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再论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再论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2024-08-2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1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1 No.1 2 0 0 6年3月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Mar.2 0 0 6 再论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张晓莉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是语言学领域中古老而常新的核心问题。这种论证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应该以语言符号是一种符号体系为基础,认识到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具 有所有符号的共性:任意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性:强制性和社会性等。而且由于语言符号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不同 的内容和方面,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因此,应该辨证、全面地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别要注意到语言符号的任意 性和强制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整体,不能单纯地将任意性从其它特性中割裂出来。 [关键词]语言;任意性;符号 [中图分类号]NO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4X(2006)O1一O117—03 Another Comment Oil the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s zHA G X/ao.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ltenan University fo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ltenan 471003,China) Abstract:Whether the linguistic sign is arbitrary or not,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of lal disputes in the ifeld of linguistics.The positive value of the issue is affirmative.But。no matter what direction or nagle we a selecting,we must ezcognize that the linguistic sign,8s the corn- bination of sound and sens is based upon a system of signals.In addition to its 0wn peculiarities of compulsiveness and socilaity,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bitrariness of all signs.As the linguistic sign eoveF8 many aspects and contents with diferent focuses,we should naalyze the arbitrariness in a dilae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way.Specila importance must be anached to the fact that the arbitml'iness and compulsiveness of the linguistic sign is intertwined as an integrate whole,and that its arbitrarines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other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language;arbitrariness;sign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是语言学领域中古老而常新 性”来论证所谓的任意性是受到限制的,即后非任意。这是 的核心问题。范文芳先生《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 主观上夸大了任意性概念的外延,又把语言符号复杂特性仅 再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一文中…,对语言符号是否具 用“先任意”和“后非任意”简单化;并指出“关于后非任意” 有任意性提出了质疑,以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受到限制以及象 一面,恐怕没有人不承认。于是,关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 形字、形声字等作为论据,证明语言符号是非任意性的。 意性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语言符号是否是“先任意”的。事 这个论证的积极意义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理论界一直 实上,后非任意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通过社会群众公认,约 都在努力地面对这个问题,同时对这个问题理解的立场、观 定俗成后,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这和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 点和方法逐渐走向深入和全面。基与此,并有鉴与范先生所 任意性不相矛盾。它们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合所具备的两个 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这里笔者不揣浅显,以语言是一种符 特点,反映了一个事物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少任何一 号体系为基础,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个,另一个都无法独立存在,即语言符号就无法形成和使用。 因此,《再思考》在这个问题界定上已经是错误了。 一、问题界定的失误之处 (一)忽略了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的客观事实 《再思考》引入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然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本身是 后用语言符号进入交际使用过程中的“约定俗成”和“强制 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物,许多学者早就在注意了。中国的苟 收稿日期:2005—12—08 作者简介:张晓莉(1978一),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 l1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子,希腊的亚里斯多德都对语言的符号性质作过精辟的论 述。