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超大悬挑梁模板支架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
2021-08-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9卷第2期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19 No.2 2011年4月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Industry Apr.2011 超高超大悬挑梁模板支架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 张 标, 程 桦, 刘永标, 刘焕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以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超高超大悬挑梁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与有限单元法,对该工程采 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结构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得到工程监测验证,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提 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实例。 关键词:悬挑梁;模板支架;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540(2011)02—007—04 Safety Analysis of the Ultra Large Cantilever Beam Template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ZHANG Biao, CHENG Hua, LIU Yong—biao, LIU Huan-wen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ultra large cantilever beam of Hefei Changj iang-crossing campaign memorial Proj ect,using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 ment method to analysis the whole system safety of the Fastener-style Steel Pipe Formwork Support, and then getting proj ect monitoring verification,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engineering examples for the future similar engineering applied. Key words:Cantilever beam;Formwork Support;Structure system;Safety analysis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超高 超大混凝土结构工程日益增多,因其支架体系设 2工程概况 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坍塌事故[】q]时有发生,造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义城境 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如 内,该工程13~18轴线处悬臂结构悬挑长度为 2003年厦门“八九”模板支架倒塌,造成7死、38 34.74m,最大悬挑高度39.67m;桁架梁截面尺寸 伤的重大伤亡事故;2005年北京西西工程模板支 为600×2500mm,桁架梁下半部分为钢骨架砼结 撑系统坍塌造成8死、21伤的重大安全事故等。 构,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工程悬臂结构施工所需 本文以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超高超大悬挑 的支架平台最大搭设高度达到40m,单层搭设面 梁施工为工程背景,对该工程采用扣件式钢管模 积约为2500m。,支撑体系承受的施工总荷载达 板支架结构体系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工 7.5×10。kN,现有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已无法满足 程监测验证,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 工程要求。为确保施工安全,经科研与施工单位 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实例。 充分论证,决定采用+48×3.0ram钢管组合支架 体系施工方案,具体为: 收稿日期:2011一O1—05 作者简介:张标(1983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工程结构施工。 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33kN/m 第19卷 (2) 500×3360mm梁(图1)模板采用18ram厚 木夹板, 48×3.0钢管支撑,支撑立杆纵距为 600mm。梁下受力立杆6根,外侧间距504mm, 恒荷载设计值: q一1.2×(52.42+4.33)--68.10kN/mP1一(1.0+2.0)×0.5×0._-0.90kN(3) (4) 中间4根加密,间距依次为lOOmm、200mm、 lOOmm。步距为1.2m,方木楞采用42×92mm。 采用915×1830×18胶合板做底模面板,底模板 下铺42×92方木楞(图2)。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活荷载: 活荷载设计值: P—1.4×0.9—1.26kN (5) 荷载作用在梁底模板上,木方为梁底模板的 支点,为简化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该计算简 图见图3。 图1 500×3360mm梁在主体结构中的位置 图3梁底模板计算简图 经手算得到该三跨连续梁的弯矩图和剪力 图,分别见图4和图5。 挺通长设 础由水平-- 图4梁底模板弯矩图(KN・m) 横杆.蚌与满堂禁托通 L, 图2 500×3360mm梁下立杆详图 2支撑体系受力分析 2.1计算模型 图5梁底模板剪力图(KN J 梁模板支架体系传力途径:梁自重一梁底模 一梁底木方一梁横向支承钢管一架体立杆一坚实 的地面或楼面。故计算模型主要对梁底模、梁横 则各支座反力分别为: N1—4.41kN,N2—13.24kN, N3—13.24kN,N4—4.41kN。 