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电网合环操作的应用研究

配电网合环操作的应用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o16年第2期(总第412期) 噍业料投与芡辰 企业技术实践 配电网合环操作的应用研究 蒋璧玉,李红伟,向美龄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在配网中采用合环运行的原因,从外网等值、馈线负荷处理及合 环电流计算等方面对合环操作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现今已经提出的应对措施,指出了有待 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配电网;外网等值;合环操作;合环电流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2—0057—03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要求越来越高,通过 边界系统、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3个部分,然后消去节 合环操作则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由此带来的合环电 流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危险。因此,分析和计算合 环线路电流,对安全合环具有重要意义。 点导纳矩阵中的外部节点,得到仅含边界节点的等值导 纳矩阵,再根据系统基态潮流解,求出边界节点的等值 注入功率。 在WARD等值法中,无功注入量可能会带来较大的 误差。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许多文献提出了多种新型的 WARD等值方法,如WARD—PV等值法、解耦 目前对合环操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环潮流计算和 提出解决措施等方面。本文从外网等值、馈线负荷处理 及合环电流计算等方面对合环操作进行了总结,概述了 研究人员已经提出的减小合环电流的措施,指出了尚且 WARD等值法、扩展WARD等值法等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2 REl等值法 1 l嘟网络等值 由于合环操作会带来循环电流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 REI等值法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其等值思想可概括如 下:先把电网的全吝附 分为保留的节点和要消去的节点, 然后把所有要消去的节点中有源节点的用功率为该有源节 的问题,因此操作前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文献1-1—2]指 出了合环操作的原则及条件,但是由于有的网络过于复 杂,仅仅遵守这些条件并不能保证安全合环,所以还应 点全部注入功率的R E I节点来代替,再设计一个功率分配 网绍与其相连,最后肖去所;鼹消去的节点 51。 当在操作前进行计算。 由于电力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十分复杂,为简化计 算,通常会采用将合环操作中外部网络进行等值的方法 1.3、^/ARD/RE J等值法 在综合以上2种等值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文献 [6—7]采用了WARD等值和REI等值结合的方法来对合 环外部网络进行等值。先采用WAR D等值方法对外部系 来进行计算。对于合环网络的研究,属于静态行为,因 此采用静态等值的方法进行讨算。 统进行等值,然后再利用REI等值理论来修正边界节点 处的失配功率。 1.1 WARD等值法 WAR D等值法是一种应用多年的常用电力系统等值 方法,其等值思想可以概括如下: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 1.4网孔等值法 文献[8—1 0]均采用了网孔等值的方法来对合环外部 【作者简介】蒋璧玉,女,四川南充人,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配电网合环运行方式。 qiyekejiyufazhan 57 企、韭技术实践 岔业料扳与次辰 2o16 ̄2期(总第412期) 网络进行等值,等值后的网络由2个节点和3个支路构 流2个部分组成。稳态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 成。其中,2个对地支路串接电压源,另一条支路连接合 环开关两侧节点。为了确定等值后网络的参数,考虑从 以下2种特殊运行方式着手:第一种是将网络中电源电 势短接,将其化为无源网络计算;第二种是将网络空载 运行计算’”。结合这2种方式求出等值网络。 3.1叠加 ’5] 用叠加法求得合环稳态电流的方法十分普遍,很多研 究合环电流的文献都采用叠加法来计算。它将合环后的 支路潮流看成由2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合环前支路中 2馈线负荷处理 的潮流,另一部分是由合环点两侧的电压差引起的环流。 在配电网的合环潮流计算中,通常将馈线负荷简单用 集中负荷表示,但是实际网络中的负荷并不是简单的点 负荷,其分布的疏密性会给电压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 文献对讨论馈线负荷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2.1 负荷递增、递减及均匀分布模型 由于实际负荷分布具有稀疏性,因此文献[1 2—1 3] 在计算过程中将馈线负荷等值划分为递增、递减以及均 匀分布3种。在文献[12]中,首先定义了负荷分支系数, 再根据实际的负荷分布类型,修正等效阻抗,提高计算 准确度。文献[1 3]以任一馈线为例,根据负荷总的有功 和无功及线路参数建立3种负荷模型,推导出馈线上任 意一点的电压。 2.2两端分布模型 文献[7]和[14]中采用的是对同一系统建立多种模 型,每种模型中仅负荷分布情况不一样,将负荷分布分 别归纳到馈线首末两端,推导出最大稳态电流的情况。 若在这种稳态电流最大的情况下合环都能安全进行,则 其他f青况下也能安全合环。 2.3按配变容量来分配 从1 0 kV母线的馈线出线开始,统计每一个分支线 路上的配变容量,直至合环开关侧,假设线路上的功率 因数相同,按照该分支线路配变容量正比的方法分配馈 线出线段的功率,这种简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 高合环点的电压计算准确性。 3合环稳态电流计算 合环线路上合环电流由合环稳态电流和合环冲击电 计算步骤如下:先计算合环前合环点两侧电压差,然后 求得环网总阻抗,再分别计算开环方式下的负荷电流和 循环电流,最后将二者叠加”6】。 3.2潮流直接算法 潮流计算法根据线路状况和已知条件直接计算出合环 后电流,再判断是否满足合环条件。 3.2.1支路电流 去【1刁 支路电流法求合环电流是通过合环后的潮流结果直接 计算得到电流,非常直接直观。 