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系统地提出了“语言是 一第21卷 是必然的,就是某种声音和某种意义的结合是“命里注定”的, 那就不会有古今语言的不同,更不会有民族语言的不同。 符号虽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结合体,但形式和内容之 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不 可论证的。但是,不可把任意性误解为随意性,因为符号还 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强制性。这是指某种形式和某种内容结 合成为一个符号,一经社会群众公认之后,它们就形成了互 种符号体系”的主张-2 J。这一原理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揭 示了语言的本质,即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方面说明了语言的本 质——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语言显然是一种符号的事实: (1)语言是抽象思维的承担者,它代表了抽象思维,我们可以 通过人的语言去认识人的抽象思维;(2)语言是客观事物的 标志,它代表了客观事物,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去认识客 观世界的情况;(3)语言中的每一个成分都是语音和语义的 结合物,其中语音代表语义,我们可以通过别人口里说出的 语音去认识他所要说明的意义 】。 首先,符号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J。 每一个语言符号也都有形式和内容的方面。语言符号的形 式是表达一定内容的声音,即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即语 义。所以,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其次,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因为语言是由一系列处在 相互关系之中的组成单位(即符号)组织而成的统一体,在这 个统一体内,作为组成单位的各个符号不是孤立存在,而是 彼此休戚相关的。 最后,和其它的符号一样,语言符号也是能指和所指结 合而成的。其特殊性是语言符号内部本身就是一个能指和 所指的结合物,它只能是人们言语运动神经发出的发音动作 或所形成的声音作为意义的能指,同时又以意义作为这种声 音的所指。语言符号的系统就是由许许多多以人们的言语 运动神经所发出的发音动作或其所形成的声音和意义的结 合所构成的复合物为单位而组成的一个系统 J。 符号跟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是所有符 号的共同特点。也就是说语言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 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因此,既然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就具备符号的特征,而任 意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点,那么语言符号自然也具有这种 特点。随意否定了任意性,那么语言符号是一种符号的论断 也就无法解释清楚。《再思考》在通篇文章一直使用“语言 符号”这四个字,却自始至终忘记了语言属于一种符号,在具 备所有符号的共性——任意性的同时,也具备区别于其它符 号的特性这个事实,又怎么能得出科学的论断呢? (二)忽视了语言符号的复杂特性 语言不仅具有任意性这个所有符号的共性,还具有与其 它符号相区别的个性:强制性,社会性,线条性和开放性 等 。并且任意性和强制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整体,从而显示 出其复杂特性。 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其任意性是就单个符 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和义之间并没有必 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 而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这正是各种 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 118 相依存的关系,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这样的关系,因而这样 的结合,对于使用符号的人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语言就是 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J。 因此,任意性和强制性是语言符号作为一种符号的基本 特点。二者反映了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任意性理解 为随意性,忽视语言符号的其它特点,来一概而论;也不能因 为对使用者有强制性,而否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二、关于若干论据的失误之处 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性质方面作出这样的论述:语言符 号是任意的。 针对这观点,《再思考》作出这样的评论:“索绪尔的这 一绝对任意性原则,遭到了其他学者的反对。 论据一,许国璋将索绪尔的例证模式(略)表达出来,并 评论说:“用不同的语言里的词来说明任意性,其实这是没必 要的。语言学家的责任是在说明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没有自 然的联系。这个联系存在与否,凭一种语言即可说明,不需 要比较几种语言”¨J。 仅仅用许国璋这句话来推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显然是 苍白无力的。其一,这句话并没有表明许国璋的立场,到底 赞成不赞成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其二,没有明确指出索绪 尔观点及论据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因此,又如何作为否定语 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据。 事实上,索绪尔用这个例证想强调的是一个不变的所 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能指。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 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书”和英语的“book”), 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 “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 论据二,《再思考》中指出:关于上述索绪尔这个观点,雅 柯布森对索绪尔的批评更是尖刻:“这个理论与索绪尔语言 学最有价值和最具有创新思想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这个理论使我们相信,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能指来表示同一 个不变的所指。但是索绪尔本人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亲自正确地支持了这样的观点:词本身的意义在一种语 言与另一种语言中是不同的,boeuf这个词的范围与Oehs的 范围不完全一致……,正是索绪尔所反对的命名主义的思 想,《再思考》用雅柯布森批评索绪尔理论的自相矛盾作为论 据来推翻语言的任意性特点。 