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工应经专业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者,方能参加起重操作。

2.工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严格检查各种设备、工具、索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麻绳不准用于机械传动。

3.现场动力设备必须接地可靠、绝缘良好,移动灯具要使用安全电压。 4.多人操作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信号,交底清楚。严格按总指挥命令或信号工作。如遇操作者看不清指挥手势时,应设中转助手,准确传递信号。

5.起吊工作物,应先检查捆缚是否牢固,绳索经过有棱角快口处应设垫衬,然后试吊离地面0.5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可靠后方能起吊。

6.使用起重扒杆定位要正确,封底要牢靠,必要时采用缆风绳拉紧固,不许在受力后产生扭、曲、沉、斜等现象。

7.操作卷扬机必须听从指挥,看清信号,正确操作。严格做到:信号不明、钢丝绳跑偏、超负荷、刹车不灵不开车。用卷扬机作牵引时,中间不经过滑转不准作业。

8.使用千斤顶时,底基要坚实,安放要平稳,顶盖与重物间应垫木块,缓速顶升,随顶随垫,多台顶升时,要动作一致。

9.使用缆风绳应不少于三根,固定位置要牢靠,不准系结在电线杆、机电设备和管道支架等处。缆风绳拉紧后与地面夹角应小于45°。需要固定在现场建筑构件上时,须经有关部门同意。 10.卧式滚移重物时,地面必须平整,枕木垫要硬,钢管要圆直。需要用手扳动钢管时,手指应放在管内,物件前后不准站人。

11.起重区域周围应设置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行。遇6级以上大风时,严禁进行露天起重吊装。

12.在起重物件就位固定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索具受力或吊物悬空的情况下中断工作。

13.吊物悬空时,禁止在吊物或吊臂下停留或通过,在卷扬机,滑轮前及牵引钢丝绳边不准站人。

14.高处作业或使用其他机电设备时,应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提高起重工的实际操作水平,作业中有章可循,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企业起重作业。 3

一般安全规定

3.1

起重工应经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方能从事起重作业。 3.2

工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严格检查各种设备、工具、索具是否安全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麻绳不准用于机械吊袋。 3.3

现场动力设备必须接地可靠,绝缘良好,移动式灯具要使用安全电压(36伏以下)。 3.4

多人操作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信号交底清楚,严格按指挥命令或信号工作。如遇操作者看不清指挥手势时,应设中转助手,准确传递信号。 3.5

起吊重物,应先检查捆缚是否牢固,绳索经过有棱角块口处应设垫衬,然后试吊离地面0.5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可靠后方能起吊。 3.6

使用起重扒杆定位要正确,封底要牢靠,不许在受力后产生扭、曲、沉、斜等现象。 3.7

使用千斤顶时,底基要坚实,安放要平稳,顶盖与重物间应垫木块,缓速顶升,随顶随垫,多台顶升时,要动作一致。 3.8

使用缆风绳应不少于三根,固定位置要牢靠,不准系结在电线杆,机电设备和管道支架等处,缆风绳拉紧后与地面夹角应少于45度。需要固定在现场建筑构件上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3.9

卧式滚移重物时,地面必须平整,枕木垫要硬,钢管要圆,需要用手扳动钢管时,手指应放在管内,物件前后不准站人。 3.10

起重区域周围应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警示牌,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行,遇六级大风时,严禁进行露天起重吊装。 3.11

在起重物件就位固定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索具受力或吊物悬空的情况下中断工作。

吊物悬空时,禁止在吊物或吊臂下停留或通过,在卷扬机,滑轮前及索引钢丝绳1.1

边不准站人。 1.2

高处作业或使用其它机电设备时,办理《高处作业安全证》并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3

在化工装置间进行吊装,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同时对设备,管道加以保护,以防损伤。 2 卷扬机

2.1

卷扬机操作前必须检查安放位置是否妥当牢固,工作场所周围不准有障碍物。 2.2

卷扬机在启动前,必须检查钢丝绳,刹车和机件各部分的电气和机械装置,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灵敏可靠,否则不准使用。 2.3

