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3-07-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分子热运动

设 计 思 想 联系生活实际,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态度、2. 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价值观 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重点 难点 分子热运动。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玻璃瓶2只、二氧化氮气体、铅柱、勾码、喷雾器、香味剂、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提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1.创造情境:用喷雾器喷出香味1.学生感受,激发兴趣。前排学剂。请闻到味道的学生举手示意。 生先闻到,稍后后排学生才能闻到。 2.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2.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是同时闻到的。关于这个现象,同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学们有什么问题? 问题 3.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教师活动 3.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学生活动 引 入 新 课 媒体运用 扩 散 现 象 1.讲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体会物质中分子数量之大。 3如1 cm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 2.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3.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动画思考: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 4.指导学生看图16.1-3,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 5.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他固体中吗? 6.讲述:扩散现象。 7.演示: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在各烧杯底部注入一滴墨水。 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提问: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却需要用较大的力?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2.演示实验:两铅柱间分子的引力使其结合起来。 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4.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教师活动 1.出示课堂讨论题。 观看录像,讨论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3.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4.思考得出:硫酸铜溶液分子进入到水中,水分子也进入到了硫酸铜溶液中。 5.思考:可以。 6.观看、领悟: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7.观察、思考并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高时,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得快。 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思考:如铁丝不易拉断。 猜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播放视频“气体的扩散现象”。 播放动画“扩散现象”。 分 子 间 的 作 用 力 2. 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不容易被压缩。 4.领悟知识,突破学习的难点。 学生活动 1.根据要求完成讨论。水分子间有相互吸引的引力。 2. 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播放视频“铅柱间的分子力”。 使用课件“分子间的作用力”。 媒体运用 播放视频“玻璃分子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 堂 小 结 4.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