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腊八节作文四篇(1)

中小学腊八节作文四篇(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实用】腊八节作文四篇

“小寒大寒无风也寒,风雨萧萧,霜雪飘飘。〞人们用心收获生活的五谷,期盼着一年的衣食住行,用心清洗四季的风尘,期盼着一生如年的平安美景。

小寒过后的十五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个气节中最后的一个气节,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临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至冬至期间那么寒冷,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虽然我们不是身在北方,但腊八节这几年这里也越来越兴起了,每年腊八节,妈妈总会备好一锅除了大米和红枣,里面有六种不同的坚果,合成八种食材熬制而成的香气四溢的腊八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吃得满嘴留香。

大寒一到,家里的大人们除了要顺应节气干些农活外,还忙着除旧迎新,腌制年肴,陆续开始准备年货而奔波。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要到了!赶年集,写春联,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杀猪宰羊,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听奶奶讲,旧时在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置芝麻秸酒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子们踩碎,谐音“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个新年好彩头,这也是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每当这时,我外公家养了一年的猪,也到了完成它终极使命的时刻了,到了宰猪时,我盼望

已久的新年也将快要踏步而至啦!仿佛宰猪成了新年的代名词 ,我喜欢到那朴实的猪窝前转悠转悠,看着可爱的小猪酣睡在猪窝里那可爱的模样,它无忧无虑的样子着实让人好生羡慕,它们还不知道猪的终极使命……站着猪窝门前,虽然有丝丝寒意,却隐隐中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的迹象,心里总有暖意潜升。

大寒是最能够考验人的心境,其实生活的乐趣更在于我们事先不能洞察一切,我们的内心总是希望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可生活毕竟是寒暑交替,喜忧参半,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做一个乐观者,这犹如我们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等付出积累到一定程度,成功自会不请而来,那份喜悦那么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大寒过后即是春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现在的我们犹如在大寒小寒,春天还会远吗?

过年喝腊八粥在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喜欢喝腊八粥,既是因为腊八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因为腊八粥是一种美味。在家乡不管贫穷富裕,还是繁忙与否,人们都会熬腊八粥。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准备的是各种米:糯米是首选,因为它既糯又香。黄米也很好,它是我们华北地区的特产,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两种米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黄米,因为用这种米熬出来的粥味道更浓。再参加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种豆,主要是红小豆,它既有营养,又色泽鲜艳。黄豆、绿豆更是应有尽有。我最喜欢的是红枣,其实红枣早在深秋,就要开

始准备了。刚打下来的红枣要晒干了,直到枣的皮儿皱了为止。听爷爷说,大红枣晒得越干就会越甜,因为在太阳下一晒,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里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红枣的户家之一。晒完后,还要把坏的枣捡出来,枣坏了,就会变苦,很涩的那种。虽然现在在超市里也开始卖红枣,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乡人还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因为超市里的不仅坏的枣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种的甜。

到了腊八这一天,家乡人就要熬腊八粥了。把头天煮熟的红枣、花生、大米、小米、绿豆等放在锅里,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软软的,吃起来,不仅细腻,而且口味极佳。

关于腊八粥,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个贫穷、干旱的地方,那里不知什么原因闹起了瘟疫,在粮草尽绝的最后时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谷物放到一起熬制成粥,给患病的人们喂下,奇迹发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于是人们把这一天也就是腊月八日记下来,每年庆祝。从而期望明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腊八节熬的腊八粥特别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锅,要吃十来天,人们不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种气氛,那种欢乐,那种文化,那种家乡的味道。

元旦、腊八节乘生日碰碰车

今天是我的生日,平淡而又不平凡的12岁生日。今天,许多人在放鞭炮,庆祝20xx年的来到;今天,许多人在桌前端起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今天,我的老爸、老妈为我在家中过第十二个生日准备着。

没错,今天就是20xx公历新年和农历腊八节,我的生日,20xx年1月1日。

我的朋友“不守时〞地来了,比起约定时间,早了40分钟,他们送我的生日礼物有各式各样的寓意:周泽平同学送我的“与时间赛跑〞闹钟,小兔子形的闹钟,被铁支架架在半空中,两只脚摆来摆去,祝我新年里抓紧时间取得好成绩;田晶晶送我的“火龙戏珠〞笔筒,祝愿我在这龙年里生龙活虎;吴恬送我的“长颈鹿之家〞像框,祝我们全家幸福安康;高贵翔送我的“海豚艺术灯〞,祝我在新年里发奋向上……我快乐地收下了礼品,并说了一声“谢谢〞。

开饭了,动筷!大家吃了起来。由于桌子较长,西边的人够不着东边的'菜,东边够不着西边的菜,我、李浩森、周泽平当起了“游侠〞,游走于炕上,并帮够不着菜的同学夹菜。

生日蛋糕以及它可爱的发声蜡烛哼着?生日歌?来到桌子上,很快,这个双层蛋糕的上层被我们风卷残云般消灭了,因为上了饺子,大家又把它放在一边,抢饺子吃喽!

我的第十二个生日,不像别人“圆锁〞那样隆重,但生日不在于它的气派,而在于它的意义,生日会结束后,父母送了我八个字,让我将其作为座右铭:“健康、豁达、进取、自信〞。我相信,我自己一定会在这八个字的鼓励下,同学的祝愿声中,走好我人生的每一步。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

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上下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假设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一新的姑娘、媳妇们高快乐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收、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乡的腊八面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