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5批)国家认定
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 申报单位: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某某省某某市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箱:
主管部门: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申报日期:2008年4月21日
目 录
一、企业基本情况---------------------------------------------------------------------3
(一)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情况----------------------------------------------------------3 (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 (三)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4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5
(一)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5 (二)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7 (三)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9 (四)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11 (五)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19 (六)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情况
2
--------------------------------------------------------------------------------------27
(七)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3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
--------------------------------------------------------------------------------------29
附件及证明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情况
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化空冷器、电站空冷器和核电空调的制造和出口基地。1999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现有职工75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8人,企业总资产168359万元,资产负债率62.55%,银行信誉等级为AA级,销售收入122946万元,利润26835
3
万元。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化空冷器、电站空冷器、电站(核)空调和节能换热设备共4大类30余个品种、410多种规格。其中石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为50%,电站产品市场占有率为20%。
(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技术最领先的空冷器生产企业,其技术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代表了我国空冷器行业水平。成为国内电站辅机和石化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石化空冷器的国内市场覆盖率为100%。形成了年产直冷式空冷器4500MW、海勒尔空冷器3600MW、大单排管式空冷器3600MW、石化空冷器30000吨的生产能力。
1995年,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了ASME标准认证;2002年9月,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列为第42位);2002年11月,被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评为绩效管理A级企业,2006年3月,被中国产品质量协会评估认定为质量信誉AAA级企业;2006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我公司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予以表彰;2006年6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批准为常务理事单位;2006年12月,公司“四季牌空气冷却器”获中国石油
4
石化装备名牌产品荣誉;2006年12月,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五十强企业”;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我公司“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通过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辉煌业绩,成为目前国内企业中唯一可以自行设计、制造所有形式换热元件的电站和石化空冷系统的专业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在国内各大炼油厂、电力、能源及重点项目中,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检测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自1964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石化空冷器以来,已填补了48项产品空白,被誉为“中国空冷器的摇篮”。
(三)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
哈空调从市场中发现商机,找到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并依托重大技术装备改革完成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工作,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从“六五”到“十五”期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在电力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5
累计完成投资额40883万元,实施了十三项电站空冷器、石化空冷器、核电站空调的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这些项目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准,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适应了市场需求,满足了国家电力和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不衰。
哈空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产品结构调整,改进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使院所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相关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主营产品的投入,压缩非主营资产比例,把主营产品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形成了自主的、成熟可靠的大型电站空冷系统设计技术;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良好的装备,使哈空调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大的产品成套能力和安装一体化服务,使哈空调在工程总承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植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使哈空调与客户沟通顺畅,服务及时;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哈空调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正是由于哈空调的这些明显的竞争优势,使国内电站空冷市场由国外公司垄断价格降低到目前较为合理的市场价格,合理的竞争大大地促进了
6
我国电站空冷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1、未来五年中期目标及措施
技术中心为能更好地给公司创效益,通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新产品。利用现有的生产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手段来完成产品和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
(1)、技术中心能为公司提供具有持续发展和重要意义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中期有规划目标,年度有计划,年度计划按规划进行。 (2)、为公司生产和大型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及产品的开发,技术中心有比较完善的检查设备和仪器并且具备国内一流的热工实验台、60米风洞实验台。 (4)、为公司营销及售后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
