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对策思考

加强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对策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 6年第1 5卷第22期 加强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对策思考 口谢斌 【内容摘要】高校教学秘书主要负责学校日常教学运行组织协调和教学落实及教学检查等重要工作任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与作 用,并且就如何提高教学秘书的自身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秘书;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谢斌(1987.5~),女,吉林人;北华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对于一所高等院校而言,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 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和更新,对教学管理丁作也会 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而要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教学 秘书首先要对自身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 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教 学管理的 作效率。 一展开奠定基础,并为学院领导了解、监督和检查教师的教学 活动和总结教学工作提供数据和信息。第二类,学生学习方 面相关材料,其中包括学生名单、学生档案、每学期成绩单、 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普通话等各种证书获得情况、过往试 卷、实习记录、实习证明、毕业论文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 以帮助任课教师和学院领导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教 师可以更有效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教 育策略。也可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资料和学员评估的 支撑材料。 (三)上令下达和下情上报。教学秘书除了管理好H常 的教学活动和材料档案外,还要作为联接学校、学院、教师和 、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工作中的职责及作用 (一)日常教学工作管理。对于繁重而又复杂的H常教 学管理工作,教学秘书必须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能出现一 丝差错,要确保每H的教学活动按照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正 常而有序进行。一是教学秘书要组织和协助教研室主任按 时完成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安排_T作及编排课表和征订 教材等工作。做好教师 作量统计、协调教师调串课、教师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安排考试时间和收集并印制考试试卷等 学生四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将学校和教务处等上级教 学管理部门所下发的各项规定、通知传达给学院领导、各个 教研室、各位教师和全院学生,使学院的教学工作能够按照 学校的要求有条不紊进行。除了做到“上令下达”外,还要做 工作。编排课表时,要先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合理搭配,尽量使上课效果达到最佳,在课表排好 并交由教研室主任审核无误后通知到任课教师和学生。在 每学期的期末配合各教研室主任征订下一学期的教材,由于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订教材方面 一好“下情上报”工作。将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要求 进行整理归纳和疏理,及时反馈给学院领导或学校教务处等 f 级教学管理部门,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 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思想素质的培养。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决定了 其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其中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严谨踏 定要认真细心,避免订错教材的情况发生。二是从每一位 学生入学开始,教学秘书就要做好收集新生名单并对新生入 学资格进行认真审查,完成每学期的学籍注册工作。通过 QQ或Email等形式发放每学期的课表,组织学生进行选课, 通知学生期末、重修、补考的考试时间和组织学生参加英语 实、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校 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层的管理人员,繁复的教学管理 E作是 一四六级、计算机、普通话、教师资格证和专业类考试等各种考 试项目。进行成绩管理,掌握学生成绩动态。安排实习活 项琐碎繁杂而义平淡无奇的重复性劳动。对于在领导与教 动,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态。对毕业生要做好毕业资格审 核工作,认真核对毕业信息,避免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的印制 信息发生错误,发放时要确保证书到达每位同学手里。 (二)材料档案的管理。除了做好H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外,对各学期所产生的文件材料进行归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 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T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麻烦,需要教 学秘书拥有一颗平常心,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来自T 作的压力要能从容应对,秉承着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的原则,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学秘书的服务时象均具 备较高知识文化素养,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这就要求 教学秘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除了要了解和掌握教学 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之外,还要不断学习本学院所有专业知 的工作。为便于管理,归档材料应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教学 运行的相关文件,其中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期初、期巾、期末教学检查记录,教学检查总结,听课记录表 等教学活动相关的材料,这些文件体现和记载着学院执行、 落实、完成学校教学工作任务情况,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 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达到更好完成各 项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要 Indmt ̄frlnl& r| ̄nrp Tr{hI11111 ̄ 201 6年第1 5卷第22期 高校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与服务团队建设 口金 霞 【内容摘要】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国家科研项目和各类计划任务。一支高效的科研管理 与服务团队,对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 对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和团队建设能更有效地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保障,提升高校整体的科研管理水平,促 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二级单位;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金霞(1986.7~),女,江苏句客人;苏州大学物理光电与能源学部研究见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了一系 各个二级单位(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负责包括从国家到省 市的基金申报、评估和监管工作,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科研 平台建设工作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转移,产学研结合等等, 列的人才政策,从国外引进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断加大 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以期待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 升我国科技的综合实力与地位…。高等学校是我国人才培 养和科研发展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主要的国家科研项目和人 才计划任务。为实现这些项目的成功申报、顺利实施并达到 涉及的面较广、工作量较大。从总体情况上看,目前校级科 研管理及服务团队由于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每个人的任务 重、压力大,晚上、周末加班是常态。然而在现有的高校绩效 预测目标,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团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高校的科研管理者不仅包括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 考核体制下,多付出未必有高回报,因而部分工作人员的积 极性不高。这势必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来分担部分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校级科研管理团队并不是直接服务于各个二级单 而且还包括各二级单位(学院)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他 们是开展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那么目前高校的科研 管理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建设一支过硬的管理队 伍,这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一位的一线科研人员,往往是通过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者来完 成具体事务。因而校级科研管理团队有时未必熟悉科研一 线的实际情况。_2“ (二)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及服务团队。 1.人员配备不合理。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 作通常是由学院(系)主管科研工作的院长或系主任和科研 秘书来完成的。院(系)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一般都是双肩 、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校级科研管理及服务团队。目前,高校在管理过程 中采用的是校级科研部门“一把抓”的集权式科研管理模式。 高校的科技处(部)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全校 坚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 识,具备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教学管理模 式也在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着,这就要求 教学秘书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如今计算 机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大到学籍管理系统、排课 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毕业审核系统,小到日常管理、通知发 校中教学管理队伍的基础工作者,一定程度上也对学院乃至 学校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 学秘书个人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让教学秘书充分发挥 自身的潜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人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使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高效。 布、文件传递以及电子文档管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想要 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计算机管理操作 的水平。除了熟练应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外,还要不断钻 【参考文献】 [1]张晓梅,赖剑明.高校院系教学秘书的素质和能力探讨 [J].教育与职业,2007,6:191—192 研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并通过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教学管理 工作科学方法,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程序, 使所分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严谨,使原来纷 [2]颜金玲.论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秘书自身素质的培养 [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13:190~192 [3]孙红卫.论高校教学秘书职能实现的素质培养[J].浙江 工商大学学报,2005,75(6):87~9O 繁复杂的教学数据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和更加合理科学, 从而减轻一部分工作负担,使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快捷。 三、结语 [4]李碧兰.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 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75(28):42—45 [5]孙喜梅.做好高等学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 教资料,2009,2:l87—18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作为向 社会输送大批人才的高校需要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这样才 能使输送到社会的人才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而作为高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