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NIMALHUSBANDRY
现代牧业
Vol. 1 No. 1
Mar. 2017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高永革
(河南省畜牧局,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畜牧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诸 多挑战,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繁重、畜牧业安全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政策扶持体系 尚未形成。因此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应当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牲畜、扎实推进集群建设促进产业融合、 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强化科技驱动提高畜牧业技术 水平、发挥畜牧业行业特点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关键词:河南省;畜牧业;见状;趋势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3111(2017)01 -0017 -03
Henan Province Animal Husband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Henan Provincial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 Zhengzhou , Henan 450008 , China)
GAO Yongge
Abstract: Henan is a much larger agriculturaland animal husbandry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 un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 the province s livestock industr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for example ,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has been steadily improved , the scale of aquacultur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has been improved , Obviously etc. But also the faces many challenges :such as,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 the change the mode of developmenttasks is still heavy,the animal husbandry securi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still grimand theformed. Therefore,the future work has been don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 such as,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vigorously develop herbivorous livestock,solidly promote the cluster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integration,of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to impro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improve the quality antem to increase animal safety , Technology - drive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 dust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 on.Key words : Henan province ; animal husbandr; current situation ; trend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在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这一目标,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 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着力在“调结构、强 带动,提质量、增效益,破瓶颈、控风险、促转型”上 下功夫,有力推进了全省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1.1
河南省畜牧业的主要成绩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6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96. 9万吨、
422.5万吨、336.6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二、 第四位;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1. 03亿头、 1437.5万头、4027.1万只和16.5亿只,均位居全国
收稿日期:2016-12-29
作者简介:高永革(1961 -),男,河南新郑人,研究员,硕士。
•
17
•
高永革: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前列,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2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全省规模以上养殖场总数达35.4万个,生猪、肉 鸡、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 5%、98%、 78%和87%。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达 1535个,出栏生猪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年出栏 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较全国平均水 平高20个百分点。全省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 最大单场养殖规模分别达300万只、100万只、2万 家,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
增强,涉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5家。现代服务业 方兴未艾,畜牧业投资担保公司、畜牧规划设计研究 院等创新举措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显现;育肥 猪保险快速推进,参保数量已达1855万头;“互联网 +畜牧业”行动有了良好开端,一批涉牧企业均建 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其中众品集团打造的“鲜易网” 生鲜食材2电商交易平台注册用户达58. 6万
ffi
BB
个,年交易额超百亿元。头、2万头、5万只,居全国领先水平。1.3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
全省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232 家,生猪、家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9000万 头、11.1亿只、14万头,乳制品年加工能力达300 万吨。畜牧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经省政府认定的 集群总数达60个,初步形成了以双汇、众品、牧原、 雏鹰为重点的生猪产业化集群,以华英、大用、永达 为重点的家禽产业化集群,以科尔沁、恒都、伊赛为 重点的肉牛产业化集群,以花花牛、蒙牛、伊利为重 点的奶牛产业化集群,成为助推我省现代畜牧业发 展的重要引擎。
1.4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明显
全省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兽医实验室146个,设 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1324个、疫情监测网点6180 个,监测样品突破150万项(次)。严格落实免疫接 种、疫情监测、检疫监督、应急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有效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全省动物疫情形势 总体稳定,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有力保障 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1.5质量安全形势日趋向好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 革,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三级四层执法体系,执 法监督人员编制达9481个,在乡镇设立派驻机构 1146个,实现了农业乡镇全覆盖。生产经营者的主 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集中专 项整治深入开展,国家和我省对饲料、兽药、生鲜乳、 痩肉精等开展的监测数量已突破30万批次,生鲜乳 连续8年未检出“三聚氰胺”,畜产品平均合格率保 持在98%以上,违法添加“痩肉精”等违禁物质的现 象得到有效遏制。
1.6服务体系支撑更加有力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省种畜禽 场近500家,年供种量近7亿头(只)。饲料和兽药 工业迅速发展,全省饲料企业815家、兽药企业242 • 18 •
1.7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年一度的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已成为招商 引资、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与国际产能合作 成效显著,雏鹰集团与意大利合作的高端发酵火腿 项目已建成投产,美国福喜、法国科普利信、丹麦丹 育、泰国正大、荷兰多赛、德国大荷兰人等国外知名 企业合作项目已经落户;中粮、伊利、德青源、科尔沁 等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入驻;恒都集团、贵友集团、 瑞宝红牛、多尔克司等本土企业已在澳洲、中亚建立 了生产基地,其中贵友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 “亚洲之星”项目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河南第一 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2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我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
