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课堂信息反馈的现状及其对策

数学课堂信息反馈的现状及其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1.9 数学课堂信息反馈的现状及其对策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 黄辉玲 课堂教学中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反馈,正确协调教与 l-I_^学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但当前有些教师对信息反 馈重视不够,反馈不到位,陷入误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 行,现就当前信息反馈误区的主要表现及如何走出信息反馈误 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信息反馈误区的主要表现 误区1:重讲授轻反馈。一些教师误以为教学效果与教师讲 授的时间成正比,于是他们在上课时争分夺秒地讲解,唯恐自己 讲得不深、讲得不细、讲得不透,为此他们不惜挤掉学生自学、质 疑、讨论、独立作业等反馈的时间,这些教师不重视反馈学生掌 握理解知识情况、不重视反馈学生学习情绪,结合继续教与学带 来困难。 误区2:重尖子生反馈轻中下生反馈。由于尖子生表现欲较 强。而中差生自信心不足,不敢举手,于是教师注意力集中于优 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使中等生知识漏洞越来越大,造成这些学 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误区3:重结果反馈轻过程反馈。一些教师在批改或评讲作 业时常常只重视最后的答案,而忽视学生解题过程的反馈。教师 不仅要了解思维结果,更要及时了解学生得出结果的过程及其 使用的策略。 误区4:一些教师只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反馈自己 教的情况,而对学习主体——学生时怎样学习的、用什么方法学 习重视不够,对其反馈不到位甚至不加反馈,这样教师将失去知 道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第一手资料。 误区5:重单向反馈轻双向、多向反馈及学生自我反馈。许多教 师比较注重收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而较少让学生通过讨论、 相互交流、相互讲评等相互反馈信息。这样单纯的师生间反馈,使学 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使学生思维产生惰性,学习比较被动。 误区6:重反馈轻矫正。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重视反馈 信息,但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原先制定的学习目的,或由于应 变能力不够强,无法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及时调整 教学方案,于是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至若罔闻,或虽 有问答,但不加评点。还有一些教师在批改完学生作业、试卷 后,只是把作业、试卷发还学生,没有及时归纳学生的错误、认真 寻找学生的错因、针对不同的错因进行集体讲评个别面批、这些 都使信息反馈流行于形式,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走出反馈误区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每个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的教师为了 学生更好的学,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 (68 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教师不能把他们当作容器、机械,强 制地往他们脑海里灌输知识,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 点、兴趣爱好,采用恰当的方式输出信息,并根据学生返回的信 息进行及时处理,正确的及时肯定,错误的及时矫正,以激发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培养学生互相反馈、自我反馈的能力, 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坚持反馈原则 在信息反馈中坚持反馈原则有利于及早走出反馈误区,提 高反馈效率。 (1)及时性反馈。信息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因为这时学生 对自己刚作出的反应记忆犹新,便于回顾刚留下的记忆表象及时 调节自己的学习。否则,时过境迁,“错误”在学生脑中“生根发 芽”,形成定势,这时教师再纠正就得花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通过观察、提问、板演、巡视、参与讨论等及时 反馈信息,每节课应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质疑、独立完成作业,每 次作业尽可能面批面改4,当天作业应当天批改当天讲评。 (2)准确性原则。准确真实是信息反馈的生命,教学信息反 馈唯有其准确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错误的反 馈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师的决策。因此教师在 上课时要少问:会不会、懂不懂,少让学生齐声回答,避免学生随 大流,使反馈信息失真:同样,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及时给 予肯定或指正,切忌模棱两可、置若不理。 (3)全面性原则。教学信息反馈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应采 用相应的方法反馈全班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至少要反馈 到好、重、差各个层次学生。同时,在教学中应通过学生身段言 语、口头回答、书面作业等全面反馈,不仅要反馈学生掌握知识、 应用知识的情况,同时要注意反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学习情绪、学习需求、课堂气氛等,以及时进行全方位调控。 (4)层次性原则。学生思维品质、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 反馈信息处理时要有层次、要因人而异。一般地说,当一个信息呈现 出来时,先请一些后进生进行回答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再由中等 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而那些高难度问题可由优等生回答;同时 学生在完成发散思维题时,思维也有不同层次,教师要对每一层次 学生结果作出及时反馈,对不同层次学习采用不同的平均方式,使 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们都尝 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以更多的热情参与学习。 (5)激励性原则 信息反馈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 生求知欲,激励学生上进心。在批发作业时尽量给学生激励性短 评。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我常针对学生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给 予平价。如:“瞧,你今天的作业只错两小题,(下转第9O页) 2O11.9 空话。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应特别注重展开多层次有梯度的 最终目标。“课已毕,兴犹在”也是英语老师一直努力的教学方 操练,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关注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培 养,为语言的拓展运用提供一个坚实的背景支持。提高学生学 习、记忆的效果。 在操练环节里,老师先创设一个fast reading,让学生根据教 师出示的图片“speak out the family members as quickly as possible.”通过快频率的抢读,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潜在地激起 向。