用卷扬机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工具、索具是否完好。操作人员必须听从专人指挥。严格做到信号不明,钢丝绳跑偏不开车。卷扬机做牵引时,中间不经过滑轮不准作业。 2.4

严禁超负荷吊运,不得将吊物在半空中悬挂,吊物下禁止人员逗留或行走。 2.5

卷扬机运物吊架不准与载人升降机混合使用,不准乘卷扬机上下。 2.6

卷扬机在升降极限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两圈以上。 2.7

工作完毕后,必须将控制开关恢复“0”位,并切断电源。

常用起重钢丝绳安全使用标准 表一、常用钢丝绳安全起重量(一)

钢丝钢破断每根6×37钢丝绳安全起重量(公斤) 丝绳直径(毫拉力 (公斤)6b=140 米)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5 6 8 5 6 8 5 6 8 5 6 8 8. 7 3900 639 533 399 553 461 345 452 376 282 319 266 199 11 13 6090 998 832 624 864 720 540 706 588 441 499 416 312 8780 636 719 599 449 1439 1199 899 1246 1038 779 1018 847 15 11950 1959 1633 1224 1697 1414 1060 1385 1154 865 17 .5 979 816 612 15600 2558 2132 1599 2215 1846 1384 1808 1642 1129 1279 1066 799 19 .5 19750 3239 2699 2024 2805 2337 1753 2290 1908 1430 1619 1349 1011 21 .5 24350 3993 3327 2495 3458 2881 2161 2823 2352 1764 1996 1663 1247 24 26 28 29500 4838 4031 3023 4189 3491 2618 3420 2850 2137 2419 2015 1511 35100 5756 4797 3597 4985 4154 3115 4070 3391 2543 2878 2398 1798 41200 6756 5630 4223 5851 4876 3657 4777 3981 2985 3378 2815 2111 30 47800 7839 6532 4899 6788 5657 4243 5542 4617 3463 3919 3265 2449 32 .5 54850 8995 7496 5621 7790 6491 4968 6359 5299 3974 4497 3748 2810 34 .5 62450 10241 8534 6400 8869 7391 5543 7241 6034 4525 5120 4267 3200 36 .5 70500 11562 9635 7226 10013 8344 6258 8175 6812 51028 5781 4817 3612 39 43 47.5 79000 12956 10796 8097 11220 9350 7012 9161 7633 5725 6478 5398 4048 97550 15998 13331 9998 13854 11545 8659 11311 9426 6774 7999 6665 4999 118000 19352 16126 12095 16759 13966 10474 13683 11402 855 9676 8063 6047 52 14050 0 23042 19201 14401 19954 16628 12471 16292 13576 10182 11521 9600 7200 56 16450 60.5 0 26978 22481 16860 23363 19469 14601 19075 15895 11921 13489 11240 8430 191000 31324 26103 19577 27127 22605 16954 22149 18457 13843 15662 13100 9788 65 21950 0 35998 29998 22489 31174 25978 19484 25453 21210 15908 17999 14998 11248 说明: 1

表中每根钢丝绳安全起重量已考虑了由钢丝换算成钢丝绳的换算系数0.82。钢丝破断拉力系根据GB1102-74。 2

实际总安全起重量应等于每根钢丝绳安全起重量乘以钢丝绳根数再乘以捆绑绳扣系数。即:总安全起重量=每根钢丝绳安全起重量×钢丝绳根数×捆绑绳扣系数。

表二、常用钢丝绳安全起重量(二)