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 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日益突出,畜禽养殖 污染治理任务重。二是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繁 重。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发展相对较慢,种养结合 不紧密;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不高,一、二、三产业发 展不够协调,冷链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工程设 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薄弱。三是畜牧业安全发 展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外动物疫病比较复杂,疫情 防控难度大;全省畜禽饲养、收购贩运、屠宰加工和 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群体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 务重。四是政策扶持体系尚未形成。“贷款难、贷款 贵”问题突出,涉牧信贷担保、保险机制亟待完善。
3
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与工作重点当前,我省正在大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这也是我省畜牧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攻 方向。总的来说,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 围绕“两去、一降、一补”做文章:两去,一是去除小、 散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优质畜
高永革: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产品比重;一是围绕种植业去玉米库存,大力推进粮 改饲,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满足肉 牛奶牛等优质草畜产业发展需要;一降,是通过推广 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降低畜 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一补,是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畜 牧业和科技创新,补绿色养殖和科技短板。今年,省 政府出台了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 方案,提出以“四优”“四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四优”之一的“优质草畜”指 养殖企业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就地消纳利用畜禽养 殖废弃物;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
省粪污处理能力;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探索粪污第三 方治理模式;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调整优化种植业 结构;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引导龙头 企业积极流转土地或同周边农民签订协议,发展订 单生产,开展以养定种、种养结合模式。3.4完善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强化全程监管,着力构建从养殖到屠宰的全程 的就是肉牛奶牛,同时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支持肉 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省级层面统筹相关 专项资金2.5亿元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这些都 为我省优质草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十三五”时期,我省畜牧 业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畜牧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 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精准扶贫、产 业融合为重点,着力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 畜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 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3.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牲畜
按照“强猪、壮禽、扩牛、增羊”的发展方针,积极 调整畜禽生产结构。在做强猪、禽产业的同时,认真 贯彻省政府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加快实施肉牛奶牛“双百万千亿”工程,在太行山、伏 牛山和大别山“三山”区域重点发展肉牛产业,在沿 黄滩区重点发展绿色奶业,强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经 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将牛产业打造成 河南农业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品牌产业。3.2扎实推进集群建设,加快促进产业融合
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上市,选取30家企业进行重 点培育,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壮大企业规模;引导龙头 企业按照“延链、补链、壮链”的原则,加强集群龙头企 业一二三产业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 为主体,大力发展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 业;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合作组织、家庭牧场、专业大户 等新型经营主体,强化产销衔接,探索建立产业联盟 的方式和机制;建立完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推进对 外合作项目建设,提高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3.3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向“三山一滩”地 区布局新增产能;做好示范市和示范场的创建,力 争每年创建省级示范场200家;引导大型养殖企业 建设完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综合设施,引导规模化
监管体系;强化宣传教育,重点发挥“红黑榜”作用, 强化涉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监测预警;强化风 险管控,坚持隐患排查、问题查纠和集中治理相结 合,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完善与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关于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 机制,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完善“两 法”衔接机制,形成严惩重处不法行为的强大合力; 强化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 确保全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3.5强化科技驱动,提高畜牧业技术水平重点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和新工艺。在 奶业生产上,积极推广奶牛分群精细化饲养、测 定、良种登记、TMR
DHI
应用、优质苜蓿饲喂、全株玉米
青贮、乳房炎防治、牧场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等十项 技术,切实提高养殖水平和单产水平;在肉牛生产 上,进行测料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在 肉羊生产上,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品种杂交 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在生猪生产上,采 用新设备、新工艺,进行智能化管理,搞好环境控制, 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在家禽生产上,推广集约化生 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在种业生产上,加快推进现 代畜禽种业建设,提高育种制种能力,做好地方品种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种质高地,强化科技支 撑能力。
3.6发挥畜牧业行业特点,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利用畜牧业投资小、见效快、家家户户都能 干的特点,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贫困县 分别纳入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优势产区,引 导畜牧业新增产能重点向贫困地区布局。因地制宜 培育发展特色养殖,提高贫困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 完善产业扶贫机制,组建省市县畜牧专家服务团,加 强科技培训,提高贫困户养殖技能。鼓励龙头企业 到贫困地区建设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带动专业合作 组织和贫困户建设养殖基地,拉长产业链条,吸纳和 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