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解析版】浙江省2013年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数学(理)试题[1]

【解析版】浙江省2013年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数学(理)试题[1]

2023-11-0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解析版】浙江省2013年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数学(理)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

1.(5分)设∪=R,P={x|x<1},Q={x|x≥0},则P∩(∁UQ)=( ) A.{x|﹣1<x<0} B. {x|x<0} C. {x|x<﹣1} D. {x|0<x<1} 考点: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分析: 求解二次不等式化简集合P,然后直接利用交集和补集的运算求解. 解答: 解:由P={x|x2<1}={x|﹣1<x<1},Q={x|x≥0}, 所以∁UQ={x|x<0}, 所以P∩(∁UQ)={x|﹣1<x<1}∩{x|x<0}={x|﹣1<x<0}.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考查了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 2.(5分)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对应的约束条件是( )

A. B. C. D.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由图解出两个边界直线对应的方程,由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区域的对应关系从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由图知,一边界过(0,1),(﹣1,0)两点,故其直线方程为x﹣y+1=0 另一边界直线过(0,2),(﹣2,0)两点,故其直线方程为x﹣y+2=0 由不等式与区域的对应关系知区域应满足x﹣y+1≤0与x﹣y+2≥0,且x≤0,y≥0. 故区域对应的不等式组为. 故选A. 点评: 考查用两点法求直线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与区域的对应关系,是基本概念应用的题型.

1页

3.(5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3 A. 6 B. 8 C. 12 D. 考点: 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的形状,通过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放倒的四棱柱,底面是直角梯形,上底边长为1,下底边长为2,高为2的梯形,棱柱的高为2,并且是直棱柱, 所以棱柱的体积为:=6.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直观图的关系,判断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4.(5分)已知a,b为实数,且ab≠0,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B. 若a>0,b>0,则 若,则a≥0,b≥0 C.若a≠b,则 D. 若,则a≠b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 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A正确;选项B,有意义可得ab不可能异号,结合2可得ab不会同为负值;选项C,可举反例说明错误;选项D平方可得(a﹣b)>0,显然a≠b 解答: 解:选项A,由基本不等式可得:若a>0,b>0,则,故A正确; 选项B,由结合有意义可得ab不可能异号, 可得ab不会同为负值,故可得a≥0,b≥0,故正确; 选项C,需满足a,b为正数才成立,比如举a=﹣1,b=2,显然满足a≠b,但后面的式子无意义,故错误; 选项D,由平方可得(a﹣b)>0,显然可得a≠b,故正确. 2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与应用,涉及基本不等式的知识,属基础题. 5.(5分)函数f(x)=sin(ωx+ϕ)(x∈R)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

,且f(x1)=f(x2),则f(x1+x2)=( )

2页

A. B. C. 1 D. 考点: 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正弦函数的对称性. 专题: 计算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 通过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的周期,利用函数的图象经过的特殊点求出函数的初相,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对称性求出f(x1+x2)即可. 解答: 解:由图知,T=2×=π, ∴ω=2,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所以,所以ϕ=, ,. , ),0=sin(﹣+ϕ)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函数的图象的应用,函数的对称性,考查计算能力. 6.(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C1,CD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与CC1垂直 B. MN与AC垂直 C. MN与BD平行 D. MN与A1B1平行 考点: 棱柱的结构特征.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先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MN∥BD,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定义证明MN与CC1垂直,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证明MN与AC垂直,故排除A、B、C选D 解答: 解:如图:连接C1D,BD,在三角形C1DB中,MN∥BD,故C正确; ∵CC1⊥平面ABCD,∴CC1⊥BD,∴MN与CC1垂直,故A正确; ∵AC⊥BD,MN∥BD,∴MN与AC垂直,B正确; ∵A1B1与BD异面,MN∥BD,∴MN与A1B1不可能平行,D错误 故选D 3页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中的线面关系,线线平行与垂直的证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其位置关系,熟记正方体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5分)(2013•浙江模拟)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0<q<1”是“{an}为递减数列”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 C.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可举﹣1,,…,说明不充分;举等比数列﹣1,﹣2,﹣4,﹣8,…说明不必要,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 解:可举a1=﹣1,q=,可得数列的前几项依次为﹣1,,…,显然不是递减数列, 故由“0<q<1”不能推出“{an}为递减数列”; 可举等比数列﹣1,﹣2,﹣4,﹣8,…显然为递减数列,但其公比q=2,不满足0<q<1, 故由“{an}为递减数列”也不能推出“0<q<1”. 故“0<q<1”是“{an}为递减数列”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涉及等比数列的性质,举反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8.(5分)偶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若不等式f(ax﹣1)<f(2+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B. (﹣2,2) C. D. 考点: 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 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偶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f(x)在[0,+∞)上单调增且在(﹣∞,0]上是单调减函,由此结合2+x是正数,将原不等式转化为|ax﹣1|<2+x恒成立,去绝对值再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f(x)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f(x)在[0,+∞)上的单调性与的单调性相反 由此可得f(x)在(﹣∞,0]上是减函数 22∴不等式f(ax﹣1)<f(2+x)恒成立,等价于|ax﹣1|<2+x恒成立 即不等式﹣2﹣x<ax﹣1<2+x恒成立,得2222222