(5)、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使科技人员适应创新的要求。 (6)、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中心研发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开发和储备新的产品。
(7)、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并与国内大学、科研所,搭建技术合作平
7
台。加强研发力量推动科技进步,缩短研发时间与它们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
2、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重要保证。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的相互推动,使公司单排管、双排管空冷凝汽器等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公司的主要专用设备和主导产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如:高温空冷器管束、高性能湿式空冷器、湿式空冷器的挡风装置、蒸发式空冷器及单排翅片管装置等多项 专利。公司在与大学、院、所“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新产品开发坚持生产一代、改进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公司与某某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有关院所已经形成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在消化吸收大型电站空冷系统核心技术的同时,着力研发出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接续产品,为企业发展储备后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长,从而打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型空冷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项目,批示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高技〔2006〕2238号”。
该项目是为配合国家大型空冷火电机组电站建设,实现大型成套设备
8
的国产化,项目依托工程是内蒙古通辽电厂三期600MW空冷电站。公司自2004年参与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大型空冷火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的研制工作,负责其中的“大型空冷关键设备的研制”专项课题研究,该项目于2006年10月2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改办高技〔2006〕2238号文件批复。
该课题的研制成功,不仅对公司提高经济效益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替代进口、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将实现大型空冷火电机组的成套设备国产化,并为国家节约大量宝贵的水资源(1座600MW的空冷火电机组每年节水量为750—800万立方米),这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该课题预算投资282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0万元,目前产品已在电厂安装完,待运行调试,预计2008年底验收。
(二)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1、各项制度的建立:
近年来,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完善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各项规章制度都有健全的管理内容,从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等的设置、岗位设置、科技项目的考核设
9
置、工资标准、科技经费的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得到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广大的员工都积极拥护,认真落实。公司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将不断地完善和建立新的适宜创新机制。由于公司科技人员实行了项目责任制的科研管理,以项目责任制为基础,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的智能和才干。 2、创新组织建设:
推动科技进步发展以技术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公司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建立健全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资金投入,形成与其它企业、大学、院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形成一个市场高效的反馈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1)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目标,培育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抓好技术创新试点项目,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使项目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形成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突出主业、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技术创新、重大生产装备水平等方面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有些项目的研究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公司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技术
10
带头人,使主导产品在国内、国外都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加强技术中心的技术开发机构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多渠道的创新投入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技术创新队伍,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研发经费的保障:
为了保障公司每年的科研计划能按计划完成。关键在于领导对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由于公司领导对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并指定一名公司级的领导,主抓新产品的研发和项目的经费使用,所以每年研发经费基本都能保证。经费的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税后利润,在每年研发项目立项时,每项研发的费用就事先留出来,并做到专款专用。来保证研发项目的正常进行。公司每年研发费用的投入近几年基本能在销售收入的1.8%左右。
4、激励机制:
促进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力度,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调整人才结构。运用好用人制度、评价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等来吸引先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
11
5、创新环境:
公司以科技进步为标准,结构调整为主线,营造科技进步大环境,促使科技工作上台阶,为推动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柱。
首先,公司要建立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方位地培养和选拔各类专业人才。促进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加强人才的交流,即要走出去,又要把专家请进来。形成科技进步的合力。然后,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在工作目标上全面出击,提高质量。在工作任务上从单纯抓科研项目向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变。在工作方法上,推行规范化,要科学管理,从项目立项到成果评审都要上档次,上水平,同时强化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科技人员的素质。 6、产学研合作:
企业时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技术中心的研发中心就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开展“产学研”工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使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攻关方面不走或少走弯路。充分利用国内重点大学及科研所的科技实力,为企业搞科研攻关等。目前,公司与某某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等,有关院校形成了合作伙伴
