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启明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自由性愈发明显,这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虚假新闻随之产生。虚假新闻会误导舆论,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要想增强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加强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舆论引导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舆论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作用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各种现象或问题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综合,舆论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种。网络时代下,新闻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多样,舆论引导的作用也愈发突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舆论也变得更加分散和多元,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舆论,就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网络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十分重要。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优缺点(一)网络新闻传播的优点
网络新闻传播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活动,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互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使受众在视、听、感方面得到全新的体验。首先,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新闻只需要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快速传播,较好地迎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网络新闻传播范围大,突破了区域、时空的限制,以网络为载体,国内发生的新闻可以传播到国外,区域内的新闻可以实现跨区域传播。另外,网络新闻内容更丰富,不仅有文字,还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缺点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但网络新闻传播以网络为基础,而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所以网络新闻传播也存在一些缺陷。网络环境下,一些媒体、个人为了博得关注,会散播一些虚假新闻,混淆视听,从而损害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形象。另外,网络新闻传播重量轻质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网络媒体夸大其词,新闻报道没有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容易误导舆论。
三、舆论引导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舆论引导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引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念,端正人们的行为。在新闻传播中,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错误,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网络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相对更加自由,这种自由也导致了许多虚假信息被肆意地传播和转载,这些虚假新闻被传播出去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是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被成千上万的网民熟知,继而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舆论引导的目的在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观念,防止恶意炒作。因此,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十分重要。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不仅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8-0065-02有利于受众正确行使舆论权利,推进网络新闻舆论朝
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受众法律意识,让受众明白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另外,加强舆论引导,有利于网络新闻传播的更好发展。在舆论引导下,可以有效避免传播虚假、不真实的新闻信息,从而维护和增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和公信
力,推动网络新闻的更好发展。
[1]
四、舆论引导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建议网络新闻传播以网络为载体,而网络具备开放性,网络的这一特点使网络新闻舆论变得相对自由,给社会舆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以引导和控制,进而引导受众正确发表言论。(一)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管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高度自由,一些虚假的新闻信息也被肆意传播。而要想正确引导新闻舆论,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关部门就必须对网络新闻传播市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首先,提高网络新闻市场的准入门槛,对网络新闻进行全面审查,取缔那些不合法、不合规的网站;其次,要落实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职责,的新闻信息。
[2]
规范其新闻传播行为,避免其报道不实
(二)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现阶段,与网络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以至于许多人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没有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比较随意,不考虑后果,从而影响了新闻舆论。基于舆论引导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当加快完善与网络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明确网络新闻传播行为,约束和规范网络新闻传播。明确网络新闻媒体的地位和职责,当网络新闻媒体进行不实报道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得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志,要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去报道
新闻。
[3]
