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视阈下敦煌石窟壁画的美学特征探讨与分析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也是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其中敦煌石窟壁画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我国无比珍贵的文化财务。在艺术美学视域下,敦煌石窟壁画也具有着鲜明的美学特征,对艺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的探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针对艺术美学视域下敦煌石窟壁画的美学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来对这种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标签:艺术美学;敦煌石窟;石窟壁画;美学特征
敦煌石窟壁画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敦煌石窟艺术的形成受到了世界的瞩目,敦煌石窟壁画作为敦煌石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也是十分复杂,同时其也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艺术美学视域下,敦煌石窟壁画究竟具有怎样的美学特征,这就是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的重点内容。
一、敦煌石窟艺术的来源
自从汉晋时期,中西两方的文化交流就逐渐增加,佛教也逐渐地传入到我国,佛教艺术也逐渐地融入到了我国的艺术形式中。在佛教艺术传入到我国后,其不断的经过一个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同化过程,进而适应我国当时的生活现狀,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依附和融合,这是人们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敦煌壁画是一种带有宗教性质和形式的艺术类型,同时其也对当时实际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状态进行了反应,在十六国以及北朝时期,敦煌的壁画艺术和当时的敦煌地区社会实际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从汉武帝在元鼎六年成立敦煌郡,则敦煌地区就由于远离中原而呈现出比较安定的状态,同时敦煌地区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它是中外文化进行交流的关键枢纽,是西域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敦煌文化汇合和交流的场所,另外,由于中原地区发生内乱,一些有才之士也会被流亡到敦煌地区,这样造成了敦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玉门关以及阳关位置的敦煌地区,是北传的佛教朝着中原地区传播的必要枢纽,很多印度来高僧向中原地区都会途经敦煌地区来进行传法,由于西凉时期出现大量的战乱,使敦煌地区的人民更需要像佛教这种来作为精神的归依,在佛教的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对于早期的石窟艺术所进行建设的绘制者以及投资者,大都是一些虔诚佛教徒,且绘制者也大都是宗教的狂热者,从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形成。
二、敦煌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
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其是融合了建筑、壁画以及雕塑,将这三者有效的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立体式的空间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良好的艺术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博大精深,其涉及时间的跨度也是十分的广,经过时代不停地变迁,宗教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演化,因此,这也导致了壁画的形式以及内容都出现了不同的风貌。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其内容十分的庞杂,进行
壁画绘制的工匠在进行绘制前,都是具有一定的整体规划方案的,其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主尊佛像画、佛教故事画、民族神怪画、供养人肖像画以及装饰画等。
主尊佛像画也就是以佛和菩萨作为绘制画的中心元素,其主要的目的是供人们来进行供养和礼拜,在早期主要有释迦牟尼和三世佛等;佛教故事画主要是一些根据其佛经故事中的内容而绘制成的壁画,这种佛教故事画具有不错的视觉效果,能够通过形象的连环画形式来对佛教的经义进行有效的宣传,其还可以细分为佛传故事画、佛本生故事画以及因缘故事画等;民族神怪画主要是围绕我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来绘制而成的图,一般多为道家相关的题材,在北魏晚期洞窟内就逐渐地出现了一些道家思想相关的神话故事,充分说明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产生了不断的融合;供养人肖像画主要是针对一些出资造窟和绘塑佛像功德者所进行绘制的相关画像,这些供养人的肖像画并不是石窟壁画主题,一般绘制在壁画下方,并且排列成行;装饰画是为了丰富壁画的类型,在主题绘画素材之外还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装饰图绘制,起到美化石窟和丰富壁画艺术的
效果。
三、敦煌石窟壁画的美学价值
敦煌石窟的壁画颜色还十分丰富多彩的,并且人物的造型也是美轮美奂,这些壁画的除了描绘宗教信仰,大多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体现,这也有效的体现了历代当地人民的民俗风貌以及历史变迁。敦煌石窟艺术在经过长久历史的变迁,也展现出了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人文面貌以及人们的信仰变化,其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尽管佛、菩萨都是来自于异域地区,但通过我国工匠的雕刻和绘画,实现了我国人民生活特征与审美观念和异域文化的融合,将其巧妙地实现本地化,具有鲜明中国地域的文化特色。对于敦煌石窟艺术来说,其对艺术美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通过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石窟壁画,通过这些壁画来有效的反映出了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生活环境,石窟壁画的内容主要是以当时的人们实际生活环境来作为描绘的载体,进而通过一定的描绘形式来进行呈现,由于敦煌石窟壁画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思想意识进行呈现,其具有其鲜明的历史印记,因此,通过那些丰富精美的石窟壁画,就可以有效的感受历史时代多具有的艺术风貌,并且敦煌石窟壁画通过对异域文化的吸收,进而形成了一种本民族艺术文化形式,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不断的探索,就可将敦煌壁画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向世界进行展现[3]。
四、敦煌石窟壁画的美学特征
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壁画是其数量最多以及内容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壁画最多的描绘题材是尊像画,也就是人们供奉的各种佛和菩萨,进而通过一定的佛经故事画,来想象中的佛教理想世界进行描绘和表达,这些多数的画面都是根据相应的绘画者想象来创作的,它们是绘制者其理想化主观世界的表现,同时由于石窟壁画是根据绘画者的主观意向进行表达的,因此,在其表达形象的绘画中,是需要对其大小、结构、布局和画面整体的比例都要进根据自身主观意愿和审美进行塑造和调整的,这也就体现了其壁画和其他形式的绘画的不同之处。
敦煌石窟壁画具有庞大的规模,其也是世界范围中现存规模大,并且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种艺术类型,也被称为“东方的艺术明珠”,由于敦煌壁画是来自于佛教文化,则它的内容以及题材都反映出了佛教或和佛教生活有关的画面,它的艺术特征也主要是借助佛教题材,进而曲折隐晦的折射出世俗中人们的艰辛以及苦难生活现状,并营造出对一定理想生活的画面,并且,石窟壁画都是绘制在洞窟四壁,一般都是没有画框,因此,壁画构图的形式也是比较自由的,有效的表现了创作者对内心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将多种的艺术风格和佛教的思想以及中国儒道思想进行融合的形式,具有高深的艺术境界。
五、结语
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中的主要艺术形式,它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文化艺术画廊,敦煌石窟壁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壁画的艺术十分大观,具有灿烂辉煌的艺术价值,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艺术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敦煌石窟壁画具有融古汇今以及融合中西文化的特征,具有艺术的独特性,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实现对其艺术价值以及技术内涵的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葆华.早期敦煌壁画的艺术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00054-00056.
[2]李颜冰.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敦煌石窟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众文艺,2017(5):00027-00027.
[3]刘莎.初探早期敦煌壁画中的形式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6:109-110.
[4]张敏.艺术美学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6(23):175-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