的解集为R ∴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a﹣4<0且(﹣a)﹣12<0

4页

解之得﹣2<a<2 故选:B 点评: 本题给出偶函数的单调性,叫我们讨论关于x的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着重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9.(5分)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点F2与双曲线的

一条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另一条渐近线于点M,若点M在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外,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B. C. D. (2,+∞) 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根据斜率与平行的关系即可得出过焦点F2的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联立即可得到交点M的坐标,再利用点M在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外和离心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如图所示, 过点F2(c,0)且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为, 与另一条渐近线联立解得,即点M. ∴|OM|==. ∵点M在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外,∴|OM|>c, ∴∴双曲线离心率e=,解得. . 故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2,+∞). 故选D. 5页

点评: 熟练掌握平行线与向量的关系、双曲线的渐近线、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离心率的计算公式、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5分)已知集合M=N={0,1,2,3},定义函数f:M→N,且点A(0,f(0)),B(i,f(i)),C(i+1,f(i+1)),(其中i=1,2).若△ABC的内切圆圆心为I,且

R),则满足条件的函

数有( ) A.10个 B. 12个 C. 18个 D. 24个 考点: 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 专题: 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 由+=λ,(λ∈R)知△ABC是以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且A点是4×4的格点第一列中的点,当i=1与i=2时,得到点B,点C的位置,数一数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λ,(λ∈R)知△ABC是以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A点是4×4的格点第一列中的点. 当i=1时,B点是第二列格点中的点,C点是第三列格点中的点, 此时腰长为、、的△ABC分别有6个、4个、2个, 当i=2时,B点是第三列格点中的点,C点是第四列格点中的点,如图: 此时腰长为的△ABC分别有6个,满足条件的△ABC共有18个.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依题意判断△ABC是以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是关键,也是难点,考查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综合应用,属于难题.

6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已知f(x)为奇函数,当x>0时,f(x)=log2x,则f(﹣4)= ﹣2 . 考点: 函数的值.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f(﹣4)=﹣f(4),再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 解答: 解:∵f(x)为奇函数,当x>0时,f(x)=log2x, ∴f(﹣4)=﹣f(4)=﹣log24=﹣2. 故答案为﹣2. 点评: 熟练掌握奇函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4分)(2009•嘉定区二模)设i是虚数单位,则

= 1+i .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分子和分母再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整理成最简形式. 解答: 解:∵===1+i, ∴=1+i, 故答案为:1+i. 点评: 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在高考时有时会出现,若出现则是要一定要得分的题目. 13.(4分)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a的值为 ﹣1 .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图表型. 分析: 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

7页

算并输出S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用表格对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进行分析,不难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 解答: 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 S i a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0 1 1/ 第一圈1 2 0 是 第二圈1 3﹣1 是 第三圈0 4 1 是 第四圈1 5 0 是 第五圈1 6﹣1 是 … 依此类推,a的值呈周期性变化:1,0,﹣1,1,0,﹣1,… 第2012圈1 2013﹣1否 故最终的输出结果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开始和结束循环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14.(4分)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首项a1=2,前3项和为14,则a4+a5+a6值为 112 . 考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且各项都是正数,由首项a1=2,前3项和为14列式求出公比,则a4+a5+a6值可求. 解答: 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由a1=2,前3项和为14,得:所以q+q﹣6=0,解得:q=﹣3或q=2. 因为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所以q=2. 则a4+a5+a6=. 2, 故答案为1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解答时注意公比是否有可能等于1,此题是基础题. 15.(4分)已知(x+)的展开式的各系数和为32,则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 10 . 考点: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 先令x=1,求得n的值,进而可得展开式的通项,再令x的指数为1,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令x=1,得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2n=32,∴n=5 ∴展开式的通项为:Tr+1= 2

n

令10﹣3r=1,则r=3,∴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故答案为:10.