(三)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在网络时代下,网站不计其数,但是受众依然保持着对主流网站的关注,这是因为主流网站在新闻传播中的公信力更强。因此,要想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当注重主流媒体建设,要求主流媒体敢讲真话、不胡乱报道,进而掌握舆论主动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贴近大众,站在客观、公众的立场去引导新闻舆论。同时,主流媒体要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在新闻发生后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进行报道。另外,各大媒体要注
重行业自律建设,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4]
(四)加强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力、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网络新
65
学术探讨
闻舆论导向。网络环境下,新闻信息呈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编辑应具备敏锐的新闻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从而报道真实的新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各大网络媒体要注重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其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自觉肩负起新闻人
[5]
的职责,不要因为商业利益而失去职业操守。网络新闻从业人员更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进而更好地服务网络新闻传播,正确引导受众舆论。
五、结语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正确地引导舆论有利于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新闻舆论更加自由,要想使网络新闻传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对新闻传播加以引导和监督。基于舆论引导和监督的需要,有关部门应当健
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闻媒体的职责,强化对新闻人
的培训,促进网络媒体加快行业自律建设,进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参考文献:
[1] 冯宇轩.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的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05):188.[2] 王旭.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新
闻研究导刊,2016,7(15):335.[3] 王卉蕾.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
科技传播,2014,6(19):257+250.[4] 曾秦.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
技传播,2011(24):17+15.[5] 张白云.论舆论引导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理论),2009(12):27.作者简介:靳启明(1993—),男,山西朔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上接第15页)上的表达常陷于宏大叙事、解说词先
导、不会讲故事、画面表现力弱等问题。于是,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开眼看世界,向美国的好莱坞学习讲故事,向欧洲的英国学习戏剧结构等等。但是,增强纪录片故事性的前提是保证事件的真实,反对造假和伪纪实。
早在1993年,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有6处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桥段,如聘请演员来扮演高山病人等。在1997年,英国电视四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讲述男童妓的遭遇。事后被曝光里面的嫖客是摄制组找朋友扮演的。电视台被处罚15万英镑的赔偿。
此前,BBC也多次被指控造假,如《冰冻星球》中北极熊挖冰窟产仔的画面,观众以为是在北极的冰天雪地中拍摄的,但实际的镜头是在荷兰一家动物园里用假的雪花摆拍而成的;《巴塔哥尼亚: 地球的秘密天堂》中智力卡尔布科火山爆发时雷电交加的景象,其实来自另一个火山,最终画面是用数码后期合成的; 《蓝色星球2》中记录了在1992年有数千只玩具小黄鸭的集装箱沉入大海中,小黄鸭跟随着洋流飘散到了世界各地……剧组后来承认片中的小黄鸭是为了拍摄效果人工投放的;《行星地球2》中有一段在南美洲加拉
帕戈斯群岛群蛇与海鬣蜥的猎捕情景,小海鬣蜥逃脱的过程跌宕起伏,让观众看得很过瘾,但实际是由两个摄像机拍摄的不同场景画面组合而成,被围攻的海鬣蜥与最后逃脱的也并非同一只,是通过后期剪辑达到的戏剧效果。
运用摆拍手段是BBC纪录片的惯用手法之一。对于摆拍到底是否属于造假,目前业界和学界也还没有统一的结论。BBC内部的《编辑指南》中,有关自然世界纪录片的章节里强调:“如果节目专门记录某些知名的动物,如无法记录所需的画面,则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内使用额外的镜头或插入其他片段使其可制
[1]
作完成,只要这些素材能表现真实的自然事件。”
人类都喜欢听故事,所以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都在追求用故事性增强其娱乐性,从而吸引受众
66
的关注度和提升收看兴趣。但是,追求纪录片的故事
性有一个前提不容忽视:要保证所记录的事件和人物本身的真实性不被篡改。否则,纪录片的真实与客观底线一旦被触底,会导致其艺术特性和审美属性受到观众的怀疑。
三、纪录片的伦理边界:真实与虚构的博弈一直以来,纪录片创作者都会遇到某类题材在画面呈现方面的困难。例如,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已经消逝的人和事,自然类纪录片特别是野生动物题材的纪录片由于拍摄的难度更是面临这种挑战。既要保证画面的真实性,又要符合纪录片本身叙事的逻辑性和戏剧性。因此,纪录片的伦理边界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焦点问题,真实与虚构的博弈也一直存在于纪录片创作领域。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是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SMG尚世影业、迪士尼影业、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物纪录片。虽然口碑颇佳,但也一度面临真实与虚构的拷问。导演陆川最后
[2]
只能将其定性为“这是大电影,不是纪录片”。
四、结语
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但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相对的真实。在坚持事件真实的前提下,纪录片故事性的呈现要符合伦理边界,不能以欺骗观众为代价来博取收视,这也是纪录片的底线和创作者的职业操守。参考文献:
[1] 一月之内再曝造假丑闻!BBC《人类星球》下架[DB/
OL]. 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4/28/c_12986 0890.htm,2018-04-28.[2] 陆川:这是大电影,不是纪录片[DB/OL].扬子晚报,
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6-08/04/content_301471. htm?div=-1,2016-08-04(A13).[3]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15.[4] 罗宾·艾特肯(英).我们能相信BBC吗?[M].新星
出版社,2012:149-1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