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的经验证明,产业转移不仅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国家中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产业转移模式的相关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接着依次归纳总结了国外和国内至今所研究的产业转移模式并做出了评述;最后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提出了对于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转移浪潮;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展望
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我国大陆等地,在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中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转移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在我国,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使得产业转移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大重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开始对产业转移的路径及其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产业转移模式概念的界定
众多学者对于产业转移模式的定义并没有说明,只是在论述产业转移理论的同时,简单地讲述产业转移的几种模式。因此,对该概念的界定的阐述,至今还是比较少的。产业转移模式可定义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时的资本参与形式或者制度约定,使得公司的产品、技术、技能、管理或其它资源得以进入其它国家或地区(Root,1987)。该文认为,产业转移模式可以这样定义:产业转移模式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间发生的国家或区域间产
业在某一段时间内选择的动态转移路径和转移方式,这些转移路径和方式在这一阶段和环境下,使得本产业或本企业的发展瓶颈(如劳动力成本、资源和国家政策等)得到解决。
二、国外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及评述
阿瑟·刘易斯(1978)的研究结果显示,国际产业转移的真正启动,发生在19世纪后期。而后在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较早,相对国内比较成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理论,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阐述如下。
1.国外主要产业转移模式简介。(1)雁行模式。日本经济经济学家Kaname Akamatsu(1932)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Model),总结出日本产业转移发展轨迹经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由于它的轨迹在图形上与空中的大雁飞行形式相似,所以形象地称之为“雁行”模式。(2)产品生命周期模式。美国经济学家Vernon(1966)在《产品生命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认为产业具有生命周期,即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过程。该理论是基于发达国家“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发展路径的阐述,与“雁行模式”是不相同的。(3)梯度转移模式。该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汤姆森、胡佛等人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一套区域经济理论,经过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充实和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状况取决于地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若其处于创新阶段,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属于低梯度区域。产品会随着时间经过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生产活动也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4)边际产业转移模式。日本经济学家Kiyoshi Kojima(1978)对产业转移及其模式理论做出了里程碑式贡献。该模式核心是,本国(投资国)从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又称为“边际产业”)转移到别的国家,从而进行产业的空间移动,规避了产业的劣势,以显示其潜在的比较优势。即认为日本战后的产业成长经历了“引进现代
产业部门—创造了比较优势—失去比较优势—向外转移”的过程。(5)国际生产折衷模式。英国经济学家J.H.Dunning(1977)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并对该理论经过多次修改、发展和完善。Dunning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企业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和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三种特定优势,而每个特定优势由众多优势组成。他还认为企业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或者产业转移,这三种特定优势缺一不可。
2.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评述。第一,Kaname Akamatsu的“雁行模式”主要说明的是发展落后的国家追赶产业发达国家的现象,它只是阐述了这种产业转移是一种梯度转移,并没有指出落后国家该怎样去追赶发达国家。另外,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结构同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该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这些现象。第二,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认为只有产业进入标准化这一阶段时才发生转移。该理论没有意识到在未进入标准化阶段时,国家或地区为了追求较低的生产成本,也会将一些环节或生产工艺转移到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第三,梯度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的是产业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现象,而现实中往往也存在的一些低梯度向高梯度地区的转移的逆梯度产业转移现象,这时候则无法用该理论解释清楚。第四,Kiyoshi Kojima的边际产业转移模式的缺陷是它以国家为主体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很少考虑企业本身的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而且,与梯度转移模式类似,该模式只是研究从经济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的进行产业转移,不能解释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逆向转移的情况。最后,Dunning的模型说明了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能够较好地解释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但是对成本节约型的产业转移还是有待研究。国外的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产业进行转移的模式,但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限制条件和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
三、国内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及评述