事实上,这个论据是断章取义。 索绪尔的理论确实表达出了这样一个意思:不同的语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期 张晓莉:再论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用不同的能指来指示同一个不变的所指。因此,只要我们承 认事物的客观存在,比如:江河湖海,飞禽走兽,书本,课桌, 房屋,汽车等等,只要它们都客观存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必 定有它们的称呼,使之相区分。只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 三、结论 通过对《再思考》的论点、论据进行商榷,我们从语言符 号性质的复杂性,就应该认识到,不能随便、轻易、片面、简化 家,不同的语言使这些客观事物有了不同的语音——能指而 其复杂的特性。因此,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希望注意 已。如果语言符号有必然的联系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不同的 以下几点: 语言,语言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了。 而至于索绪尔支持的“词本身的意义在同一种语言中与 另一种语言中是不相同的。boeuf这个词的范围与0cll8的 范围不完全一致……”,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 索绪尔在这个观点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就否定了自己提 出的语言符号的理论,而这个问题既牵涉到词义的范围,又 联系到了翻译学的内容。 不同的语言,特别是不同的文化和背景,语言互译总会 出现这样的问题。例如我们国家特有的一些词如:“八仙 桌”、“五保户”、“佛跳墙”、“冰糖葫芦”等等,在翻译成另外 一种语言时,就存在了一定的困难,这些词在汉语中就是一 些名词而已,但如果想在外语中找出相对应的名词却是非常 难的。另外,尤其是动物会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即 使在我们中国,尚有“东北虎”和“华南虎”之分,那么,boeuf 这个词的范围与Ochs的范围不完全一致……也是正常的。 虽然有差别,但在交际过程中,只要达到理解、交流的目的, 我们就不会去苛求一一对等的翻译了。 这个问题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并不相矛盾。其一, 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翻译的完全对等;后者 强调的是语音和语义的关系,至于为什么把牛称为boeuf和 0cll8,谁也解释不清楚:其二,并非所有的词本身的意义在一 种语言中与另一种语言中是不相同的。比如客观存在的事 物:太阳、月亮、地球等等,同一个太阳,被不同的国家,不同 的地域的人看见,称呼的名称也不一样:汉语的tai yang,英 语的sun,为什么叫这个名称?这些音和具体的太阳有什么 联系?只能用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来解决了。 论据三,《再思考》提出最响最有力的论据就是象形字和 拟声词了,并指出,“只要承认它们是对某些形状或声音的模 仿,虽然是近似的,就能证明它们的非任意性。” 象形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一叙》中说:“象形着,画成其 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说“日”、I1月”两字, 就是按照太阳、月亮的形体,用曲折的笔画勾勒而成的,好象 是有理据的,但是,为什么把“日”读做“ri’’,月读做“yue”,又 是任意的。即音和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再说拟声词,各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由摹拟事物的 声音形象而造出的词,即拟声词。如汉语中的“布谷(bugu), 乒乓(pingpang)”等等。这些是象征性符号,不完全是任意 的,但也不完全是非任意的,所以不同语言不同方言的拟声 方式可以不同,例如,汽车的喇叭声,北京话是didi,上海话是 dudu,也不相同。如果它们是非任意的,又为何出现不同语 言的不同发音。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是 抽象思维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语言中的各个成分又 是从语音形式为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因此,关于语言符号的 特点问题要看从哪个方面来理解它的。如果我们所说、所强 调的语言符号指的是语言成分中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那 么,这种语言符号的结构就是任意的。 (二)“任意性”从来不是一个有统一概念的科学术 语 J。语言学家使用它的时候,各有不同的补注。索绪尔说 它的意思是“不可论证”(immotive);Sapir视它为“约定俗 成”(conventiona1);Hocker从反面解释为“非象似”(non-ice- nicity);Claude Levi.Strauss不作解释,只说它只能先验的观 点(a prior/)去理解,此外,也有人用“人为的”(artiifcia1)代替 “任意性”。许国璋也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既然能指和所 指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当然只能有人为的联系,用“人为 的”和“自然的”构成一个二项对立…… 针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哪个语言学家会把任意性单独列 出来,加以评论或批判。都是要从联系、发展的角度出发,提 到任意性,社会性,约定俗成性,系统性,线条性等特点,勾勒 出一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画面,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三)语言的社会本质的具体表现,就是语言符号具有明 显的社会性,也就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语言符号都 具有社会性,不论是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 关系来加以说明,还是从语言是社会现象,或者从语言符号 的强制性,约定俗成性,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是语言作为 交际工具,为社会服务的前提条件。 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将语言符号的社会性作为一 个不争的事实,绝对化;再将任意性相对话,从任何角度来理 解,都将矛盾解决了。 [参考文献】 [1]范文芳,汪明杰.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J].外 语教学,2002(3).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邢公畹.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4]高名凯.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刘伶.语言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7]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研社,1991. [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谢明子] l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