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023-12-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

(从单元整体编排与单篇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 教 学 内 容 概 述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以及“我爱阅读”中的《画家乡》,用优美的语言、形象的笔法描绘了九曲黄河、庐山瀑布、黄山奇石、台湾日月潭、新疆葡萄沟和美丽家乡的迷人风光,在学生心中勾画了一幅幅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接受能力、差异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学 习 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需 要 界观、价值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分 析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可打破原有三维目标的设定,根据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学情分析等进行目标设定) 这些内容正对应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要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提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学 习 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产生热爱目 标 祖国、亲近家乡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设 定 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本单元主要评价的内容(概述) 读准字音、掌握生字 会写字 理解词语 积累词语 情感 所用的方法或工具 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 作业评价 会运用,会造句 会说,测评试题 会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单元教学结构设计

课时 第一 课时 第二 课时 第三 课时 第四 课时 第五 课时 第六 课时 第七 课时 单 元 第八 教 学 课时 安 排 第九 课时 第十 课时 第十一 课时第十 二 课时第十 三 第十四 学习 难点 练习 基础识字 基础识字 我的旅行路线 边走边欣赏之古诗中的风景(一) 边走边欣赏之古诗中的风景(二) 边走边欣赏之古诗中的风景(三) 边走边欣赏《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了解词句 边走边欣赏《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积累语言 边走边欣赏《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背诵重点段落 请到我的家乡来之了解我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之导游争霸赛 学写留言条 练习 主要教学活动内容 授课教师 1.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依据设定的单元目标,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几个课 程 基于真实情境、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复杂任务。这几个任务有关联、资 源有层次,是贯穿整个单元的线索。上述单元以“美丽中国行”为主题,利 用 主要设置了三个任务。单元目标就在学习小组思考讨论、合作完成、展与 示分享、评价反思单元任务的过程中达成。第一个任务是“我的旅行路开 发 线”。第二个任务是“边走边欣赏”。第三个任务是“请到我的家乡来”。 (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 任务一 基础识字 景点我知道 任务二 我的旅行路线 我们出发啦 画画旅行路线图 诗句中的风景 单 元 教 学 美丽中国行 黄山奇石摄影展 整体 任务三 边走边欣赏 日月潭游览图 构 思 逛一逛葡萄沟 说说我的发现 任务四 请到我的家乡来 夸夸我的家乡 任务五 练习巩固 请你来做客

基 本 信 息 课 题 授课教师 《望庐山瀑布》 授课类型 教学班级 讲授课 二(x)

第 五 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学 习 3.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内 容 本课教学对象是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到他们对这首古诗都较解 析 熟悉。课文朗读基本能做到准确,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完成。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 点 (须结合学情进行设定) 难 点 重点:认字、写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句,积累背诵。 预 设 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预测

【主要内容】

1.大声读课文三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自学生字,口头组词,书空笔顺。 【评价反馈】

1. 利用微信,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和生字识记情况。

课堂读写 【主要内容】

1. 《望庐山瀑布》一诗的作者是( ),被称为(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诗仙 E诗魔 F诗圣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华山 B黄山 C庐山

3. 诗中最能体现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诗句是哪两句?( ) 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祖国的大好河山可美啦!你们去过哪里?

。 【评价反馈】

1.利用作业单即时检测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熟悉情况。 2.训练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1. 一首诗一处景。设计名片卡。

【评价反馈】

1.评出最佳名片卡,张贴在班级展示墙。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 猜谜导入 】

1. 今天,我们将跟随一位诗人去旅行,你们猜猜他是谁呢?

逐步出示句子提示。

2. 同学们,你们读过李白的哪些诗呢? 3.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 解题赏图 】

1.齐读诗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望”是什么意思?是近看?还是远看? 3.出示庐山瀑布图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片欣赏,建立第一印象。

学与教的活动 (标清环节步骤,每个大环节都须注明设计意图) 【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认读生字词

.带拼音齐读生字。

.去拼音同桌互读生字检查。 .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给生字组词。(指名组词、同桌互相组词检查)

.出示词语,男女生比赛轮流读词语,读两轮。 【设计意图】

1.学习字词,用多种方法认读,有效识记。 2.同桌互读,检查起生字的掌握更有效率。 【 指导笔顺,书写生字 】

1. 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照”。引导学生先观察,说发现,然后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写。

.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炉”。引导学生先观察,说发现,然后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写。 .指导学生观察“烟、挂、川”,强调重点笔画。

2. 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1. 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交流后再书写,可以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力和审美水平,

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诵读古诗 】

1. 简单介绍“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读诗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2. 引导学生标出古诗的平仄,并带着手势诵读,读出节奏。师带着学生读2遍。 3.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

1. 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能自己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 【 品读古诗 】

1.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学生说、老师画。

. 说说你看到了一条什么样的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长吗?夸张的写法。 . 看到又长,水流又快又急的瀑布,李白他想到了什么?

瀑布真的是从九天上的银河中流下来的吗?这是李白的想象。 2.李白这一夸张、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的气势磅礴,让我们用声音读出这种气势。全班诵读古诗。

3.此情此景,如果你站在李白身后,看到这瀑布,你会说什么?听完李白当场做的诗,你会说些什 么?

4.小结:庐山瀑布太壮观了,这么美的景色怎能让人不热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感,再来读读这首诗。

5.师示范吟诵古诗,生静听,想象诗中画面。 6.全班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

1. 通过画画,激发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2. 诵读诗句,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达到入情入境、以声传情的效果。 【 积累展示 】

1.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记下来。可以背、读、唱。两分钟时间准备。 2. 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

1. 课堂展示给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调动了他们的积极

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 当堂练习】

1. 完成作业单。

2. 4人小组检查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

1. 利用作业单即时检测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熟悉情况。

本课时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识字、写字教学实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启发想象、反复吟诵、描绘画面让学生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问题与建议】

1. 诵读的指导要到位,平长仄短入声促要让学生把节奏读扎实一些。

2. 多留点时间让学生自行思悟,让学生充分表达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锻炼他们说完整的话。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 今天这堂课呈现出来的读的层次,是循序渐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由最初的读通顺,到诵读,读出节奏。再到感受这种壮观、这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进而吟诵出来。水到渠成。

2.二年级也还是属于低年段,识字、写字,是我们的主题,这节课教室也落实的特别好。几个生字字的处理方式,详略得当。 【问题与建议】

1.诵读古诗时,那种该长的地方还可以更长一点,那个味道可以更努力一点点,读到位一点。

单元教学后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与单篇教学相比之下的优点与特色】

1.建立了语文整体教学思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整体主线展开,而且环环相扣,内在联系紧密。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助地去探究、研讨、悟得。教师成为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疑难问题的启发者、点拨者。突出了教师整体把握、全面驾驭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促进了教师思想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呈现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1. 教师的能力还需提升。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在了解学段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专家点评 【本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与特色】

1. 以教材和学情为依据,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 2. 学习指导有梯度。由扶到放,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可能。单元目标就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展示分享、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达成。

【本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1.课时的安排需在调整。提升预习的效率,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满足学生课堂上对文本的阅读、积累和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