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艺术再创作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查 NO.1l TIME EDUCAT10N Novembel- 论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艺术再创作 彭湃 摘要: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再创作也称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是指声乐表演者根据所表演的作品,结合自身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艺 术表现力、表现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新的演绎,实现作品艺术水平的升华的过程。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再创作是表演者提升声乐表演作品 水平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表演者艺术水平的直接体现。本文结合声乐表演过程中再创作的基本特点,就如何提高声乐表演 者再创作能力和水平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再创作也称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按照 声乐表演学的理论,声乐表演的再创作一般指表演者根据表演对 象即艺术作品的类型、艺术结构、表演形式等,结合自身对艺术作 品理解和认知以及合理运用表演技I ,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新的演 绎…。众所周知,声乐作品和声乐表演是有着密切联系又具有显 著区别的概念,声乐表演要以声乐作品为基础,同时还要加入表 演者的再创作。应该说,优秀的声乐表演作品是表演者和声乐作 品共同完成的。 正是由于声乐表演的再创作对于声乐作品表演者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声乐表演的再创作水平也就成为衡量声乐表 演者艺术造诣的最直接标准。作为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和水平,对于提高教学质 量和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声乐表演再创作的基本特点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声乐表演再创作能力的前提是认清声乐 养学生的再创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专业学生对于再创 作本质规律认识不够深刻,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再创作能力的积累 和培养。 2.2声乐作品再创作学术领域理论成果不够丰富 与其他艺术门类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相比,声乐表演再创作 领域的理论研究无论从范I 领域还是理论深度都有一定的差距, 缺少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直接导致了当前声乐教学过 程相关领域理论教学的匮乏,教师只能凭借自身对这个问题的理 解去引导学生,不利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2.3高校教学实践中缺少对声乐作品再创作水平的考核衡量机 制 虽然声乐教育无法建立与其他门类科学知识相类似的量化 的考核机制,但是声乐表演领域也属于社会学知识领域,对于教 学成果和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同样需要有完善科学的机制,而这 套考核机制恰是当前我们所不具备的。 3对如何提高高校声乐专业学生艺术再创作能力的一些思考 表演再创作的基本特点。 1.1声乐表演再创作必须要以声乐作品本身为依据 声乐表演再创作要以声乐作品本身为依据,这是声乐表演的 基本原则。脱离了声乐作品所进行的创作,即使创作水平如何高 超,也不能称为声乐表演的再创作,创作过程也就成为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 1.2声乐表演再创作必须要体现表演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艺 术修养 声乐表演的再创作也是艺术创作的形式之一,要体现出艺术 创作的特点,也就是说,表演者必须在以声乐作品为基础的同时, 体现出自身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艺术修养。无论表演者主观上 是否对作品进行了再创作,其表演实际上都是创作的过程,因此 表演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特点。 1.3声乐表演再创作要以高超的艺术造诣为基础 声乐表演的再创作必须要以表演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为基础, 单纯凭借表演者的热情是无法高质量完成再创作过程的。表演 者具备良好的艺术造诣,不但可以帮助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高质 量完成再创作过程,还可以有效地帮助表演者克服焦虑、紧张等 不良情绪。 1.4声乐表演再创作与声乐作品本身共同构成声乐作品的艺术 价值 按照艺术理论,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是由声乐作品文本以及 表演者的表演过程共同构成的。声乐作品的内涵必须要通过表 演表现出来,而且优秀的表演者还能够通过表演实现作品内涵的 升华 。 笔者认为,切实提高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艺术再创作能 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完善学科研究体制,加强理论指导 今后一个阶段,声乐理路研究领域应当将声乐表演再创作作 为研究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声乐表演再创作的分析和研究,争取 尽快出现一批有较强指导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为学科教学实 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专业教师也应当加强对于艺术创作理论 的研究,运用相关门类的知识指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_2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再创作能力 声乐表演专业教师要善于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和培养 学生声乐表演再创作能力。例如在试唱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 采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针对同一作品,运用不同感情和演绎 方式进行多论试唱,通过对试唱录音的分析对比,指导学生进行 再创作能力的培养和积累。 3.3探索行之有效的再创作能力评估机制 笔者认为,建赢行之有效的再创作能力评估机制,是声乐教 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难题,对于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个成熟的学科的主要标志是具备衡量考核学科发展水平的机 制,而声乐教学学科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必将面临这个问题。笔者 认为这套评估考核机制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学科考核机制严谨科 学的特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声乐表演学科的独特性,要充分 保证再创作过程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些都有待于我 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 一2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再创作能力过程中面临 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笔者总结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再创作能力所面临的 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今后提高声乐教学工作水平和改革教 学机制的切人点。 2.1学生对声乐作品再创作本质规律认识不够 当前在声乐表演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刻意着力去培 【2】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王鸿俊.声乐学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3. 作者简介:彭湃(1978.01一),男,渤海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师,助 教,锦州音协会员,辽宁锦州121013 1 0O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