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摘要:中式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家具在它每一时期都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明清家具的研究和对比不难发现,两者虽然都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极高的艺术欣赏、丰富的收藏价值,但从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各角度浅析明清式家具仍然具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造型,装饰,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风格
引言
中国家具发展经历由简陋而繁美,重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演进过程,至明代,家具制作技艺在继承宋代小木工工艺上日臻成熟,家具表现出结构严谨、线条简洁流畅、做工精湛、用料考究、造型典雅隽秀和尺寸与比例科学合理等特点,形成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格。清代家具在明代家具的基础上,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雕、嵌、描金兼取并用,常见通体装饰,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造型上浑厚、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甭问从造型、装饰风格等来谈明清家具各自的特点。
木木不近相同
明式家具的特点“精、巧、简、雅”四字 。精, 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这些名贵木材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谐,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画,简洁、明了、概括。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雅,是一种文化,即是“书卷气”。雅是一种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雅”。由于明代很多居住在苏州的文人、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艺术和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总之,明式家具以做工精巧、造型优美、风格典雅著称,现代家具中仍有仿明式家具出现,而且受
特点各有迥异
(一)、明式家具的特点
明式家具继承和发扬了唐代家具的传统。有三个大的产地,即北京皇家的“御用监”和民间生产苏州及广州。其材料多为我国南方出产的海外进口的优质木材,常用材种为紫檀、花梨、铁力木 杞梓木 红木(酸枝)乌木和鸡翅木。
明式家具的造型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大都采用榫卯结构,榫卯形式有龙凤榫加穿带、攒边打槽穿板、楔钉榫、抱扇榫、燕尾榫、夹头榫和走马榫。 明式家具的成就和特点有以下几点:
1、讲究功能,注重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的规律,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造型优美,比例适宜,刚柔并济,外表光洁,干净利落,庄重典雅,繁简得体,统一之中有变化。
3、结构合理,符合力学要求,榫卯技术卓越,做工精巧,不用钉,少用胶,连接牢固。 4、用材讲究,重纹理,重色泽,质地纯净而细腻。
5、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中国特色,在选材、加工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精神。
(二)、清式家具的特点
乾隆时期的家具,由于受到国外影响和适应宫廷的需要,又有相当的创新。但自此以后,国势日衰,列强入侵,家具便逐渐走向没落。除民间家具还部分保持明式的优点外,官方家具极力追求名贵、华美,以致最终走上了繁琐、笨重的道路。
清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是,追求体量,厚重有余,俊秀不足,有一种沉重感。注重装饰,纹样吉祥,滥施雕刻,杂用镶嵌,争奇斗巧,以致忽视了造型、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模仿西方家具的款式和纹样,也是清式宫廷家具的一大特点。乾隆时,圆明园内的不少家具,采用西番莲、海贝壳等西式纹样,采用西式建筑中的花瓶栏杆、蜗形扶手、兽爪抓球等部件。而广州等地,由于已有西洋人经商,洋商、商馆中则出现了完全照搬的西式家具。
风格差异
明清家具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真、善、美的丰富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近十几年来,始终处于国际收藏的热潮之中。明清工匠们把最优质的材料、完美的设计和精心的匠艺相结合,制造出令西方人惊叹的“如谜一般美妙”的家具,而且制中绝对不用铁钉,只是用榫舌和榫眼等复杂而巧妙设计组合家具,因而使明清家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清式家具与明式家具在造型艺术及风格上有些差异。清式家具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用材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其次是装饰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的感觉是稳重,精致,豪华,艳丽,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的对比。清式家具和明式家具相比,自然不如明式家具那样有很高的科学性,但仍有许多独到之处。它不象明式家具那样以朴索,大方,优美,舒适为标准,而是以厚重,繁华,富丽堂煌为标准,因而显得厚重有余,俊秀不足,给人沉闷笨重之感也缺乏应有的科学性。但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清式家具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为达到设计目的,利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效果也很成功。所以,清
式家具仍不失为我国家具艺术中的优秀作品明式家具(左)清式家具(右)
结论
总的来说,明清两式家具各有其风韵,明代家具简单实用,清代家具厚重奇巧,它们以其不同时代,不同特点,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艺术和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中外家具欣赏> <伍炳亮作品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