8页

点评: 本题考查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考查展开式的通项,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4分)如图,Rt△ABC中,∠C=90°,其内切圆切AC边于D点,O为圆心.若﹣3 .

,则

=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以CA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C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条件以及圆的切线性质求得A、B、C、O的坐标,再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求得 的值. 解答: 解:以CA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C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C(0,0)、O(1,1)、A(3,0). 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与AB边交与点E,与CB边交于点F,则由圆的切线性质性质可得BE=BF,设BE=BF=m, 22222则有勾股定理可得CB+CA=AB,即 (x+1)+9=(x+2),解得 x=3,故B(0,4). ∴=(1,﹣3)(﹣3,0)=﹣3﹣0=﹣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应用,两个向量坐标形式的运算,圆的切线性质,属于中档题. 17.(4分)已知抛物线C:y=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与x轴交于M点,过M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

,则k的值 ± .

2

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专题: 压轴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设A(x0,y0),由抛物线定义得|AF|=,根据斜率公式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把出来并进行适当变形,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设A(x0,y0),则M(﹣,0), 由抛物线定义得,|AF|=因为,所以, =, 表示 9页

两边平方并化简得,即=, 所以k==,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斜率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抛物线定义等基础知识,属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4分)(2012•杭州一模)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cos(B﹣C)=4sinB•sinC﹣1.

(1)求A;

(2)若a=3,sin=,求b.

考点: 正弦定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由已知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展开整理,cos(B+C)=﹣.可求B+C,进而可求A (2)由sin,可求cos=,代入sinB=2sincos可求B,然后由正弦定理,可求b 解答: 解:(1)由2cos(B﹣C)=4sinBsinC﹣1 得, 2(cosBcosC+sinBsinC)﹣4sinBsinC=﹣1,即2(cosBcosC﹣sinBsinC)=﹣1. 从而2cos(B+C)=﹣1,得cos(B+C)=﹣. …4分 ∵0<B+C<π ∴B+C=,故A=. …6分 (2)由题意可得,0<B<π ∴由sin, ,得cos=, . …10分 ,∴, ∴sinB=2sincos=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b=. …12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三角公式的应用,由余弦值求解角,同角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正弦定理的应用等公式综合应用.

10页

19.(14分)一个口袋中有红球3个,白球4个. (Ⅰ)从中不放回地摸球,每次摸2个,摸到的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则中奖,求恰好第2次中奖的概率; (Ⅱ)从中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2个,摸到的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则中奖,连续摸4次,求中奖次数X的数学期望E(X).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超几何分布的应用.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Ⅰ)恰好第2次中奖的情况是第一次摸到的2个白球,第二次至少有1个红球,由此能求出恰好第2次中奖的概率P. (Ⅱ)由条件知X~B(4,p),算出摸一次中奖的概率p,由此能求出X的分布列和EX. 解答: 解:(I)“恰好第2次中奖“即为“第一次摸到的2个白球,第二次至少有1个红球”, 其概率为=; (II)摸一次中奖的概率为p=由条件知X~B(4,p), ∴EX=np=4×=. =, 点评: 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是中档题,在历年高考中都是必考题型.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排列组合和概率知识的灵活运用. 20.(14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AD,且AD=1,AB=2,CD=3,E、F分别为线段CD、AB上的点,且EF∥AD.将梯形沿EF折起,使得平面ADEF⊥平面BCEF,折后BD与平面ADEF所成角正切值为

(Ⅰ)求证:BC⊥平面BDE; (Ⅱ)求平面BCEF与平面ABD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考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 (Ⅰ)设DE=a,则BE=,易得tan∠DBE==,可解得a=1,可得F为AB的中点,可得BC⊥BE,BC⊥DE,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Ⅱ)取BC中点可证∠DME即平面BCEF与平面ABD所成的二面角,在三角形中可得角的大小. 解答: 证明:(Ⅰ)∵DE⊥EF,平面ADEF⊥平面BCEF,∴DE⊥平面BCEF,

