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院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现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体育教育从年开始招生,为中、小学体育教案工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的体育教育人才。依托学院的人力物力资源和体育教育的实习实践基地,结合地区体育教育产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掌握人体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加强校外教案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及社团常规性活动,努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至两项运动技术专长,具有从事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以及从事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体育管理工作的较强能力。
二、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 教育学 类 别: 体育学类 中文名称: 体育教育 英文名称: 代 码: 三、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案、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 / 11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体育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文化素质和较强的运动专长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以及在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修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正确的体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点和坚实的运动技能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具有处理体育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运动技术结构、战术结构的剖析能力和设计实施体育教育教案的能力;
.了解体育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案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体育教育教案的实践中,富有一定的开创精神;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体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搜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熟悉教育法规,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动态,掌握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
2 / 11
.专业主修方向课程的运动技术能力,达到熟练或精炼掌握的程度,并且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
.具备教师职业任职的基本条件;具备一门外国语、一门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普通话达到合格标准;
.具有健康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
五、修业年限、毕业要求与毕业学位授予
(一)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在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允许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二年。
(二)毕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本专业所需课程、修满所需学分,且所修得学分符合要求,方可毕业;
(三)学位授予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德、智、体、美考核合格,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有关规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
七、核心课程:学校体育学、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体操(健美操)、武术、游泳。
3 / 11
八、教案活动周数、学分、学时安排
学期各类教案时间分配表
入学 毕业 考 学 期 课内 毕业 专业 毕业教育见习 实习 劳 动 军事 论文 训练 设计及答辩 机 动 教案 教育 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计
学时、学分构成表
通识必修和开放性选专 业 课 程 修课 集 中 课 程 通识必修 类 别 性选 课程 (周) 实验 理论 实践 理论 理论 实践 学时数 4 / 11
理论 实践 实验 理论 实践 实验 开放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专业主副项课程 专业限制选修课 实践课程学分数 学分 百分比 课堂教案总学时 总学分 实践总学分 实践教案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九、教案进程安排及修读指导
课程设置及教案进程表(一)
课内教案 二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各学期周课时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其他一 理论 上机 分 学时 实践 通 识 必 修 课 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实践 周实践 大学英语(一) 大学英语(二)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大学计算机基础 创业基础 应用文写作 军事理论 就业指导 5 / 11
军事训练 形势与政策 小 计 周 每学期个讲座思政部安排 课程 课 程 名 称 类别 开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性选心理健康教育 修课人文社科类 程 自然科学类 ≥ 文科艺术类学生应选修至少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所有学生都应修读心理健康类课程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生至少修满学分,应在学期修完。 学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程设置及教案进程表(二)
课 程 编 号 学科平台 课程 微格 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 小 计 专业 学科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书写 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教案环节 学 时 理论 实践 一 学期数.周时数.周学时数 二 三 四 课程类别 专业导论 心理学 教育学 教师口语 6 / 11
基础 课程 学校体育学 体育保健学 体育科研方法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心理学 小 计 - - 田 径 体 操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篮 球 排 球 足 球 武 术 游 泳 小 计 健 美 操 - - - 课程设置及教案进程表(三)
课程类别 专业技术课程 编号 学 分 学时分配 总 教案环节 学 理论 实践 时 7 / 11 学期数.周时数.周学时数 一 二 三 四 课程名称 田 径 主项专修课程 健美操(体操) 武 术 篮 球 排 球 足 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网 球 专修主项选修课程必需修读其中一个项目,学分 小 计 专业技术限制选修课程 网 球 气排球 定向运动 健美运动 体育舞蹈 团体操 体育游戏 棒 球 台 球 限 选 学 时 限 选 学 时 专业技术限制选修课程最少修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案进程表(四)
课 程 编 号 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教案环节 学 实 时 理论 践 8 / 11
一 学期数.周时数.周学时数 二 三 四 课程类别 专业运动生物力学 限 限 课程类别 学科限制选修课程 课 程 编 号 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教案环节 学 实 时 理论 践 一 学期数.周时数.周学时数 二 三 四 运动生物化学 健康教育学 运动营养学 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 体育管理学 体育统计学 体育教材教法与教案技能训练 选学 选学 时 时 课程群组最少修学分 运动训练学 运动选材学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规程 体育美学 体育绘图 体育设施与管理 限 选学 时 课程群组最少修学分 运动竞赛学 学校竞赛活动组织与运行 奥林匹克运动 社会工作方法 体育休闲娱乐导论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残疾人体育 体育营销学 限 选学 时 课程群组最少修学分 小 计 课程设置及教案进程表(五)
9 / 11
学 课 程 名 称 分 第二课堂 劳动(周) 专业见习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含教育实习) 小 计 合计 周 数 一 二 三 各学期周数 四 五 六 七 八 (五)修读指导
.4年内总计修满学分,其中通识必修学分,开放性选修课学分,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学科平台和核心课程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学分,专业限制选修课程学分),实践课程学分。
.开放性选修课要求学生须修读个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所有学生应修读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总共修满学分。
.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办理课程选择和报名手续,为专业方向课程正常开课打下良好基础。专业方向课程中的主项专修方向课程报名人数是以人为基数开设一个项目,开设项目原则最低不得少于人、最高不得多于人。
.专业选修课程:理论选修课程人数不得少于人,术科选修课程不得少于人,否则该课程不开课,已经选择的学生改选其他课程。本专业所有学生应当修习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某些课程因为教案条件限制,如果控制某课程选课报名超额人数时,将由教研室组织测试,按照测试排名顺序优先安排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落选学生可改选其他课程。
.学生应当完成本专业设置的全部实践教案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第二课堂学分须至少含学分及以上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竞赛、证照和科研类学分,认定标准见体育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
十、专业开放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名称 体育休闲娱乐导论 运动竞赛学 运动训练学 开课时间 第七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六学期 10 / 11
学分 容纳学生数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运动营养学 健康教育学 体育管理学 第六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六学期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