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能力本位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能力本位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能力本位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吕锦峰 摘要:文章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阐述了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的构建过程,改变了高职院校里“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的传统课程模式,全部纳入突出能力本位的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并根据教学的连贯性及循序渐进规律与能力培养的需要,提出了课程体系 中的起步、过渡与最终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三种能力形成阶段。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人 力应用相结合 二、能力本位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1.能力导向下核心与必需的英语基础知识 才培养的关键 新时期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使高职 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挑战.我校抓住机遇.以就业为 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能力型公共英语课程 教学体系 一突出能力本位的英语基础知识教学要充分体现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指导原则.注重课 程内容的纵横有序的衔接。改变传统的繁、难、偏、旧, 突出核心的与必需的基础知识 坚决摒弃不实用的与 、突出能力本位的英语课程 能力本位就是把学生所需的从事岗位工作的职 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专业不同.强调 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高职英语专业注重专业领域内 语言应用的能力(以涉外业务活动中交际能力为主)。 而公共英语教学面向全校其它专业(主要是工科类专 业)。学生除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能够 借助词典等工具书读懂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技术 后续学习缺乏有效支持的内容.加强有助于形成持续 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如常用短语词组用法 讲练.还有必需的语法知识:注意适时适量地融人一 些接近行业领域的与职业能力形成相关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突出应用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资料.同时具备与外国专家工作交流时基本的听说交 际能力。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 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外语学习中 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构成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基 础 高职学生在初期的外语学习中就是要巩固语言 期 近年来,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义因与学生所学专 业乃至未来可能从事的跟职业技能培养脱节再次 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为提高语言 交际能力与职业岗位应用能力(读懂并能使用所涉 及的岗位英语技术资料)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学生 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而且还要掌 握在目的语语言应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人们进行 受到责难.部分高职院校甚至采取了极端措施.砍 掉了公共英语课程而直接转为专业英语教学 令人 欣慰的是。这种极端的、短视的、违背语言教学规 律、不顾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做法被及时纠正 我 校也深深认识到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 交流沟通的技巧 高职第一学年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结构见表l 基本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如下: 性与紧迫性 从第一学期开始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 开始就突出英语能力本位并注意融人职业教学内 (1)交际主题模式下的听说实用能力课程。围绕 涉外活动场合或Et常生活交际活动设定社交主题. 如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问路或指路、以谈论 容.培养英语实用技能并最终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能 作者简介:吕锦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45 表1 高职第一学年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结构表 (对口专业岗位)或相近领域的(广普 核心与必需的英语基础 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 与专业衔接的技能训练 类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知识(30%) 担当(从大一学期开始),从根本上杜 能力课程 35% 内容学期 二30%内容主要分布于 贯穿于听说、阅读课 (:56 比例:学期一30%学期 学期一50%.二.学时/20%~35%)与交际能 绝传统的大二学期由不具备英语资 ,文、应用文写作三大 力一起交融于语篇阅 课文中及课后专项练习 能力模块中 读及课后练习中 质证书的所谓专业课教师担当专业 英语课程教学的那种状况.这样就保 具备相当的词汇量与 掌握基本的听、说、 熟悉与掌握接近专业 证了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确保了 基本应用 听、说、读、写中正确使用 读、写、译应用能力 类英语基本实用技 能力要求 语法与词汇的能力.持久 与异域文化环境中 能.为顺利过渡到岗 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英语的语法应用能 基本的口头与书面 位英语实用技能学习 (2)“搭车式”工学结合指导下的 力 语言交际能力 打下基础 能力课程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 天气开始的对话等展开听说实用技能训练 可以采 说.尤其是高职学生.英语仅仅是一门辅助性语言应 用课堂播放音像资料或提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真 用工具.不可能像专业知识与技能那样直接物化于 实交际对话环境等教学手段,完成师生互动(问答) 生产工具和工作对象上.而且在对外交流或涉外部 或生生互动(互练)。并使学生在互动训练中掌握基 门稀少的西部地区.高职毕业生在岗位上接触英语 本的听说交际能力 的机会并不多.这就从多方面限制住了公共英语课 (2)语篇阅读理解模式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 程教学的改革。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公共英语 程 与前面社交主题内容相辅相成的阅读理解课 课程实习实训的机会非常少.也往往被排除在校企 程.通过一定量的语篇阅读课文中英语国家的历 合作的项目之外。因此。要想像其它强势专业那样, 史、社会、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的介绍,使学生熟悉 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去。走工学结合、产教互动的 并掌握异域文化语言思维模式与交际对话环境。而 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使理论知识经过实 且学生也从以往阅读课文中单纯的语言知识点的 践检验转化为劳动技能.就只有借助本院(或与其他 学习转变成整个语篇的具有文化思维的阅读理解 院校联合)的其它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与实习实训 高度。学生因此提升了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基地,“搭车上路”.间接迂回地走工学结合、产教互 (3)应用文写作交际能力模式。模拟套写应用公 动模式的路子 文:a.名片、贺卡、简历、便条、通知、往来信函等Ib.传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符 真和电子邮件.c.简短广告、简短产品与厂家介绍、产 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市场需 品维护及使用说明:d.合同。 求.也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当然,能力本位 3.交叉模式下岗位英语应用能力课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托本地及其周边区域的经济 (1)岗位英语实用能力课程取代传统的专业英语 发展优势.同时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广大 课程的必要性 岗位实用英语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专 师生的积极参与 业英语的意义在于: ①实用、易学。不再像先前的专业英语课程,学 参考文献: 术性很高,既抽象又难学.而是以学生为平台,以职 『11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 岗需求为目标 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②更具高职职业特色。根据调查分析,大部分高 『21牛金峰,牟应华,唐燕妮.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 职毕业生工作中第一线.从事着专业分工较粗、广普 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类的实践性很强的工种.所以.贴近高职学生未来职 『31蒋桂珍,潘丽萍,能力本位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 岗的绝不是专业程度较高、学术性强的专业英语,而 程体系中的体现[J].职业时空,2010,(2). 是岗位实用英语 1潘丽,张义平,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③合格的师资与连贯系统的教学环境:课程由具备 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4). 英语相当资质的f专业8级或英语六级)与相关专业 责任编辑孙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