11页

∴∠DBE是BD与平面ADEF所成的角,∴tan∠DBE=设DE=a,则BE=,由tan∠DBE=, ==,可解得a=1, ∴F为AB的中点,可得BC⊥BE,又DE⊥平面BCEF,可得BC⊥DE, 又BE∩DE=E,∴BC⊥平面BDE; (Ⅱ)取BC中点M,连接MB、MD,易知MB∥AD,∴平面ABMD即平面ABD, ∵DE⊥平面BCEF,∴DE⊥MB,∴MB⊥平面CDE,可得DM⊥BM, 又MB⊥EC,∴∠DME即平面BCEF与平面ABD所成的二面角, 由DE=EM=1可得∠DME=45° 故平面BCEF与平面ABD所成二面角为45°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二面角的求解,属中档题. 21.(15分)已知圆O:

,直线l:y=kx+m与椭圆C:

相交于P、Q两点,O为原点.

(Ⅰ)若直线l过椭圆C的左焦点,且与圆O交于A、B两点,且∠AOB=60°,求直线l的方程; (Ⅱ)如图,若△POQ重心恰好在圆上,求m的取值范围.

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专题: 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Ⅰ)利用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即可求得k,从而可得直线l的方程; (Ⅱ)设P(x1,y1),Q(x2,y2),由得:(1+2k)x+4kmx+2m﹣2=0,利用韦达定理222可求得x1+x2=﹣

,又△POQ重心恰好在圆x+y=上,可求得2212页

+=4,化简可求得m=2,△>0⇒1+2k>m,二者联立即22可求得m的范围. 解答: 解:(Ⅰ)左焦点坐标为F(﹣1,0),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AOB=60°得,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 又d=, ∴=,解得k=±. ∴直线l的方程为y=±(x+1). (Ⅱ)设P(x1,y1),Q(x2,y2),由得:(1+2k)x+4kmx+2m﹣2=0. 222由△>0得:1+2k>m…(⊕),且x1+x2=﹣∵△POQ重心恰好在圆x+y=上, ∴即++=4, 2222. =4,即(1+k)2+4km(x1+x2)+4m=4. 2∴﹣+4m=4,化简得:m=22,代入(⊕)式得:k≠0, 又m=2=1+=1+. ∵k≠0, 2∴m>1, ∴m>1或m<﹣1.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突出考查韦达定理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与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22.(15分)已知

x

(Ⅰ)判断曲线y=f(x)在x=0的切线能否与曲线y=e相切?并说明理由; (Ⅱ)若x∈[a,2a]求f(x)的最大值; (Ⅲ)若f(x1)=f(x2)=0(x1<x2),求证:

13页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专题: 压轴题;导数的综合应用. x分析: (Ⅰ)求出曲线y=f(x)在x=0的切线方程,假设切线与曲线y=e相切,设出切点,由斜率相等及切点在切线上联立推出矛盾; (Ⅱ)求出函数f(x)的导函数,由导函数的零点对定义域分段,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在[a,2a]上的最大值; (Ⅲ)由(Ⅱ)知函数f(x)先增后减,有最大值,若f(x1)=f(x2)=0(x1<x2),则最大值大于0,又f(a)>0且a<alna,所以得到x2﹣x1>alna﹣a,把x1,x2代入原函数得到作比后利用放缩可证得要求证的不等式. 解答: (Ⅰ)解:由=﹣1. ∴曲线y=f(x)在x=0的切线l的方程为. ,得:,则,f(0),,若l与曲线y=e相切,设切点为(x0,y0),则x①. 由a>0,得:0<由①得,∴x0<0, .与x0<0矛盾. x∴曲线y=f(x)在x=0的切线不能与曲线y=e相切. (Ⅱ)解:令f(x)=0,得′′′,即x=alna. 由f(x)>0,得x<alna,由f(x)<0,得:x>alna. ∴f(x)在(﹣∞,alna]上为增函数,在[alna,+∞)上为减函数. ∴当a>alna,即a<e时,f(x)max=f(a)=a﹣e. 2当a≤alna≤2a,即e≤a≤e时,f(x)max=f(alna)=alna﹣a. 当2a<alna,即a>e时,(Ⅲ)证明:由(Ⅱ)知f(x)max=f(alna)=alna﹣a. ∵f(x1)=f(x2)=0,∴f(x)max=f(alna)=alna﹣a>0. ∴lna>1,得:a>e,∴f(a)=a﹣e>0,且f(alna)>0. 得x2﹣x1>alna﹣a,又,, 2. ∴. 14页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特别是(Ⅲ)的证明涉及到放缩法的思想,是该题的难点所在,此题属有一定难度问题.

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