12
关系。展开“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新产品开发及科研攻关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它们沟通,积累了很多技术经验充实了技术力量。
(三)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某某空调股份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空冷设备设计、生产厂家。长期以来,在空冷散热元件和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6年自主开发成功单排管空冷凝汽器,目前已在国内4台600MW机组上得到应用。在空冷单元的另一关键设备—大直径低噪音轴流风机的研制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加工经验。先后承担了通辽600MW和乌拉山2×300MW直接空冷系统两个国产化示范工程。目前乌拉山2×300MW直接空冷系统已于2006年6月投入商业运行。经过夏季考验,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通辽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已处于安装调试阶段。自主设计的华能铜川电厂2×600MW直接空冷机组已经于2007年11月8日上午11点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600MW机组实现超发,达到612MW。目前哈空调参与建设的300MW空冷机组共有12个,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9个。
为保证该项目热工性能及阻力特性研究,我们建设了两个试验台:
单管试验台:根据GB10223《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性能试验方法》设计。对我公司生产的换热元件进行性能试验。
13
空气冷却器和加热器焓差法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式哈空调投资500多万元,委托原机械部通用所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与我公司联合设计。是目前国内石化空冷、冶金空冷、电站空冷行业厂家中唯一的一套可以对加热器、表冷器、凝汽器、冷却器进行热工性能测试的综合性试验台。
公司在前期技术改造项目中,进口了部分关键生产设备,添置了用于管束表面浸锌、氧化处理关键设备、Forgo型空冷器热工性能试验装置等。 1989年为内蒙丰镇电厂的3-5号机组提供了4套200MW电站空冷器;1998年为伊朗5座联合循环电厂提供了8套采用尖峰冷却技术的200MW机组用海勒系统空冷器。又获得了通辽电厂600MW和乌拉山电厂2x300MW直接空冷系统两个国产化依托工程。1991-1996期间,公司自行研制和开发采用长圆形钢管、穿片式翅片管的大型直接空冷器,进口了德国GEA公司德关键工艺设备,引进了热浸锌技术,并与德国GEA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由公司制造了50多台直接空冷器配套管束出口加拿大,用于多伦多电厂。目前只有我公司可以生产单排管空冷器,并且已为国产的600MW直接空冷机组提供了设备,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都为公司即将研发的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1、新产品:
14
公司近几年重点开发了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空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大型空冷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制、单排管直接空冷系统的研制等项目,分别在某某市科技局和某某省科技厅立项。以下面两个项目介绍一下公司新产品研发情况: 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空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一、研发的目的意义
从我国的能源生产布局来看,西、北部地区占据了我国大部分煤炭资源,但是这些富煤地区,同时又是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因此,水资源严重地制约了这些富煤地区火电的发展。直接空冷技术,由于其突出的节水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根据初步分析,在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将新增2.4亿千瓦,在全部发电量中占70%左右,大型燃煤发电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电力产业的主力军。
此外,我国运行的燃煤发电机组效率较低,平均发电效率在35%左右,这大大浪费稀缺的一次性能源。大型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在 44%左右,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单位发电量的资源消耗。面对降低资源消耗和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发展大型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途径。
15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发,结合依托工程,进行自主开发和科研攻关,提出并研究1000MW级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的关键技术。开发世界上最大的高效率空冷单元换热器模块,减小空冷塔体积,研制大型轴流风机,以满足1000MW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空冷岛换热的要求,
通过研发,完成世界首台规模为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工业示范。实现耗水量<0.2-0.3m3/s,较湿冷机组节水率>84%,供电煤耗比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降低15-20克/kwh。机组可用率>95%。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级空冷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打破国际大型机组空冷技术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最终达到大型机组空冷技术国产化率达到100%的目标。 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技术难点 ⑴自主开发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⑵实现直接空冷9.14米以上大直径轴流风机的国产化,并具备高效率、低噪声等特点;
⑶研制出新一代空冷器散热元件,使其拥有更强的换热能力、更好的防冻性能、更加坚固的结构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⑷对直冷空冷器进行小样热工性能试验,获得传热系数、流阻系数等技术
16
参数,进行工业性试验,将试验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影响直冷空冷器产品性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为优化产品设计和改进工艺方案提供实验数据,研究在保证传热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风阻、节约风机能耗。最终保证空冷器能在冬季低温、夏季高温下可靠、稳定运行。确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冷却元件的传热性能和阻力特性。 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⑴经济效益
此研制成功后,将实现大型空冷火电机组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按单机1000MW计算,每年将节约1500万立方米的水资源,可为经济相对落后且富煤缺水的西北等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可缓解煤炭长途运输的压力,为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电力保证。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预计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润1575万元,税金750万元。 ⑵社会效益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而且北方产煤区更是干旱严重的缺水地区。在富煤缺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的空冷电站,尤其是建立百万千瓦级的超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缓解电厂建设资金短缺,发展电力事业的有力措施。例如在山西、内蒙地区,降雨量很小,每年只有
17
300mm左右,水资源有限。如果用打井取地下水、工业用水多了,将会影响农业用水,甚至影响生活用水,且破坏生态平衡。2台300MW发电机组水冷电站一年耗水量达1040万吨,而 2台300MW空冷电站耗水不超过260万吨,节水效果非常好。近三年20多个新建火电厂,装机容量达2200万千瓦,节水就有经济效益。
初步估算,目前国内配以湿冷却塔系统的电厂(1000MW容量)的耗水量为0.7-1m³/s,而配以空冷装备的冷却系统的电厂(1000MW容量)的耗水量为0.16 m³/s,采用空冷机组,可节约电站用水的四分之三以上,每台1000MW空冷机组年可节水1500万吨。
