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节型砂的制作

第二节型砂的制作

2024-07-2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4 年 月 日 第一章 铸造 第二节 型砂的制作 知识目掌握型砂的组成及基本性能。 教学目标 标 技能目掌握造型的方法和基本过程。 学会型砂制作的基本知识技能。 标 教学重点 型砂的组成、造型过程、造芯及其分类、浇注系统及冒口 教学难点 造型过程、造芯、浇注系统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动画及视频,详细教授型砂的组成、造型过程、造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芯及其分类、浇注系统及冒口基础知识。教师先通过PPT课件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再利用相关动画和视频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同时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实践实训打下基础。 1.型砂约45分钟; 2.模样和型芯盒约20分钟; 3.造型约45分钟; 学时安排 4.造芯约25分钟; 5.浇注系统约30分钟; 6.冒口约15分钟 教学条件 课外作业 检查方法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查阅、收集型砂的相关资料。 随堂提问,按效果计平时成绩。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第 二节 型砂的制作 一、型砂的组成 1.型砂的组成 型砂组成部分的称与作用: 上型(上箱):浇注时铸型的上部组元 下型(下箱):浇注时铸型的下部组元 分型面 :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冒口 :在铸型内储存供补缩铸件用的熔融金属的空腔,该空腔中的冲天的金属也成为冒口,冒口有时还起排气、集渣的作用 型腔 : 铸型中造型材料所包围的空腔部分,型腔不包括模样上心头部分形成的相应空腔 型砂 :按一定比例配置、经过混制、符合造型要求的混合料 浇注系统:为金属夜填充型和冒口而开设于铸型中的一系列通道,通常由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出气孔:在型砂或砂芯上,用针或成型扎气板扎出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底部要与模样离开一定距离 冷铁 :为加快局部的冷却速度,在型砂、砂芯表面或型腔中安放的金属物 排气道 : 在铸型或型芯中,为排除浇注时形成的气体而设置的沟槽或孔道 型芯 : 为获得铸件和内孔或局部外形,用芯砂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安装在型腔内部的铸型组元 2.型砂的基本性能 (1)可塑性。起模和修型时,常在分型面上沿模样周围刷水,这是为了增加局部型砂的含水量,以提高基可塑性,使操作时铸型不被破坏。 (2)强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使铸型破坏的性能称为强度。 (3)耐火性。具有在高温作用下不软化、不熔化和不烧结的性能。 (4)透气性。浇注时产生的气体顺利通过型砂间隙逸出的性能。 (5)即让性。当铸件在固态冷却收缩时,型砂体积可被压缩的性能。 3.型砂的配制 型砂的配制工艺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二、模样和型芯盒 1.模样和型芯盒 模样和型芯盒是制造型砂的基本工具,模样是用来获得铸件外形的工艺装备的总称。而用型芯盒制得的型芯主要是用来获得铸件的内腔,即用来制造型芯的工艺装备称为型芯盒。 2.制造模样和型芯盒时应考虑的问题 (1)分型面。选择分型面时必须使模型能从型砂中取出,并使造型方便和有利于保证铸件质量。 (2)加工余量。铸件需要切削,均需留出加工余量。 (3)型芯头。铸件上直径上大于25mm的孔需用型芯铸出。 (4)起模斜度。为了便于从型砂中取出模样或由型芯盒中取出型芯,凡垂直于分型面的表面都应做出起模斜度。 三、造型 造型是利用模样和砂箱等工艺装备将型砂制成铸型的方法。 按操作方法不同,造型方法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1.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基本工序是填砂、紧砂、起模和合型。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手工造型的基本过程 (1)造上型。