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一课一练(有答案)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一课一练(有答案)

2022-07-0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6课《盼》

第一课时

一、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嚷(rǎng) 酱油(jiàng) 应和(hé) 痱子(fèi) ....

B.嘴唇(chún) 浸湿(jìn) 烤干(kǎo) 窸窸窣窣(shuài) .....

C.嘟囔(nāng) 甩手(shuǎi) 袖筒(xiù) 斗篷(péng) ....

D.瓦蓝(wǎ) 情况(kuàng) 腥味(xīn) 喧闹(xuān)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纸盒子 ( )的新雨衣 ( )的天

( )的云彩 ( )的空气 ( )的玻璃

三、仿写词语。

凉冰冰

瓦蓝瓦蓝

四、课文理解。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这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惊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跑排进了楼门。

1.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2)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

2.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嘟囔( ) 痱子( ) 炖肉( ) 焖米饭( ) ....

腥味( ) 玛瑙( ) 蒜薹( ) 瞟一眼(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理( )气( ) 不( )替( ) 势( )可( )

迫( )( )待 ( )寝( )食 不( )不( )

三、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式。

1.妈妈说:“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 ( )

2.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 )

3.我连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 )

4.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 )

四、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 )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

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给“望”“静”组成词语,然后填入括号里。

2.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用“ ”画出。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用“ ”画出作者的心理活动,这里写出了作者 。

4.用“ ”画出雨后的景象。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C

二、扁扁 淡绿 瓦蓝 厚墩墩 凉爽 明亮

三、 甜丝丝 明晃晃 厚墩墩 滴答滴答 忽闪忽闪 意思意思

四、1.比喻

拟人

2.这段文字写的是放学回家途中,“我”发现天要下雨,兴奋的心情。

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第二课时

一、nāng fèi dùn mèn xīng mǎ nǎo tái piǎo

二、理直气壮 不可替代 势不可挡

迫不及待 废寝忘食 不声不响

三、1.语言描写2.心理描写3.动作描写4.环境描写

四、1. 希望 安静

2. 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雨点 玛瑙

更写出作者对雨的盼,比作玛瑙,如此的珍贵。

3. 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4.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