因此,发展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技术,提高发电效率,节约煤炭资源,节约用水,是未来煤电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以燃煤为主的中国必须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电技术。 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一、研发的目的意义
⑴发展风电是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是该重要措施的组成部分,是为国家能源战略做贡献。
⑵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
18
⑶发展民族工业、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降低风电投资成本。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总体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⑴叶片气动结构综合优化设计技术 ⑵叶片根部设计与制造技术 ⑶低温环境下复合材料疲劳特性 ⑷叶片芯模制造技术 ⑸大型叶片模具制造技术 ⑹大型叶片真空注入成型数值模拟 预期达到的总体目标:
⑴能自行设计1.5--2兆瓦级的大型风电叶片 ⑵具备批量生产1.5--2兆瓦级的大型风电叶片 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技术难点 创新点:
⑴在风叶中应用强芯毡、中空玻璃微球、玻纤碳纤混杂材料,使叶片减重5%-10%。
⑵风叶半柔性结构设计
19
选用丙烯酸结构胶和优化双拼槽钢铺层结构,使其在风况变化时能够改变它们的空气动力型面,从而改变空气动力特性和叶片的受力状况,增加叶片运行的可靠性和对风的捕获能力。 ⑶闭模真空浸透技术及树脂注入成型数值模拟
⑷研制出新一代的风电叶片,使其拥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音。更加坚固的结构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主要技术难点:
⑴叶片气动翼形设计。叶片气动翼形是风机效率、噪音等决定性因素。 ⑵叶片铺层,结构设计。叶片铺层,结构设计是叶片成本,制作效率、决定性因素。叶片除了性能优良外,更重要的是长达20年的运行中能抵抗台风,雷电、砂尘、高低温等各种苛刻环境的挑战。 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⑴经济效益
发展风电是发展民族工业、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降低风电投资成本、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是该重要措施的组成部分,是为国家能源战略做贡献。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预计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润2700
20
万元,税金1263万元。 ⑵社会效益
风能是最具活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它成本低廉,使用清洁,并且取之不尽,也没有包括碳排放等环境成本。在目前能源危机加深和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风能资源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利用自然风能来节约有限的水、煤等资源的重要举措,它既节能、又环保,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2、工艺攻关:
2007年,公司充分利用科技人员,在科技攻关上作了很多工作如“单排管直接空冷系统的研制”列入某某市科技工关计划。该项目的研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单排管直冷系统空冷器的研制工艺在国内首创。由于单排管焊接工艺采用钎焊、焊接合格率达到99%,经拉伸器对翅片进行拉伸试验不小于15kg,单排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基本和双排管相似,但阻力降低20—30%。满足了各类空冷电站的设计需求,保证空冷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空冷系统的热循环效率。而单排管直接空冷系统,目前在国内为首创,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在扁管成型和翅片焊接上具有独创的特点,在热工性能上不低于同类产品水平。
21
今后,每年我国都将有20台火电机组投入运行,如采用直冷系统可解决水的蒸发损失,以一座600MW火电机组为例,年耗水量1500万立方米,而直接空冷的用水量仅为3%,同时可减少排放和费热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防止化工废气和汽物相遇时产生的化学腐蚀。为此,该项目还打破了国外常年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意义重大其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此项目研制,将为我公司形成年产2X600MW单排管直接空冷系统的生产能力,并在近两年形成年产3600MW的生产能力,年产8亿、利税1亿。
3、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自身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几年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对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进行了很多资金投入,但还远远不够,我公司从“十一五”开始在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在开发新产品上很下工夫,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广泛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在消化吸收大型电站空冷系统核心技术的同时着力研发出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接续产品,为企业发展储备后劲。同时要加快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长,从而打造企业的
22
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为公司今后的快速发展开辟新的领域,在“十一五”末期力争达到形成年产6套600MW单排管空冷器的生产能力,来满足电站空冷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保障。 (1)、SRC单排翅片管的研制
该单排管的生产线研制,是为了研制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换热单元,这种换热单元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最先进的填补国内空白。 (2)、直接空冷管束参数化设计
该参数化系统实现后,程序可在WINDOWS或WINDOWS XP系统上使用,程序界面将可视化,只输入关键的数据,其他数据参数化联动的,既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又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增强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将给公司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无形资产。 (3)、新系列构架开发
研制开发新系列构架,H型钢立柱代替用槽钢制造的格构式立柱,使结构受力更趋合理,重量更轻。而且,H型钢柱的防腐蚀效果要比格构式立住好。焊接量比格构式立柱的要小,可大量降低制造成本。 (4)、单排管管束结构设计
单排管空气凝汽器相对多排管优点是:结构简单、无不凝结气体的积聚、
23
无冰冻危险、高热力性能、需要较小的热交换表面,高抗腐蚀性,高度紧凑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厂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公司在借鉴国外同类产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经过调研比较后,开发出国内自己设计的成型产品,该项目将填补在这个领域的国内空白。 (5)、新型风机开发
研制开发新叶型,用新叶型叶片组合成模型及叶轮,并进行性能模拟试验,做性能曲线。要求新研制的风机小样,静压效率不低于60%为满足直接空冷配套风机的要求,在叶片工艺制造上,除了采用玻璃钢材料外,还要开发适合石化空冷器用的拉挤铝合金叶片,达到降低叶片的高制成本。水平参数应达到国外Howden公司或Comfim公司同类产品水平,经济效益降低风机制造成本30%以上。
公司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运用企业在资金、设备、市场,高校等科技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把产学研结合与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人才、设备、信息等优势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与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作到院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并邀请高校学科领域的专家来我公司从事科研、讲学、技术交流等工作。积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
