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

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

2024-05-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高边坡施工总的原则:

1、开挖一级、防护加固一级;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对土石方回填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边坡及相邻建(构)筑物的安全。

2、对高边坡地下水足够重视,完善综合排水设施;尽量避免地表水和生活废水排入坡体。支护结构应有良好的泄水设施,平台应设置截水沟,坡底应设置排水沟。

3、施工前在现场条件下对每坡面按规范要求及取样标准做抗拔力试验。

4、路基开挖后的边坡如不能及时防护,在坡面上覆盖塑料薄膜,避免雨水冲刷坍塌。

二、边坡施工过程中严禁在坡顶堆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审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禁擅自改变作业顺序及作业方法。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及相应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必要的安全设施,以确保施工和人员安全。同时夜间施工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三、监测施工:

基坑支护工程是一种风险性大的系统工程,施工应遵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规定,

确保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1、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临近道路、桥梁、周围建筑物如电力、电缆、天然气管线等进行沉降监测及对支护结构顶面水平位移、墙体变形进行全方位监测,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下一道工序施工,连续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知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2、在支护结构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现场监控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当情况发生突变时应加密观测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要作详细规范的记录和处理;

3、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

4、对地下管线的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控制值应严格按管线部分的要求执行; 5、测点埋设应牢固、可靠、安全;

6、边坡工程监测要求:整个护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应作边坡变形观测记录,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应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地表裂缝监测范围为坡顶40m范围内;坡顶建(构)筑物变形,测点布置在边坡坡顶建(构)筑物基础、墙面;降雨与时间的关系;在出水点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的关系,必须确保泄水系统的畅通。

边坡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

(1)、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顶累积水平位移大于5mm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累积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或其水平位移已连续3d每天大于2mm; (2)、土质边坡坡顶邻近建筑物的累积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已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允许值的70%,或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度变化速度已连续3d每天大于0.00007;

(3)、坡顶邻近建(构)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

(4)、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拨出的迹象;

(5)、边坡底部或周围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治理期间按3~5天观测一次,或根据边坡的变形确定。暴雨作业期间应加密监测次数;施工期间发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并做好道路及配套工程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