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XX学号
一、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的跃迁而产生的,通常采用 跃迁的辐射进行钠的原子吸收。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由引起的,原子线宽度的数量级为A0。 3、多普勒变宽是由引起的,故又称为。变宽则是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的其他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雾化效率一般可达。
5、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现象,灯电流越大,这种现象越,造成谱线。
6、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应选用火焰,但对易氧化而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分析应选用火焰,对碱金属的分析应选用火焰。
二、选择题
1、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
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连续光谱;
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 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2、
阴极灯构造是:
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B 气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A 原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基态原子; D分子或离子 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4、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方法,下列条件哪些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
A 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 B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
C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 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相同。
5、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 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 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A 每毫米 2.6nm B每毫米 0.38nm C每毫米 26nm D每毫米 3.8nm 三、解释下列名词 1、 2、
3、峰值吸收
4、锐线光源
5、光谱通带
6、特征浓度
四、计算题
1、在2500K时,Mg的共振线285.21nm为31S0-31P1产生的,请计算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
.
谱线半宽度
分吸收
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浆中锂含量时,取4份0.5mL血浆试样,分别加入浓度为-1的LiCl标准溶液 0.0μL,10.0μL,20.0μL,30.0μL,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并摇匀,用Li 670.8nm分析线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血浆中锂的含量,以μg.mL-1表示。
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以Ca422.7nm吸收线测定血清中的钙。配制钙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单位mmol.L-1)分别为0.0,1.5,2.0,2.5,3.0,3.5,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0.43,0.58,0.72,0.85,1.00。取0.5mL血清加入9.5mL4%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后,清液喷入火焰测得吸光度为0.68。求血中钙含量为多少?如果血清中含有PO43-,所得到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4、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ug.mL-1的Be标准溶液,用Be234.86nm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为多少?
.
五、简答题
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该光源与钨灯光源显著差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空心阴极灯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
2、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对光源如何进行调制?为什么要进行光源调制?
3、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产生化学干扰的原因与抑制办法。
.
原子吸收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于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通常采用 32S1/2— 32P3/2 跃迁的辐射进行钠的原子吸收。
2、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由 多普勒变宽 引起的,原子线宽度的数量级为 10-2A0。
3、原子线的自然宽度是由于某种原因 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 引起的,原子吸收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 原子的热运动 产生的。
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灯电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雾化效率一般可达 10—30% 。
5、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不同可分为 中性 、 富燃 、 贫燃 三种类型,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应选用 中性 火焰,但对易氧化而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分析应选用 富燃 火焰,对碱金属的分析应选用 贫燃 火焰。
.
二、选择题
1、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C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连续光谱;
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 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2、空心阴极灯构造是:D
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B 气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C
A 原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基态原子; D分子或离子 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4、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系数的方法,下列条件哪些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 A D
A 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 B发射线轮廓大于吸收线轮廓;
C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小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
.
D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相同。
5、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 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 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A
A 每毫米 2.6nm B每毫米 0.38nm C每毫米 26nm D每毫米 3.8nm
三、解释下列名词 3、
谱线半宽度
原子吸收线轮廓上,峰值吸收系数一半处(K0/2)对应的吸收频率(或波长)范围。
4、
分吸收
基态原子所吸收的总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即吸收曲线下所包括的整个面积。 3、峰值吸收
采用锐线光源,测定中心频率(或波长)位置的吸收系数,确定待测原子浓度。
4、锐线光源
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 5、光谱通带
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
6、特征浓度
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以μg.mL-1或μg.mL-1/1%表示。
四、计算题
1、在2500K时,Mg的共振线285.21nm为31S0-31P1产生的,请计算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
解:已知:K=1.3806×10-23 j.K-1=8.616×10-5 ev.K-1 T=2500K ,由光谱项得gi/g0=3
hc4.1361015evs31010cms1NjjE94.35ev75.010285.2110cmN0lgNj3N0Ej2.303kTlgNj4.358.7653N02.3038.616102500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浆中锂含量时,取4份0.5mL血浆试样,分别加入浓度为-1的LiCl标准溶液 0.0μL,10.0μL,20.0μL,30.0μL,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并摇匀,用Li 670.8nm分析线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血浆中锂的含量,以μg.mL-1表示。
0.057.0106ug1cLi(s)0.35uguL106uL解: 又根据 计算列表如下
.
V/uL 0.0 10.0 0.70 0.414 20.0 1.40 0.622 30.0 2.10 0.835 CLi/ug.mL-1 0.00 A 0.201 cLi(s稀)
0.35uguLVuL(ug/mL)5.00mL作A-CLi图,得一校正曲线。将该曲线外推至与浓度轴相交,其交点至原点的距离便是血浆中锂的含量。
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以Ca422.7nm吸收线测定血清中的钙。配制钙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单位mmol.L-1)分别为0.0,1.5,2.0,2.5,3.0,3.5,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0.43,0.58,0.72,0.85,1.00。取0.5mL血清加入9.5mL4%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后,清液喷入火焰测得吸光度为0.68。求血中钙含量为多少?如果血清中含有PO43-,所得到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2.4mmol.L110cCa50.0mmol.L10.500.68时,CX-1钙含量为如果血清中含有PO43-,所得到的结果会偏低,因为生成Ca3(PO4)2。
4、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ug.mL-1的Be标准溶液,用Be234.86nm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为多少?
.
解:∵A2lgT%2lg350.456
ccs0.004420.0044 0.0193(ug.mL1)A0.456
五、简答题
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该光源与钨灯光源显著差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空心阴极灯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
因为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量的是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由于原子光谱为线光谱,其吸收为窄带吸收,吸则宽度约为10-3nm数量级,所以要使用锐线光源。
该光源与钨灯光源显著差异是:一个是锐线光源(宽度窄,强度大),一个是连续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出强度大是同其特殊结构所至。
2、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对光源如何进行调制?为什么要进行光源调制? 空心阴极灯在入射原子化器之前必须进行调制,将其辐射调制为周期性断续脉冲信号,并与检测器的交流放大频率同步。一般可采用空心阴极灯的脉冲交流供电-电调制或采用机械调制(把直流信号改变为交流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消除原子化器发射的干扰—区别由空心阴极灯发射的辐射与原子化器中气态原子所发射的同一波长的辐射。
3、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产生化学干扰的原因与抑制办法。
.
化学干扰是指在试液配制或原子化过程中待测元素和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挥发或难电离的化合物,影响待测元素原子化效率所导致的干扰。它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这种干扰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化学干扰复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消除干扰的方法。1)提高火焰温度 2)加入释放剂
3)加入保护剂 4)加入基体改进剂 5)化学分离。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