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设作文题目,赋予德育内涵 二、提供德育素材,熏陶学生心灵 三、凸现德育主题,深化德育教育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以来,举国上下掀起德育教育高潮。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李长春同志指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大事”,因此各校在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基于这一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德育教育渠道。
一、巧设作文题目,赋予德育内涵
每一个作文题目都影射了出题者的训练意图,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有意识地抛出一些让学生能受到德育教育的作文题目,通过这些作文的写作收到了极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可谓是一石二鸟。为了让学生“尊重教师、感悟爱心”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学生布置像“烛光里的爱”、“老师,我要对你说”、“谁为我的成长伸出他的双肩”这样的一些作文题目;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在感恩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写写“母(父)爱下的我”、“爸爸(妈妈)我应为你做些什么”、“孝敬父母是不是也是一种时尚”这样的文章;为了让学生学习见义勇为的精神,让学生们练练“面对歹徒,我能做些什么”、“在邪恶中,谁能挥起正义之剑”这样的一些作文;面对校园里到处乱扔的大块面包、残存很多饮料的塑料瓶等现象,引导学生写写“如此浪费,对吗”、“小康社会呼唤节约”、“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这样的作文;为了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让学生写一些关于“《锄禾》,让我读懂了什么”、“我劳动,我光荣”、“我在汗水中收获快乐”一类的作文题目;在暴雨肆虐的时候让学生写写“在洪流中,是谁筑起人墙”,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受到献身精神教育;为了在学生中渗透环保意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主题,就让学生写写“我为世界增一片绿色”、“是谁污染了这片土地”、“还我一个碧水蓝天”
这样一些文章。这样的一些训练极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这样即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在创作中受到德育教育。
二、提供德育素材,熏陶学生心灵
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德育主题,这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训练中要想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德育教育就得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有关德育的素材。多数学生由于受阅读面及时间限制所掌握的素材不够丰富,应付写作可能有些吃力,笔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或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德育方面的素材。一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典型的德育素材,用真人真事直接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二是让学生直接在语文教材中获得素材。现行语文教材有很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美文,让学生直接予以借鉴;三是提供书目让学生在图书室去借阅,获得一手资料;四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影视节目中获得这方面的素材;五是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印刷资料等直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德育素材。学生通过搜集、整理、阅读、观看、利用这些大量的可歌可泣的德育素材,使他们的视听得到震撼,心灵得到熏陶,这样他们在资料的收集使用中得到德育的熏陶,这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凸现德育主题,体现三维目标,提高语文素养,深化德育教育
所谓主题,就是贯穿串文章内容、题材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材料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
学生通过对教师有意识抛出的一些体现德育教育的作文题目的思考(这样的一类题目极易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在写作过程通过对一些相关德育素材的分析、研究、选择、提炼、加工过程中既能受到思想的熏陶同时又自然而然地提炼出一个反映德育教育的主题,而学生在拥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并在各类素材的提炼加工过程中思想受到各类鲜活的德育事迹的熏陶和震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的文章也一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极易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而这一过程又使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收集整理各相关德育素材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社会知识同时也使书本知识得以延伸,写作过程也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充分体
现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学生在材料的收集使用及写作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文字组合方法、各类与写作相关技巧与方法等,这又充分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而学生在写作有关德育题材的文章,兴趣盎然,而在各种有关德育素材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和洗礼,同时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也极易写出相对成功之作,这又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得以很好的体现。在引导学生写这样的一类文章时,只在教师激发学生方法到位,学生就能拥有极强的写作欲望并一定能想方设法写出优秀的文章。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既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综合提高学生四方面的语文素养(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自主的得到效果极佳的德育教育,这要比泛泛的德育说教效果强数十倍。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是一孤立的课题,它应渗透在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能很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这将会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拓展、收到更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呼唤德育教育。在此,我呼吁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在作文教学中多多关注德育教育、更多的渗透德育教育,这将为学校的德育教育输入新鲜血液,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