业化改造,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市场。
2.1.5城市建设
首先,从城市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根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1.5个百分点。其次,从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合理,为了使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必将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而这将导致现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2.2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作为牵动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房地产业2011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在资金、土地成本上升及宏观调控等因素作用下,房地产业景气度将迎来新考验。 2.2.1房价疯涨难再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前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7.7%,全年涨幅预计将较此略低,达7%左右。分析人士认为,在高房价基数及政策因素影响下,2011年全国房价上涨10%以上的可能性很小,更可能出现的是房价高位盘整或稳中略降的态势。
自2005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体现出价格同比波幅加大、波动周期缩短的特点。有分析认为,2008年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与国房景气指数两个指标的周期越来越吻合。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已表态,2011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房地产调控。不难预料,房价大涨的情况难以出现。从目前市场看,价格大跌也不具备条件,而更可能表现为小幅波动。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据有关部门
的统计,2003年直接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间接拉动0.6~1.2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房地产业在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中,供销两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渐趋合理,价格走势平稳的良好势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1.4平方米。2003年1~9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495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4%)1.4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5.1%。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27.8%,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长30.4%。购置土地面积23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7%,增幅平稳下降。土地开发面积113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9%,与前两年增幅持平。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34.9%,销售面积增长35.9%。销售面积增幅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增幅1个百分点。通过2003年12月“国房景气指数”所属的八个分类指数的走势与10月相较,房地产市场呈现2升6降的格局。其中,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土地转让收入、商品房空置面积和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继续保持上扬势头。
3.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3.1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联系
在建筑市场,房地产业是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建筑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者构成商品交易关系。 3.2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区别 3.2.1二者的产业性质不同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主要任务是生产和销售建筑产品,属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流通领域的一个部门,主要任务是开发房地产,经营房地产商品,属于第三产业。 3.2.2二者的活动目的不同
建筑业活动的目的,是为社会生产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房地产业活动目的,是通过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房地产商品,在满足社会对房地产商品需求的同时获得盈利。 3.2.3二者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不同
建筑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建筑业生产建筑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它的价值;房地产业并不直接生产建筑产品,但它却是建筑产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需要在交换中获得建筑产品并把它投放到房地产市场,销售或出租给房地产商品的用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