(一)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产业转移模式基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从产业转移方向的角度研究。众所周知,国内很多知名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广义定义就是从产业的空间方向转移这个角度界定的,而在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中,从转移方向这个角度的研究也是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梯度方面的研究。夏禹龙,冯文浚(1982)首次提出了“梯度”与“技术梯度”的概念,认为不同等次的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是不同的,各区域应该选择与其经济、技术梯度相符合的产品进行生产。当改善了区域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时候,则低于本区域技术梯度的产品就出现了顺梯度的生产转移。之后,谭介辉(1998)把产业转移分为“顺梯度”转移与“逆梯度”转移,且认为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都属于“顺梯度”的模式,对经济落后区域的产业发展十分不利,从而提出了用“逆梯度”转移来实现经济落后区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的转变。马海霞(20XX)认为产业转移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梯度推进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XX)在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上,提出了“边际渗透”转移模式,他们认为可以将“边际渗透”作为弥补劣势、发挥优势的解决策略。第二,基于工序方面的研究。赵张耀、汪斌(20XX)针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他们对该模式包含的三种细分模式,即垂直顺梯度工序型、水平工序型和“逆”梯度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还分析了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和启示。韩文民、王婷(20XX)认为产业转移模式有垂直型产业转移和水平型产业转移两种,并重点介绍了温特尔模式(Wintelism)体现了产业的水平化转移和水平分工的趋势。第三,基于具体区域转移模式的研究。毛广雄(20XX)针对江苏省的产业转移现象,通过实例研究了苏南产业向苏北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认为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的模式有以下五种:资源利用型、
节约成本型、拓展市场型、优势延伸型和园区对接型。史晋川教授(20XX)、王华兵(20XX)等人相继分别从历史制度、温州模式滞后的原因等角度对史温州模式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黄钟仪(20XX)研究了东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并提出了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有:要素注入式——直接投资、“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新雁行模式”、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和“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2.对具体产业的模式研究。李松志,范建红,张晓明
(20XX)研究了佛山禅城的陶瓷产业的空间转移模式,认为转移模式主要有两种:在省城内进行的是“原料指向辐射型”的产业转移,与省外进行的是“集群指向嵌入型”产业转移,并通从多方面将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薛求知、黄佩燕(20XX)对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转移模式的转变原因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描述了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由“成熟期技术”转移向“成长期技术”转移转变的动因。张为付(20XX)通过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方式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在制造业国际转移中,依次出现了加工贸易、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方式,而服务业有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和制造业战略配套的服务业全部转移等转移方式。
3.对转移具体形式的模式研究。陈建军(20XX)指出,产业转移的表现形式有在区域外投资建立营销网点和生产加工点、对外(境外)投资、跨区域设立研究发展机构、转移生产设施和转移企业总部五种。马子红、胡洪斌(20XX)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模式有:成本导向型、追求规模经济型、市场开拓型、多元化经营型、竞争跟进型、供应链衔接型和政策导向型。张少军、刘志彪(20XX)认为,全球价值链模式(Global Value Chain,GVC),是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将GVC模式产业转移的竞争方式,与本身的国情和本国优势相结合来发展国内价值链,这应该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一条新思路。
4.从转移规模研究。曹荣庆(20XX)认为区域产业转移有六种模式:整体迁移型、商品输出型、市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符正平、曾素英(20XX)认为产业转移有两种,即选择性转移(Selective Relocation)和复制性转移(Replicative Relocation)。
(二)国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主要从转移方向、具体产业的转移、转移的具体形式和转移规模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而且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一个领域内大部分学者认可的理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产业转移项目和政策的批复,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基本都没有形成类似国外那些能被业界内认可的成型理论,更谈不上对某一个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国内学者应该在结合本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能更深层次的进行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争取能做到诸如国外经济学家理论的那种深度和层次,形成能被业内认可的本国特色的产业转移模式理论。
四、不足和展望
从现有研究文献和状况看,国内外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很多不足,研究理论尚待完善。对产业转移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概念界定和实证研究。很多的学者们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会提出一些产业转移的模式,如雁行模式、中心外围模式等等,但大多数是基本的阐述。而对产业转移模式的概念、分类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除了较少学者对“雁行模式”和梯度转移模式外,针对产业转移模式的专一和具体的实证研究很少。(2)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产业转移缺乏研究。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很多种,但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承接产业转移或者要转移出去的产业是不同的,选择的转移模式一般
也是不一样的。如有的产业在某一地区适合整体转移,有的产业只适合转移产业链上某一部分;有的地区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而有的地方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等。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分析出具体环境条件下运用哪种转移模式来承接或转移产业是最适合的。(3)不同模式的效应研究需要深入。选择的产业转移模式不同,对承接地和转出地所产生的转移正负效应是不一样的。只有选择的产业转移模式给承接地带来正效应大于负效应,而承接地的各种条件也已经具备,这时候承接地才来承接产业的转移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在考虑盈利的同时,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环保、法制法规方面进行引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