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心得体会

7月18、19两日,我作为一名热忠于实践的实践者,参加了班上组织的以“关注留守儿童传递温馨爱护”为主题,以‘调查留守儿童’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概况是走访调查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龙洞村的留守儿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向他们的监护人较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以期达到最好的调查效果。虽然这次调查活动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行动,但是这次暑期实践活动给予了当地的留守儿童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让他们向父母、社会说出了他们对生活学习理想的心里话。即使我们不能对此做出更有价值的行动。但是作为他们最忠实的听众,我们要向全社会传递来自留守儿童的童年希望。

此次雨城区南郊乡之行,南郊乡所呈现的景象和我先前的设想相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完全给我一个颠覆的城市郊区形象。我以为远离城区的南郊乡会有和城市与郊区不同的景象,这与雅安市郊区这一名称格格不入。本以为没有城市喧嚣的南郊乡会有乡村的宁静;没有嘲杂的都市人群会有来自自然的莺歌燕语。虽然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但是没有一丁点现代化郊区的味道。当我步入南郊乡之界时,映入眼帘的不是四车道的标准公路而是一条两米左右的废旧水泥路。其次,没有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房宅而出现在视野的是一座座参差不齐的普通房屋坐落在两边的农田、河岸上。的确,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但是闭塞的交通首先给了我一个贫困山区的形象。让我顿悟,这南郊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调查地。然而,心中却有些苦涩又不乏欣喜之情。其中的苦涩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可我见过的留守儿童没有一个生活在如此交通闭塞的环境中。而南郊乡给我的欣喜情绪却要以南郊乡闭塞的山区面貌为代价,怎么想都有些纠结,所以心中的苦涩情绪是理所应当的。看到生活在这种地方的留守儿童,不便的生活环境,天空中不时飘有带着调戏味道的绵绵细雨。心中真是无处话凄凉啊!即便如此,我们也很快投入到调查中去了。因为天真活泼的留守儿童和厚道朴实的当地居民所散发的那种淳朴的民风都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

振。

留守儿童在我国并不陌生,而且在农村、偏远山区犹为多见。他们的存在不是自己造成的原因,而是由各种因素混合导致的。我想要说,留守儿童和残疾人一样都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关怀,他们不是拖住时代前进步伐的绊脚石。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让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意识到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同胞需要他们的帮助与关怀,暂时撇下他们的物欲心、利欲心等。投心于关注留守儿童之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绵薄之力。社会也呼吁全社会都关注留守儿童,可是也不见有明显的效果。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走访调查者,我们能给予留守儿童力所能及的关怀与他们的憧憬相比简直是一种杯水车薪的关注。可是我们暂时能做到的就是为当地有关部门、社会提供这么一个数据,给那些标榜着大慈善家的物资捐献、志愿者服务提供帮助对象。我相信,生活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此高尚传统美德国度的中国人会有更多的投入到关怀留守儿童的行列中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