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带动整个企业的科技进步。技术中心本着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6年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合作的项目“铜川2X600MW单排管直接空冷器”。公司与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在2006年与阿依艾工程软件(大连)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多伦2×100MW单排管直接空冷器”、与安世亚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霍州2×55MW双排管直接空冷器等”。公司还将拟选择国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全面科技合作。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科技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以下是公司近几年重大电站合同:
近年重大电站合同明细
序号 1 2 3 订货厂家 内蒙古锡林 内蒙古准大 乌拉山发电厂 装机容量 2x300MW 2x300MW 2x300MW 翅片管排数 2 2 2 合同价格 (万元) 15192.64 17535 18690.8 交货期 2005.12.30 2005.9.1 2002.6.15 完工时间 2006.1 2006.8 2006.6 25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通辽发电厂 华能铜川电厂 包头东河电厂 大唐多伦 乌斯太电厂 霍林河坑口电厂 霍林河坑口电厂 陕西蒲城电厂 内蒙古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x600MW 2x600MW 2x300MW 2x100MW 2x300MW 2x300MW 2x600MW 2x600MW 2x600MW 9200MW 2 1 2 1 2 2 1 1 1 13112.3166 26848.6 16528.78 7819 16722.2 15619.38 20220.32 23351.54 18500 210140.5766 2006.1.1 2006.12.1 2006.9.15 2007.3.1 2007.6.30 2007.12.1 2007.6.10 2007.11.30 2008.12 2006.2 2006.11 2006.1 2007.6 2007.10 2007.8 2007.8 制造中 制造中 (五)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哈空调从实施信息化以来,在省市各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扶持下,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年7月,被评为“某某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同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2004年度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1月,被评为“某某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单元技术示范企业”。
26
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某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工程在产品设计方面实施了CAD/CAPP/PDM软件系统,在经营管理方面实施了ERP软件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公司内部的Intranet网络建设以及相应设备的配置工作;在产品设计方面,采用了开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二维管束参数化设计等系统,完成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采用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基于主动成本控制的ERP系统,功能上覆盖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集成化。
哈空调ERP项目实施分为两期完成,ERP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27
领导查询与决策市场分析生产计划质量计划制造数据处理流程管理成本计划生产统计质量分析成本分析业绩与责任考核及奖惩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定额/标准制造数据管理基于IC卡的现场数据一体化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投标报价销售管理销售市场信息客户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人力、能力、能源、资产、后勤)物资领用控制库存管理采购控制应收/应付管理集中配送服务管理供应市场信息 哈空调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体系结构图 哈空调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是高速网络与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下,构建各种应用系统。ERP系统面向企业的管理需求,提供较为宏观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系统、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采购与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管理系统等,其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提高企业响应客户响应市场的时间和竞争力等。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哈空调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根据各个系统的难易程度和在整个ERP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二期进行实施:
实施系统 28
第一期 制造数据管理系统、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系统、能力需求计划管理系统、车间生产活动控制管理系统、车间现场控制管理系统、车间生产数据汇总系统、库存供应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质检管理系统、条码/IC卡管理系统 第二期 销售管理系统、应收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成本计划系统、成本核算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
一期工程中主要目标是完成ERP系统平台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建设。ERP系统是建立在高速网络与数据库系统支撑环境之上,一期工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是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在生产制造企业中,生产处于核心地位,一切管理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产品生产这一核心任务展开的,销售、采购、库存、成本、财务等诸系统均以生产系统为纽带连接在一起,所以系统业务方面第一期应完成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以及与之运行必不可少的库存供应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等配套系统,为今后实现全面的成本核算打下基础。在整个生产管理运行起来之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生产控制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节约成本。
在一期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之上,二期工程主要目标是完成企业销售管理系统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完善企业的对外销售管理,使企业的内部生产和对外的销售结合在一起,完成企业的产供销系统集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成本计划与控制系
29
统的建设,完成整个ERP系统全面实施和系统集成。获得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而控制和节约生产成本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已经理清了企业的内部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第二期实施成本计划系统、成本核算系统以及业绩考核与工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完善企业的责权利运行考核体系,最终实现时间-成本双主线控制。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一方面 从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入手,确定科学适用的信息化改造方案。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何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哈空调经过客观的分析认为,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产品多为单件小批、交货期短、设计工艺和生产组织困难、产品成本管理及核算粗放、质量检验监督反馈不及时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和软件商共同研究确定了如下的信息化工作方案。
1、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车间核算与考核,实现集约化管理,有效的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