首先案首下砂箱于底板上,将模样大端朝下置于砂箱内的合适位置,然后分批加砂舂实。 (2)造下型。 将造好的下型翻转并在其上安放好砂箱后,便可撒分型砂,然后将模样安放到适当位置再添砂紧实,刮平上砂箱后,并用浇口杯压模将浇口压实,最后在模样上方型砂处用通气针扎出气孔。 (3)起模。 打开铸型,将起模针插入模样重心部位,并用木棒在四个方向轻击起模针下部以使模样松动。 (4)下芯与合型。 下芯时先找正位置再缓缓放入,并检查是否偏芯和有无散砂落入型腔内。 合型前将型腔和浇注系统内的散砂吹净,合型时上型保持水平,对正合箱线缓缓落下,然后用箱卡将下箱卡紧以防浇注时跑火。 3.手工造型的方法 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在一般生产中主要有:分模造型、整模造型和挖砂造型。 (1)分模造型。分模造型的分模面通常与分型面重合,两半模样靠销钉定位操作较为简单。这种将模样在某一方向上沿最大截面分开,并在 上下砂箱造出型腔的造型方法称为分模造型。 (2)整模造型。如果 一个铸件所选择的分型面能将该铸件全部安放在一个非常重要内,造型时又易于起模,这类铸件就是整模造型。 (3)挖砂造型。操作麻烦,要求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单件生产。 在成批生产时,为避免每型挖砂,可采用假箱造型。先挖砂造假箱下型,再造假箱上型,然后在假箱上型上承托模样造一批下型,再在一批下型上造上型。 4.机器造型 机器造型主要是使紧砂、起模等主要工序由造型机及其辅助装置来完成。 (1)射砂造型。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型砂高速射入砂箱而进行紧实的方法,生产效率高,目前射砂造型主要用于造芯。 (2)震实造型。应用震实紧砂和压实紧砂的优点,型砂紧实均匀,是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造型方法。 四、造芯及其分类 型芯主要用来形成铸件的内腔或局部外形,用型芯砂造的型芯称为砂芯。通常有手工造芯和机器造芯两大类。 1.手工造芯 根据造芯的方法不同,手工造芯可分为刮板造芯和芯盒制芯。 (1)刮板造芯。即型芯用刮板制造。尺寸较大且截面为圆形或回转体的型芯在单件生产时,为节省制造芯盒所用的材料和工时,一般用刮板造芯。 (2)芯盒制芯。大多数型芯都是在芯盒中制造的。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用木质芯盒,成批生产时用金属芯盒。 2.机器造芯 机器造芯的生产效率高,紧实均匀、砂芯质量好,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五、浇注系统和冒口 1.浇注系统 铸型中用来引导金属液体注入型腔的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一般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冒口等。 (1)外浇口。小型铸件外浇口通常为漏斗状,大型铸件的为盆状。作用是容纳浇入的金属液并缓解液态金属对型砂的冲击。 (2)直浇道。是连接外浇口与横浇道的垂直通道,改变直浇道的高度可以改变金属液的流动速度,改善金属充型能力。 (3)横浇道。是将直浇道我金属液引入内浇道的水平通道,其作用是分配金属液进入内浇道并引起挡渣作用。 (4)内浇道。一般在下型分型面上开设。其主要作用是分配金属液流入型腔的位置,控制流速和方向,调节铸件各部分流速。 2.冒口 浇入铸型的金属液在冷凝过程中要产生体积收缩,在其最后凝固的部位会形成缩孔称为冒口。 冒口应设在铸件壁厚最高处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常用的结构有顶冒口和侧冒口两种。 六、合箱 型砂的装配称为合箱,又称合型。 合型前要对砂型和型芯的质量进行检查,若有损坏,需要进行修理;合型时要保证铸型型腔几何形状和尺寸。合型后,上、下型应夹紧或在铸型上放置压铁,以防浇注时上型被熔融金属顶起,造成事故。 任务小结 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本课主要讲解型砂的组成、造型过程、造芯及其分类、浇注系统及冒口基础知识。 学习评价 以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现场任务完成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接收能力,作为计入平时成绩依据。 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1.简述型砂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