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会计 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会计 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信信 息息 化系 李素萍 (新疆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信息化进程对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立足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在现阶段该教学的不足,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突出“信息化”特质,在培养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和体系设计,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全综合素质能力,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背统 景课 下程 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而且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会计 应改 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特 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变革多,更新快。 用革 由于边缘性特点,会计制度改革和信息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 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 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原 理、技术和方法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会计专业理论、方法与 一、学生适应性较差。 3.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不清。 带来课程内容变革;第二,课程实践性极强,课堂理论教学和 实验教学并重,既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必须兼顾 当前主流会计软件或ERP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处理方法;第三, 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对教师考验极大,教师必须掌握课程的最 新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目前我国各高校并 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教学目标不一致。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内容就存在极大不同。所以,同样的课程名称,定位不同,人才 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就有很大不同。大部分高校在该课程 教学中.通常是在主要财务模块应用的基础上,各自有所侧重 地将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维 护、系统开发方法、软件功能模块设计、ERP原理等内容并人 该课程中。但是,从学习效果上看,由于各高校的课时、师资等 因素的制约,学生没有太多收获。 2.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会计信息化的前置教育还比较薄弱.课程设置单一,与其 型与 高实 校践 会探 计索 他课程缺乏衔接。一般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 库基础、财务软件操作、计算机审计,有的学校甚至更少,会计 信息化教学的目标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内容中很难体现,对 于学生会计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及提升的实训就更少了,导致 积极性更高,求知欲更强。而学习不得法者,虽然花的时间和 精力不比别人少,但成绩就是不理想,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失去进取的信心。大学生真正的学习时间在课外,英语教师 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英语书籍,了解西方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一定要 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 教会学生学习.诸如“单词记忆法”、“跳跃阅读法”等。在教 单词时,除了用常规的读音规则、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 记单词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记忆法”,教给学生学习 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尽力地用英 语而不是用汉语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 成口、笔头作业的习惯,形成学习与思考的自觉性,从而取 得成功。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 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在“教”和“学” 这对矛盾中,“学”是主体,起决定作用,“教”起着至关重要的 主导作用。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观念和教学 16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及对会计信息化理解的偏 差.部分高校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要么侧重于系统开发 的原理和方法、功能模块的模型设计、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 等,还有的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要么在很多高校就 被忽视,会计信息化课程被定位于财务软件的应用,或者作为 其他会计类课程的上机实验。沦为了某种软件培训课程,而忽 视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其结果,对于前者,如果学生的选修 课缺少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知识, 以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过程的基本认知,学生就会难以接 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后者,忽视理论内容对实践教学 的作用,导致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划分模糊,实践教学内容 过于偏重应用。不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的综合型应用 型人才培养。 4.教材建设滞后。 会计信息化教材包括理论课教材和实验资料两部分,从 目前高校情况看,通常将软件培训资料作为教材,缺乏会计信 息化应有的理论内容,或者即便有理论教材,要么专注于系统 开发软件设计显得过于深刻.要么偏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 计.对于学生理解系统原理和设计思路是需要有一定的数据 库和网络知识的,先修课程中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学习掌 握:实验资料部分,大多数是财务软件的操作指南,主要是分 模块介绍软件功能,对于会计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 特性的内容教材较少涉及,同时,学生在练习时缺乏实验案 例、实验任务安排及实验报告的要求.使得实验教学效果不 佳.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会计信息化教学多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边 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接受最新信息,如“翻转课堂”和“慕 课”,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 使他们真正实现用英语交际。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耐心帮 助、正确引导下,在学生长期积极密切的配合下,英语课堂教 学质量能够得以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外国语,2010, (1):2-8. [4]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 革[J].外语界,2010,(1):17—22. [5]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 2013.(1):9-14. 一上机演示边讲授,同时让学生跟着操作演示的操作型授课, 或CAI手段,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大多采用的是验证式实践教学法。学生按实践内容和步骤进 行实践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  式的实践对学生要求不高,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践的过 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但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培养。 6.师资是制约因素。 会计信息化是相对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在给教师带 来较大施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多 数高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会计、经管类的 教师和来自软件与应用数学类的教师。来源背景比较多样。知 识结构也比较杂乱。会计信息化是一门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 应用完成实验的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账套数据考 核评价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 (2)信息技术课程与会计课程相结合 会计信息化技术基础是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必须掌握 的,学会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十分 必要的。会计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会使用财务软件.是学生 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 化的知识、手段处理所有会计专业课的问题。因此。基础课程 设置上应开设数据库原理、Excel的高级应用、网络基础等.会 计学理论也是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关键和核心,将“会计信 息化”课程中涉及的会计业务处理内容与其他会计课程,如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3)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相结合 础的课程,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很快,大多数教师信息化知识的 培训缺乏,许多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是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 体系,或者开发新课程才能实现。师资的约束是目前制约高校 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 是通过一门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完善 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 学目标是通过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应用方 法,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及相关功能,能独立完成基本会计核 算操作,了解如何组织、管理企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及对会 计信息作进一步的加工与应用,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 构与原理,为将来使用和维护会计软件、用计算机处理财务管 理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依据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本课程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课堂 教学中既要有理论讲授,又要有财务软件操作的实践教学。在 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防止理论教学信息化. 实践教学操作化。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偏重理论和 系统开发,又不能只注重软件操作.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 和信息化的知识、手段处理所有会计专业课的问题。一方面在 理论讲授中随时结合上机内容,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另一方 面在上机过程中教师随时对上机情况进行点评,结合理论知 识,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入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采用先 理论,后实务的方法,具体思路如下: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 纲,明确理论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了解会计 信息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实施运行和控制的基本过程,理 解信息社会企业的业务基本流程,理解会计信息化的技术环 境和平台,理解各子系统(或模块)的工作方式和基本原理等 内容;实验教学大纲要满足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实验教 学大纲,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项目、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考核 评价标准,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实验大纲设计实验 的具体项目。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案例数据,通过财务软件的 可以利用同一套数据先进行纯手工实训,后利用财务软 件进行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实训,或者是设计数据相同的一套 资料,既可以进行单项实训,又可以进行综合实训,既可以用 于手工操作,更可以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操作。几项实训 采用同一套基础数据。互相印证的同时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学生通过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学习,深入了解会计的 职能与目标,领悟会计工作的本职。将信息技术与专业很好地 融合。 3.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立足现实,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如实验教学中 现存的网络环境及实验软件的功能,构建分布式会计信息系 统实验模式,推行体验式、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小 组、分岗位实验及岗位轮换等方式。在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管 理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接近和参与企业实际的效果,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软件公司、兄 弟院校等建立互动联系,或者建立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或者请 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分享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经验和应用心 得,或者推动学生进人企业实习实训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教 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师资培养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取决于会计信息化师资培养,要提 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有侧重的培养,不断优化会计 信息化教师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会计信息化整体素质, 达到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艾文国.张华.“会计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经 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7—50. [2]许义生.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中国大学教 学,2010,(9):47—50. [3]孙波.基于ERP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 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96—97. [4]占慧莲,钱学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发展 与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103—105. [5]陈步云,周勤,温光浩,李红.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 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9管理,2009,(5).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