钢丝绳直径(毫 钢丝破断拉力(公斤)6b=1 40 每根6×37钢丝绳安全起重量(公斤) 米)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5 6 8 5 6 8 5 6 8 5 6 8 6. 2 2 000 340 283 212 2 94 244 184 240 199 15 17 14 100 0 1 6 443 7. 3 7 130 532 332 4 60 383 287 376 313 23 26 22 164 6 1 6 638 9. 4 3 510 766 479 6 63 553 414 542 451 33 38 31 238 3 9 9 11.0 6 130 651 9 02 751 563 736 613 1042 868 46 52 43 320 1 4 5 12 8 .5 010 1 178 982 736 962 802 60 68 56 421 0 7 5 1361 1134 850 14 1 0100 1 75 85 71 538 5 6 1717 1430 1073 486 1238 929 1213 1011 8 1 15 1 .5 2500 93 10 88 6662 5 3 2125 1770 1328 840 1533 1150 1502 1251 9 17 1 5150 2 11 12 10 8087 73 4 2575 2146 1609 230 1858 1394 1821 1517 38 2 18 1 .5 8000 13 15 12 9530 75 6 3060 2550 1912 650 2298 1656 2163 1802 52 20 2 1150 3 15 17 14 1197 98 23 3595 2996 2247 113 2594 1946 2542 2118 88 2 3 214550 4173 3477 2648 614 3011 2258 2951 2459 18 20 17 13.5 44 2 8150 86 38 03 23 24 3 .5 2050 4 21 23 19 1492 93 95 4785 3987 2990 144 3453 2589 3383 2819 14 4 24 27 22 1724 70 02 5448 4540 3405 718 3932 2948 3852 3210 07 26 3 6200 5 27 30 25 1977 64 23 6154 5128 3846 329 4440 3330 4351 3626 19 4 0550 28 5 45 34 28 2146 72 53 6893 5744 4308 969 4974 3731 4874 4061 76 5 0100 31 7 37 42 35 2658 48 61 8517 7097 5323 375 6146 4609 6022 5018 63 6 0600 34 8 45 51 42 3251 92 19 10302 8585 6438 921 7434 5576 7284 6070 52 37 7 2150 1 54 61 51 3832 10 32 12265 10221 7665 06227 8851 6638 8672 7227 20 8 4650 40 1 63 71 59 4495 95 96 14390 11991 8993 2462 10385 7788 10175 8479 59 9 8200 43 1 73 83 69 5247 55 16 16694 13911 10433 4457 12047 9035 11804 9836 77 1 1 46 84 95 79 5962 68 76 12500 19125 15937 11953 6562 13802 10351 13523 11269 52 一、起重工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凭操作证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二、起重指挥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员担任。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 三、80吨以上的设备和构件,风力达五级时应停止吊装。 四、所有人员严禁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五、使用卡环应使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 六、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见下表1)。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见下表2)。

钢 丝绳 的 安 全 系 数 表1

钢 丝 绳 的 用 途 安 全 系 数 缆风绳 缆索起重机承重绳 手动起重设备 机动起重设备 作吊索无弯曲 作捆绑吊索 用于载人的升降机 3.5 3.75 4.5 5~6 6~7 8~10 14 钢丝绳断丝折减或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 表2 钢 丝 绳 种 类(交互捻制) 折减或报废 6×19+1 6×24+1 6×37+1 6×61+1 1.00 0.90 0.80 报 废 0~5 6~10 11~16 16以上 0~7 8~14 15~20 20以上 0~10 11~20 21~30 30以上 0~15 16~25 26~40 40以上

七、编结绳扣(千斤)应使各股松紧一致,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得短于300mm。用卡子连成绳套时,卡子不得少于三个。

八、地锚(桩)应接施工方案确定的规格和位置设置,如发现有沟坑、地下管线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采取措施。

九、使用绳卡,应将有压板的放在长头一面。其应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表3) 绳 卡应 用 范 围 表3 适用于钢丝绳直径绳卡型号 卡杆直径(mm) 允许承载力( t) (mm) 绳卡间距(mm) 绳卡使用数量(个)

7.4~8 Y1-6 Y2-8 Y3-10 Y4-12 Y5-15 Y6-20 Y7-22 Y8-25 Y9-28 Y10-32 Y11-40 Y12-45 Y13-50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5 M27 M30 0.72 8.7~9.3 1.28 11 2.00 12.5~14 2.40 15~17.5 2.88 18.5~20 5.12 21.5~23.5 6.48 24~26.5 8.00 28~31 9.68 32.5~37 11.50 39~44.5 12.50 46.5~50.5 14.80 52~56 18.00 60以上 90 90 90 10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50 300 300 350 3 3 3 3 3 4 4 5 5 5 6 6 6 7 十、使用二根以上绳扣吊装时,绳扣间的夹角如大于100°,应采取防止滑钩等措施。 十一、用四根绳扣吊装时,应在绳扣间加铁扁担等调节其松紧度。

