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题 审 查 人 年 月 日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教 学 目 标 正确读写“泽、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锻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了解课文两个部的内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预习查评、问题设置、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知识拓展)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交流:歌词中为什么说“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3.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4.简介毛主席。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出示课件7、8】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出示课件9】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资料,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对毛主席及其亲人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在橘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① “电报”是谁发来的?从哪儿发来的?内容是什么? ②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后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谈话过渡: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毛主席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④指导朗读。 (2)【出示课件5、6、7、8、9、10】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毛岸英什么?感受到什么? ②谈谈自己的体会? ③教师总结。 ④指导朗读。 ⑤简介毛岸英的成长经历。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谈话引导: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那么,课文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进行说明。【出示课件13】 (1)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内容总结。 2.写法总结:本文写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毛主席的性格特点。 3. 布置作业。 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并展示给同学们。 达 标 检 测 导学案练习题 作 业 布 置 必做 同步练习册 选做 配套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毛岸英牺牲,毛主席巨大悲痛。 ——普通的父亲 (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超人的胸怀 教 学 反 思
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