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主体模板施工工艺

主体模板施工工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锦州机务段运用调度楼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九局四公司锦州机务段项目部

一、施工准备: ⑴、材料及主要机具:

①、框架柱、梁、板模板采用木模板。 ②、连接件:大刀卡锯。

③、支承件:钢管支柱、钢斜撑、木材等。 ④、隔离剂:脱模剂。

⑤、斧子、锯、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

棍等。 ⑵、作业条件:

①、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纵横龙

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竖楞采用60×90mm木方两根,间距250mm,横楞采用60×90mm木方两根,间距500mm。 ②、模板加工:

在木工作业区加工模板。 按模板设计进行加工。

③、模板加工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④、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粘海绵条,检

查并校正。

⑤、柱、梁、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夹好保护

层卡子,并办完隐检手续。 二、操作工艺 安装基础模板

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砼表面质量,减少砼表面接

缝,力求清水砼外观质量美观,锅炉基础所用模板均选用大模板。模板制作及安装应满足以下条件:

a)模板表面要平整,厚度一致,无变形现象,木方选用60×90木方,木方与模板接合面用压刨刨平,且木方厚度要一致,木方中心间距250mm。

b)大模板拼缝处贴双面胶条和海棉封条,并用木方附在后面。 2、 模板加工时,选用表面平整、厚度一致、无变形、弯曲模板,木方采用60×90mm,将与模板接合面用压刨刨平,且木方厚度一致,用铁钉将木方与大模板连成整体,大模板拼缝处贴海棉密封条,并用环氧树脂配制腻子粉将钉眼和拼缝处刮平刮光。

3、条形基础模板,基础最底端的模板用钢管打桩(要求打桩的高度平齐并能满足加固)加固要求打入土层深度大于500mm。

4 、支设模板时,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及标高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模板的平整度采用水平尺进行检验,垂直度采用线坠复核,标高及轴线位置分别采用水平仪和经纬仪进行复测。

安装梁模板

弹线⑴、 支立柱 调整标高 安装梁底模 绑扎钢筋

安装侧模 自检、验模 ⑵、按位置线下好预埋件。

⑶、按模板设计调整支柱的间距,间距以900㎜为准,支柱双向设水

平拉杆,离地500㎜设一道,以上1500㎜设一道。另外保证在与本层相应位置的支架处的下层也有相对应的支柱支撑。 ⑷、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

底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1000。

⑸、绑扎钢筋,钢筋验收合格后办理隐蔽检查,清除杂物,安装侧模

板,把两侧模板和底模连接紧密。

⑹、用梁托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固定。

⑺、模板安装完毕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截面尺寸。将梁模内清理

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安装板模板 ⑴、 支立柱

加立杆的水平拉杆 安装龙骨 铺模板 校正标高 自检、验模 ⑵、从西侧开始安装,安装水平大龙骨和支柱。大龙骨采用Φ48×3.5

钢管,支柱和龙骨间距按模板设计规定,支柱间距为900㎜,大龙骨间距为900㎜。另外保证在与本层相应位置的支架处的下层也有相对应的支柱支撑。

⑶、按模板设计调整支柱的间距,间距以900㎜为准。 ⑷、调节支柱高度,将龙骨找平。

⑸、铺底板模板,从西侧开始铺,背楞与大龙骨垂直,板与板之间用

海绵条封严。

⑹、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

⑺、校正完标高后,安装支柱双向水平拉杆,离地500㎜设一道,以

上1500㎜设一道检查支柱与拉杆是否牢固,然后每隔20m设一道斜杆,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理预检。

框架梁及纵梁模板采用纵向拼模的原则,根据规范要求,长度大于4000mm的梁,中间一定要起1~3‰L的拱,框架横梁起拱高度为30mm,纵梁起拱度为15mm。梁模板加固采用大刀卡具、60×90木方相结合的原则,大刀的间距为600mm,梁模板与模板之间加双面胶条,且保证梁模板

内侧面的平整度和接缝处的高低差、垂直度。梁、板模板加固见下图:

大模板木方大刀卡具脚手管加固脚手架梁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三、模板拆除

一般要点

1、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拆模时间由技术人员确定。底模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当砼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值时方可拆模。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顶。

2、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一)拆模工艺 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使模下降 拆除梁底模及支撑系统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上的螺栓与梁侧模板。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拆除大小龙骨,再用钢钎撬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段逐块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拆除楼板的方法作业,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四、质量标准 ○1支模

[1]、主控项目: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一般项目: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尺 寸 允许偏差(mm) 3 5 +10.0 2 +10.0 10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

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柱、墙、梁 不大于5m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8 2 5 允许偏差 (mm) 5 ±5 ±10 +4,-5 6 检验办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

大值。 ○2拆模 ⑴主控项目:

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板跨≤2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50%,8m≥板跨>2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板跨>8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梁跨≤8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75%,板跨>8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悬挑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00%。

⑵、一般项目: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产生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五、成品保护: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公司机务折返段项目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