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教学的策略

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教学的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教学的策略

作者:刘兰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45期

【摘要】将客家民间游戏融入进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既比较适合幼儿教学活动,又能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内容,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我园从选择游戏、开展游戏、深化游戏三个方面探索这个课题。选择民间游戏入园须“适宜”,要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和幼儿个体差异进行选择。平时的教学要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开展,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开展,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开展,此外,在大型活动中也可加入客家民间游戏。实施民间游戏教学一定时间后,必须有系统进行园本培训和编制合适的园本教材,从而深化为园本教育特色。

【关键词】民间游戏;教学;园本特色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目前,不少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玩电子玩具、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很少与同伴一起玩游戏,交往意识、合作精神往往欠缺。许多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也往往多是现代化玩具,很少自制器械,这其实并不适合当前幼儿的教育。

客家地区民间游戏资源十分丰富,游戏形式多样,大部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较适合幼儿教学活动。身处客家地区的幼儿园,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客家民间游戏,既能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内容,又可以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幼儿园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客家民间游戏活动呢? 一、民间游戏选择须“适宜”

客家民间游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难易程度各异,并非全都适合幼儿,必须选择“适宜”的游戏让孩子玩。因此,我们在收集、整理大量的客家民间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幼儿园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筛选、归类,再者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适宜”的原则是。

(一)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进行选择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所适宜的客家民间游戏也会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但正是大肌肉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就开展比较简单的、情节性较强的“丢手绢”、“跳房子”等提高大肌肉动作机能的游戏;中班的孩子小肌肉动作发展比较快,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我们就选择比较复杂一点的“挑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绳”“踩花桩”等游戏,帮助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发展;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就选择“跳皮筋”“打石子”“扔沙包”等动作难度更高、合作性更强的游戏。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玩适合自己的游戏,锻炼了体能,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和和谐的合作。 (二)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新《纲要》再一次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家长的教养方式也不同,因而也决定了每个幼儿运动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对于动作力度比较大但不够灵活的幼儿,我們选择掌握基本动作便能玩的“开合跳绳”“斗鸡”“扔沙包”等游戏,让孩子尽情释放动能,又不受技能限制。对于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好的幼儿,我们选择“花样跳绳”“挑花绳”“打石子”等技能技巧性比较高的游戏,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民间游戏要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一)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开展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过渡环节,如来园后、离园前、进餐前、起床后等。由于这些过渡环节的时间比较零散,组织集体活动不太方便。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限制的客家民间游戏,将其穿插于各环节之间,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保证各环节过渡自然,减少幼儿等待时间。如,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我们准备了“挑花绳”“抓沙包”“猜拳游戏棋”等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进餐前后、午睡前后这些过渡环节要求幼儿安静等待,我们组织“拍手歌”“东西南北”等游戏,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也使各个环境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二)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开展

可以在益智区投放“穿绳”“游戏棋”“五子棋”“王和兵”等线绳和各类棋盘,使儿童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美工区投放编织(用废旧挂历和毛线)、蛋壳民族娃娃(在鸡蛋壳上绘制客家娃娃)材料,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耐心和细心,同时还能促进他们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在表演区投放各种民间乐器、头饰、服装、图片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且通过众多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有关客家民间游戏的知识,扩宽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穿上漂亮的服装,翩翩起舞,可以感受客家优美的旋律和舞蹈。所有这些无不让幼儿感受着客家民间艺术之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开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里,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大、发展儿童大肌肉动作的游戏,并且一般是采用集体与分散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充分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例如:户外游戏“木头人”“火车钻山洞”为幼儿扩展了游戏空间;“跳房子”、“骑竹马”让幼儿从客家民间游戏中学会了遵守纪律;“千千结”“推小车”让幼儿学会了团结合作……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客家民间游戏的快乐,增强了体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此外,还可以在大型活动中加入客家民间游戏。我们尝试着将客家民间儿童游戏、民间体育运动等编排到韵律操、花式操中,使之有机结合,富有特色,通过组织亲子运动、混龄运动和体能大循环等大型运动进行实践。 三、民间游戏教学要深化为园本教育特色

要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保有持续发展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实施民间游戏教学一定时间后,必须有系统进行园本培训和编制合适的园本教材。 (一)积极挖掘游戏资源,编制园本教材

幼儿园本身拥有的民间游戏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我们向社会、家长、老师发放《告知书》,集思广益,取得多方支持,家园共同搜集资料,并请专家指导,精心筛选,形成文本;开展教学活动后,反思总结,再改编、创新成新游戏,从而建构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民间游戏教学资源,并精心编制文字及视频教材,发放到每个老师手中进行研究和消化。 (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一是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就游戏对幼儿动作和智力等发展的利与弊进行研究,为教学工作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撑;二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民间游戏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次教学挑战,是全新的尝试。因此,为发挥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園本培训贯穿于教学实施中的全过程,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三是组织教研例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民间游戏教学规律,研讨民间游戏的概念、特点以及开发和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开展了“民间游戏之我见”“民间游戏说课”等多次主题交流活动;四是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教学研讨活动模式:教师游戏教学观摩——教学观摩后研讨——研讨后的游戏课再展示。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彻底扭转了重室内活动轻游戏活动的思想,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三)环境创设,营造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我们非常重视为幼儿创设游戏生活环境,给幼儿营造快乐的游戏环境,寓教育于环境之中。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绘画出小房子、跳八格、套圆等游戏图案,轮胎、小推车、铁环、跳绳、纸盒山洞等玩具随时摆放,便于幼儿取放,为幼儿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游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室内的壁橱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具:穿绳、小水桶、小毽子、小玩偶、拖拉瓶等等,让幼儿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探索发现,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总之,客家民间游戏源远流长,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应用客家民间游戏,不仅能让各个活动环节平稳过渡,而且也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客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挖掘客家民间游戏所特有的教育价值,从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