因此,教师如何在拓展环节继续保持并有效迁移学生的学习 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地,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在对学习重点进行了既扎实又充实的重现练习、体验和运 用后,教师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拓展情景:出示教师幼时的照片等 有趣的家人照,再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is my familv members.Would v0u like to know them?”引导学生运用句子“Who’ 学生参与的热情。接着把学生带进Ann的“家”,让学生结合先 前了解到的Ann的家人,通过观察、回忆、比较,看看“Who’s n0t at home?”最后,创设了和“Ann”一起做游戏的“拍手传头 饰”活动:学生边拍手边反复唱:“Who’s that?Ann?Who’s that? Ann?…”同时一个接一个传送Ann的头饰,待歌声停住(教师控 制按钮),接到头饰的学生就得站起来,并把头饰戴在头上扮演 s that?”进行交流,尝试在真实的语用情景中根据兴趣表达自己 了解的需求。接着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和言语引导:This is a photo of our class.I think our class is also a happy family.Try to introduce our familv me Inbel'S to the guests(听课老师).在优美的 旋律中,学生大胆快乐地和教师交流……这样,把课堂知识的运 用,进一步有机渗透到实际的学校生活中,恰当地拓展了语用情 景,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也带动了课外的 学习与交流。 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把注意客体变为活动对象,能够使人 保持稳定的注意。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拓展环节,更要善于立足学 Ann,再根据教师手中的图片回答:“That s my father.”…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富有梯度的教学”。从单词的逐一操练 到对所有单词的观察、认读、以至过渡到句子和语境的理解体 验,把对新知识的操练融入趣味盎然有层次的游戏活动里,让学 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掌握教师有意识安排的知识点,于活跃的 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有意注意的逐步形成,也充分调动了孩子 习重点,确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创设联系生活的语用情景,让所 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提炼和升华。而联系生活的学习是唤 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语言知识。指向学生兴趣培养和 习惯养成的语言操练活动,同时也充分践行了英语课标中对小 学生英语学习的任务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 总之,对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培养,不仅是重要的 课堂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之一,支撑学习成功的“要学”心 理,更是这种有目的、意志化的有意注意心理。学习过程就是以 有意注意为主的认知过程,因此,对学生“有意注意”引导的重要 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展延伸,升华兴趣,保持注意 课堂中一个好的教学延伸点也许就是一堂课的生命线。有 效拓展课堂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于现实生活中,升华学生的 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 性无庸置疑,应自然、有效地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夯实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徐小敏) Ⅲ● ●1Ⅲ● ●Ⅲ◆㈨◆ ◆】.【}◆…●…●…●阼1●¨1●Ⅲ●1…●…●…●…●…●…◆…●…◆Ⅲ◆m◆ ●…●…●’|_●l¨● ●1I"●l¨● ◆ ◆…●…●I (上接第68页)老师相信你也很聪明,希望明天的作业能全 对!”上课时,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参与信息反馈,当学生 生通过口算明白:商不变规律指的是“商”不变,并不表示“余数” 不变;(2)376中的“3”在()位上,表示3个();(3)通过讲算理 防止错误产生;(4)引导学生进行验算,帮助产生错误的同学及时 发现错误,寻找错因,预防错误再次发生。 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耐心引导、鼓励他们,而不能讽刺、挖 苦、嘲笑他们。总之在反馈信息时,要给学生与安全感、尽可能 以表扬、鼓励为主,辅之以批评,但不能滥用表扬和奖励。 (2)上课时运用即时反馈。上课时教师要参与交流,及时准 确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分析问题的原因,随时调整教学的深度、速度、教学手段、教法与 学法,并根据即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矫正、补授。同时教师要及时 准确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为了及 时、全面、简捷地反馈学生的期待和要求,增强即时反馈效率,我 3.多渠道反馈信息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反馈信息。可以通过观 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获得反馈信息,应善于察言观色,把握学生思 维脉搏和思想动态走向。还可以通过提问获得反馈信息,语言是 思维的外部表现,语言流畅表明思维畅通,语言结巴表明思维受 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巡回辅导、指明板演、批改学生作 业、参与学生讨论、与学生谈心等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 4、把信息反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改进举手方法。如:并举五个手指表示“我来回答”;举起食指和中 指表示“我同意前面同学的意见”;举食指则表示“我不同意这个 同学的意见”,举拇指外的其他的四个手指表示“我有补充”;用食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与学的动态管理,为了使教师在教学中 能应付自如、随机调控,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把信息 指弯曲成问号状表示这里不明白。这样同是举手,教师可从学生 不同手势中反馈他们的需求动态,避免了提问的盲目性。 (3)练习时运用相互反馈和自我反馈。练习是学生巩固和应 用所学知识阶段,是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学生做完作 反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 (1)备课时运用前馈信息。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以往教学中 得到的反馈信息预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 策,从而化难为易,把错误消灭于萌芽状态。如《有余数除法的商 业便等着老师批改、讲评,缺乏自我反馈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学会 学习,在平时教学时应逐步渗透自我检验、自我反馈知识。为了发 挥学生的群体治理互补作用,在学生练习后,可分成若干个小组 互相批改、互相评议练习。对于典型性错误,集体讲评时教师把 不变规律》,学生常在应用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l0 倍、100倍……进行计算时,误把余数也缩小了10倍、100倍…… 例如73000+8000:9……1.为此,在备课时我设计几种方案防止学 生出现类似的错误:(1)口算:64÷7,640+700,4000+7000,引导学 6题目呈现出来后不要急着讲,要让学生思考讨论后互相反馈。■ (责任编辑:陈志华) (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