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07-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毓萍 杨影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01期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学校从2012年起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四门课中逐渐开展了实践教学,确立了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些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单独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可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总结出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双重使命,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实效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学校自2012年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这种探索和实践旨在延伸课堂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一、制定规章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精神,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四门课中逐步开展了实践教学,并逐渐确立了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也相应地制定了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首先,学校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中规定了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的精神”为原则,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之点,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参与各项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性得到调动,去完成相应的动作和作业,从而对课程内容有所理解和领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创新的精神”为原则,旨在突破已有的条条框框,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集思广益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中心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创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实践教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思想有所改变,在内心深处完全接受,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在行动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强制的,是自觉地、是润物细无声似的。

《总体方案》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每门课有三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完全计入教师总的工作量中去。《总体方案》还具体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以避免四门课实践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其次,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细则。对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四门课,分别制定了《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细则》,使每门课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不重复。《细则》对每一项实践教学活动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对每一项实践教学的成绩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给成绩。对每一项实践活动需要上交材料的,都制定了统一模板。规定每位老师从同学们所交的实践教学材料中挑选出好的装订成册,作为实践教学材料留存。

在贯彻实践教学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每门课基本上都形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综合性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四种形式内容丰富、新颖的实践活动。

1.进行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传统的道德教育。每年9月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中秋佳节,布置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父母再给学生回信。对于这项活动,很多学生表示:写给家长的信说出了面对父母无法说出来的真挚情感,通过这种纸媒信件,能够充分地表情达意,一颗赤子之心表露无遗;而许多家长的回信同样感人至深,那一颗颗拳拳爱子之心,那深深的舔犊之情,让人看了感动得潸然泪下。此项活动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同时对学生来说又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过程。

2.开展“随手公益月”活动。主要是结合社会公德的教学内容开展了这项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此项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善事、小事、有益的事,且每天及时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填写在公益月活动卡上,老师抽查学生公益活动完成情况。这样用超过21天一个习惯养成的周期时间,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此项活动虽然开展一个月,但好习惯却能保持一辈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开展“传递快乐”活动。结合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教学内容开展了这项活动。“传递快乐”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快乐的事件、愉悦的心情书写在统一的笔记本上,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有的甚至图文并茂。同学们写完以后,相互传阅,互相传递快乐的心情,分享大家的快乐。开展“传递快乐”这项活动传递的不只是快乐,更是成长的过程。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交友能力,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4.举办“普法小剧场”展演活动。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12·4”全国普法宣传日,举办“普法小剧场”展演活动。这项活动充分调动全校的专业资源,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让这些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挑选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把法律意识有机的融进生活。在学生挑选案例、改编剧本、排练短剧、登台表演、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种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法律,直观生动、印象深刻。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这几项实践教学活动,是对学生完成理论学习的一种补充、延伸。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很好的完成了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1.以小组方式进行的“自学自讲”活动。此项活动把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们通过自学自讲来完成,每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完成。自学自讲活动需要同学们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查阅资料、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练习讲课时的语言动作等,这样使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既能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不再枯燥,也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又能让师范专业的学生练习教师技能。同时解决了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重复性、以及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

2.以“学原理,读经典,用马列,求真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选手们围绕此主题写演讲稿并进行演讲。在演讲中选手们以满腔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诠释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这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更生动、更有激情,进一步拉近了同学们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而且通过这项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演讲比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多了一条途径,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简报”。这也是以“学原理,读经典,用马列,求真理”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并制作读书简报。简报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历史中仰望”和“托起明天的希望”四个部分。这个活动不仅挖掘了学生潜力,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距离,也完成了同学们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种权威”到“马克思主义就在身边”思想转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精彩语句串写”。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录感兴趣的15句经典语句、观点或者原理,以此写一篇文章,把这15句话串在文章中,文章的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要求正向思维、符合逻辑、传递正能量、可奇思妙想。这一环节不但考察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提炼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渠道。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由枯燥乏味变为其乐融融,增强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形成和谐互助,团结协作,温暖的集体,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觉读书的兴趣。使得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1.举办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对此,为了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开展了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这项活动为该课程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2.撰写访谈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伟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作为90后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变化,没有切身的体会,为此我们设计了此活动。让学生以电话、网络、采访等形式,向长辈了解改革开放的变化,并撰写访谈报告,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从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整理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个初步的直观的了解,结合学生处、团委组织的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社会调查主要围绕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自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面。通过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加深了对我国现阶段“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的认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四)“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策。在日常教学中,每学期为学生提供3-4个专题的自学材料,学生任选一专题自学,并上交自学笔记;利用课前10分钟,以自然班为单位制作近期国际国内大事件幻灯片,开展新闻脱口秀活动。通过自学和新闻脱口秀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国情、世情的认识。

2.组织专题报告会。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报告;同时,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切实增进教育效果。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惑和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本质与现象、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防止对形势与政策认识的片面性、表面化和绝对化,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能认清形势,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们还充分利用了网络数字化平台,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平台,开设了“指尖上的思修课”、“指尖上的原理课”等微信教学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相关学习材料,与学生互动,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三、开展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及基本经验

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上所述每一项具体实践活动都取得了具体的成效。除了这些具体成效以外,总体上来说我们还取得了以下一些明显的成效。

1.充分发挥、展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实践教学主要之点在于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上述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提高,达到了单纯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也充分显示出学生们的才能、才干。

2.思想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上述一系列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说教、单纯的灌输,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活动、通过自己的自学、调查等等,结合老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思想理论课有所感悟、有所领会。因此,加深了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3.实现了知行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学生理解、掌握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实现知行合一。通过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识,如节能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等;更加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国家的荣誉感增强了,更加爱国了,并且懂得理性爱国;变得更阳光、更乐观、更积极向上了。以上这些变化逐步地由点向面扩展,最后一定会影响或者改变更多的人。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经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多去做、去参与要好于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做、在参与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东西更深刻、更易理解和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是要联系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实际,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改变;二是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世情、国情和民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