十二、使用开口滑车必须扣牢。禁止人员跨越钢丝绳和停留在钢丝绳可能弹及的地方。 十三、起吊物件,应合理设置溜绳。

十四、组装起重桅杆应用芒刺对孔。高空拧紧和拆卸螺丝应用固定扳手,如用活动扳手应系安全带。

十五、捆转向滑车或定滑车,捆绕数不宜多,并须排列整齐、受力均匀。捆绑定滑车应有防滑措施,但起重量大的定滑车应用吊环。

十六、缆风应合理布置,松紧均匀。缆风与桅杆顶应用卡环连接;缆风与地锚连接后,应用绳卡轧死。

十七、缆风跨越马路时,架空高度应不低于7m。

十八、缆风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如需跨过高压线,应采取停电、接地、搭设防护架等安全措施。

十九、桅杆移动的倾斜幅度,当采用间歇法移动时,不宜超过桅杆高度的1/5;当采用连续法移动时,则应为桅杆高度的1/20~1/15。相邻缆风要交错移位。 二十、装运易倒构件应用专用架子,卸车后应放稳搁实,支撑牢固。

二十一、起吊屋架由里向外起板时,应先起钩配合降伸臂;由外向里起板时,应先起伸臂配合起钩。

二十二、就位的屋架应搁置在道木或方木上,两侧斜撑一般不少于三道。禁止斜靠在柱子上。 二十三、使用抽销卡环吊构件时,卡环主体和销子必须系牢在绳扣上,并应将绳扣收紧。严禁在卡环下方拉销子。

二十四、引柱子进杯口,撬棍应反撬。临时固定柱的楔子每边需二只,松钩前应敲紧。 二十五、无缆风校正柱子应随吊随校。但偏心较大、细长、杯口深度不足柱子长度的1/20或不足60cm时,禁止无缆风校正。

二十六、禁止将物件放在板形构件上起吊。吊装不易放稳的构件,应用卡环,不得用吊钩。 二十七、设备吊装三角架(三木塔)下脚应相对固定,倒链应挂在正中,移动时应防止倾倒。 二十八、装运重心高、偏心大或易滚动的设备等,应合理搁置,并采取稳固措施。 二十九、用顶升法装车,托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顶升速度应一致,前后应交错进行,高差不宜过大。

三十、用滚动法装卸车时,滚道的坡度不得大于20°,滚道的搭设应平整、坚实,接头错开。滚动的速度不宜太快,必要时应设溜绳。在滚道一侧的车体下面应用枕木垫实。 三十一、使用管子(滚杠)拖运设备,管子的粗细应亠致,其长应比托板宽度长50cm。填管子,大拇指应放在管子的上表面,其他四指伸人管内,严禁戴手套和一把抓管子。 三十二、旋转法起吊时,设备的中心线、桅杆和基础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采用多根主缆风时,应有调节受力的装置。在滑车组的相反方向应有制动措施。

三十三、采用人字桅杆起板法吊装时,桅杆两腿闹的夹角应不大于45°,受力方向应在两腿的中间。桅杆的高度,应为设备长度的1/2.5~1/2。桅杆两腿和设备绞座应放在一起。 三十四、滑行法吊装应遵守下列各项:

1.两桅杆或四桅杆吊装时,桅杆的前倾或后仰应一致,并选用同种型号同速卷扬机。 2.设备直径大于3m时应设两套溜绳,其间要有平衡轮调节,使滑车受力一致;设备直径小子3m时,可设一套溜绳,但设备中心线、溜绳与基础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3.溜绳的滑车组,应有防止扭转的措施。

4.负载的独脚桅杆倾斜时,应用卷扬机松缆风,并确保缆风受力均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