3.2-2牛拉法 牛顿—拉夫逊法(牛拉法)是一种解非线『生『弋数方程 组的基本方法。核心是把非线性方程式线性化,其优点 是具有二阶收敛特l生,收敛速度快。文献[1 8—1 9]均采用 了牛拉法或其改进算法对合环稳态电流进行计算,是一 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3.2.3前推回代法 前推回代法是配电网中常用到的一种潮流计算方法, 其计算由前推过程和回代过程组成:首先根据已知参数, 从未节点开始,前推得到支路电流,再从首节点开始回 代得到节点电压。前推回代法最适宜于计算辐射状网络 的潮流,算法简单、迭代次数少。 在研究合环操作的文献中,冲击电流的计算基本上采 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即将环网用戴维南定理等效为由 合环点两侧电压差等效成的电源及环网阻抗构成的简单 回路,再根据回路建立微分方程求出Ⅱ向应,得到冲击电 z。- 。从得到的冲击电流表达式可以看出,合环瞬时 冲击电流与合环点两侧电压差、环路总阻抗及合环时间 等因素有关。 2016 ̄2期(总第412期) 噍业料牧与次辰 企业技术实践 5减小合环电流的措施 实际运行中影响合环电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1 0 kV 母线对系统短路阻抗、变压器阻抗、负荷、合环点电压差 [5]段敦峰.电力网络静态等值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6]宣科,贾云清,祝洪博.基于Ward/REI等值理论的配网 合环稳态电流计算[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 1,31(1). 以及合环时刻等123]。目前提出的减小合环电流的措施主 要有以下几种。 [7]李晓明.配电网络合环模型与算法研究[D].天津:天津 大学,2007. [8]李家睿.复杂配电网网络等效及合解环潮流计算研究 (1)调节电容器。投入电容器会改变无功,从而改变 电压,因此调节电容器可以达到调节合环点两侧电压差 的目的。 (2)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决定了变 压器阻抗,对其进行调节即可改变阻抗大小,从而减小 循环功率。 (3)在负荷较小或合环母线负荷差额较小时合 矧。 (4)投入限流电抗器闭。接入电抗器,增大短路阻 抗,限制冲击电流。 (5)在10 kV母线或35 kV母线处先合环。当相角 差较大时,前面所提到的方法并不能满足要求,此时需 要采用母线合环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应用以上几种减小环流的 措施,比仅l采用单一的措施更好.o 6总结 配电网合环操作在提高配电网可靠I生的同日斗:I△ ̄世Fp.立/Ix.一 些新的隐患,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从外网等值、 馈线负荷处理、合环电流计算及减小环流措施等方面对 合环操作进行了总结。目前对合环操作的研究也主要集 中在这几个方面,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计算模型 并不具有统一l生,计算数据误差较大,负荷处理较简化, 并且对非合环支路的电流考虑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完善。 参考文献 [1]龙娓莉.配电网合环操作的研究及决策软件的开发 [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 [2]潘浩辉.惠州1O kV配网合环转电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研 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3]何宁.基于Ward等值的分布式潮流和无功优化算法研 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4]杨金刚.大规模电力系统中的等值算法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2007.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9]唐鹤.10 kV配电网合环转电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周冠波.地区电网合环转电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1]盛名良.网孔等值法在短路电流计算中的应用[J].电 力系统自动化,1998,22(2). [12]白玉东,张跃丽,王承民,等.计及分支负荷分布的配 电网合环稳态电流计算[J].现代电力,2011,28(6). [13]张荣安,彭显刚,翁奕珊,等.考虑馈线负荷分布的 10 kV配电线路合环电流计算[J].广东电力,2014,27 (7). [14]葛少云,李晓明.基于戴维南等值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 流计算[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9(6). [15]汲亚飞,赵江河.辐射型配电网合环稳态电流计算方 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2). [16]谢清锐.深圳供电局1O kV配电网合环试验分析[J]. 广东电力,2010,23(3). [17]苑捷.配电网合环操作的研究[J].陕西电力,2007, 35(4). [18]甘国晓,王主丁,李瑞,等.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计算方 法及其简化计算公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0). [19]连鸿波,顾振中,余浩斌,等.1O kV配电网合环倒负 荷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6). [2o3肖白,邢文洋,穆钢,等.城市中压配电网合环电流 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33(1). [21]孔庆耀.1O kV配电网合环操作研究[D].广州:华南 理工大学,2013. [22]李晓柯,李祥发.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的暂态过程分 析与仿真[J].机电工程,2010,27(5). [23]刘清良,祖珍君.10 kV配电网合环操作分析[J].华 中电力,201 1,24(3). [24]汪卫华.一起10 kV配电网合环失败原因分析与应对 措施[J].供用电,2009,26(1)。 [25]张超.10 kV配电网合环倒路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 术,2013(10). [责任编辑:陈泽琦] qiyekejiyufazhan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