向支承钢管、架体立杆进行验算。荷载取值见 表1。 表1荷载标准值 2.3梁横向支撑钢管受力计算 为简化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集中荷载作用 钢筋混凝土自重 26KN/m3 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取梁底模板各支 座的反力,其计算简图见图6。 441 I1,4 I3 24 4.41 木模板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0.5KN/m2 1.0KN/m 2.0KN/mz 2.2梁底模板受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q1===26×3.36×0._-52.42kN/m (1) 图6横向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模板的自重: q2—0.5×0.6×(2×3.36+0.5)/o.5— 经手算得该三跨连续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分别见图7和图8。 第2期 张标,等:超高超大悬挑梁模板支架结构体系安全性分析 9 0.24 0.24 图7横向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I3.24 图8横向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则最大支座反力:N 一16.97kN (6) 即横向支撑钢管作用在梁底架体立杆的最大 竖向力为16.97kN,最大压应力: 一—:一 一40MPa。o (7), 2.4梁底架体立杆稳定性计算 ] lo=kffh (8) 其中:k为按照杜荣军法,取1..155;f为按照扣件 式钢管脚手架规范中取1.8;h为取1.2;z。一kffh —1.155×1.8×1.2—2.4948m i0—0.0159m (9) A=/ ̄=z.157<[210] (10) 根据长细比 一157,查表得稳定系数 一 0.312,根据计算的钢管轴力 .97kN 一 === 一 128N/mm2%205N/mm。 (1 1) 满足稳定性安全要求。 3数值模拟分析 3.1几何模型建立 根据现场脚手架搭设方案,模板支架长23m、 宽4m、架体高35.56m。其中立杆横距和纵距均 为0.6m,立杆步距为1.2m。 3.2有限元单元划分 (1)单元类型的选取 由于受力特点的不同,立杆、横杆与剪刀撑采 用不同的单元类型,竖向杆件在上部荷载的作用 下可能受弯,因此采用Beam188单元,横杆、剪刀 撑采用Link8杆单元,以减少计算自由度。 (2)材料及截面属性的确定 模型钢管截面为 ̄48×3.0mm,弹性模量为 E一2.06ell,密度为7850kg/m。。 3.3约束条件的确定 , (1)该模型是选取船头500×3360mm梁下 模板支架建模分析,模型边界上的各点均受到周 围架体的约束,即模型边界上各点在平面外均有 约束。 (2)根据脚手架的实际搭设情况,剪刀撑通过 扣件与竖向、水平向杆件相连,与地面无接触。故 地面对立杆底部的所有节点三向位移有约束,而 对斜向剪刀撑无约束。 3.4计算结果分析 经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该模型的Mises应 力图(图9)。 图9梁架体Mises应力图 分析:从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的施工模 拟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架体的Mises应力值处 于0—2O.87MPa,最大值45.70MPa发生在模板 支架的立杆顶部,远小于架体立杆稳定性验算值 128.0MPa。说明该架体的施工方案是安全的。 4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现场监测仪器选用JTM—V1000振弦式表 面应力计(图10),1月21日22点开始浇筑混凝 土,分别对该梁端部及跨中进行实时监测,采集频 率为每15min一次,直至24日结构封顶。此后改 为一天采集数据两次,直至该梁架体拆除。监测 数据分析(图¨~图13)。 图1O监测仪器布置图 1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9卷 ∞v、 一N 4 In∞ _I ● 一 一 一● d d 0 0 0 0 0 __0 0 —0 0 0 0 0 .. -..500×3360mm ̄N中 一500×3360mmJ ̄-N中 杆项部 斜撑顶部 图l1大梁跨中应力变化曲线 图12大梁左端应力变化曲线 图13大梁右端应力变化曲线 分析:由图11~图13可知,最大应力值分别 为27.71MPa、16.24MPa和17.28MPa,远小于 手算的40MPa和数值模拟计算的Mises应力值。 该架体的立杆和斜撑应力变化基本一致。上述三 图均出现了小幅的跳跃,主要是由于周围的架体 被拆除,大梁开始自承重,直到监测仪器被拆除。 5结 论 通过对渡江战役纪念馆悬挑梁模板支架结构 体系的受力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和工程监测数据 验证,可得以下结论: (1)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最大实测应 力值远小于手算应力值和数值模拟计算值,说明 该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是偏安全的,可以对其进行 优化,以达到经济、安全的目的。 (2)结合工程实际,对模板支架进行了受力分 析。同时,通过在施工现场的严格组织和实施,模 板支架方案满足施工要求,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 全事故。该方案对类似结构的支撑体系的设计具 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中推 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1赵滇生.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整体稳定分析E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35(1):78—81. 2李英林,胡仲明.谈高支模施工的监测[J].广东建材, 2009,(3):144—147. 3唐秀玉.管模板高支撑体系性能分析[J].福建建筑, 2009,(7):7O一71. 4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 [J].施工技术,2002,31(3):3—8.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2002. 6 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规范[s].2001. 7马先明.浅谈扣件式钢管高支模设计与施工.山西建 筑EJ].2009,(1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