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学术问题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以学术异化为视角

高校学术问题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以学术异化为视角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27卷第2期 2011年2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V01.27 No.2 February.201 1 高校学术问题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以学术异化为视角 程印学 邹克玉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随我国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异化已经成为高校学术研究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学术道德失范、过度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为尽可能地避免这些负面影响给高 校学术带来虚假繁荣,理论界已经对高校学术异化问题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如果从历史和社会学 的角度对学术异化的发展和表现进行明确和界定,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高校学术异化的影响因素, 并制定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术异化;越轨行为;学术道德;学术评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I)02—0091—05 一、学术异化概念的理论分析 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人摆脱理智障碍和理智保留, 1.学术异化的概念 追求真理获取真知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知识的准 异化理论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神学和经院哲 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 学,在近代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外界的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提出了异 响”…(P42)。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和学生研究学术应 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 当是把学术当作追求的目标,应是第一位的,不受其 异化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广泛传播,并且 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涉,同时学术更不是工具和 内涵也越来越来宽泛。一般认为异化的含义是:人 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大 作为主体创造出的事物,违背其应为主体服务的初 学学术才能得到健康的长远的发展。但是在现在的 衷,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主体的客观 大学中,学术的目的性越来越向工具化手段化发展, 力量,不仅不再是主体的手段和工具,反而反过来支 学术不再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科学和真理的无私追 配、控制主体的一种过程和状态。而学术异化,就可 求,而是“随着无数的成就的取得,工具转变成了目 以将其解释为: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违背了其追 标,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方面进一步强化的结果是, 求真理和创新的初衷和目的,成为了主体攫取名誉 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独立于社会、并认为科学是社会 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的独立存在的事业,而不是社会中的一部 大学是社会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学术 分” J( 。学术活动的这种工具化倾向使主体越 性是其本质属性。学术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学术 来越忽视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越来越重视学术活 至上。“学术自由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动的现实结果,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沽名钓誉。 收稿日期:2010—12—18 作者简介:程印学(1958一)男,河南鹿邑人,商丘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邹克玉(1985一)女,河南唐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学术活动的异化。而这种异化 的结果只能是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 J。 析 二、我国高校学术异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 2.学术异化的理论来源 学术异化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至科学社会学领 域默顿的学术科研越轨行为理论。科学社会学创始 1.我国高校学术异化的表现 (1)学术异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学术道德失范现 象严重。最普遍的就是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许多 之初,原创性作为科研学术的最重要特征被广大学 者普遍认同,并作为评价科研学术的标准加以推广。 默顿认为原创性这个要求虽然能够保证科研的质 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缺乏创新意识,为了职 称、学位、评优评先等利益,只求发表出版,不求学术 价值。或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调查研究,不深 量,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这样会使研究者在学术活动 中走入极端。一方面,研究者会在科研活动中寻求 创新推崇原创;同时另一方面研究者自己能力有限, 无法进行创新又不得不提供创新的时候,便容易产 生两种结果,一种是自杀,一种是剽窃。默顿把剽窃 他人的研究成果称为“越轨行为”,且名之为“欺骗 行为”。但是默顿并没有把这种越轨行为加以解 释,在他的《科学的规范结构》文章中也没有给越轨 行为一个适当的位置,只提到学术上的越轨行为有 一部分为了自己的私利违背规范并且寻找口实加以 掩盖[ 。 “默顿学派”的另一学者加斯顿也在默顿的基 础之上给与发展,但是仍然未对越轨行为做出明确 界定。1992年,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家医学研 究院和国家科学院组成的22位科学家小组,分析了 美国科研中的越轨行为特点后,将此定义具体化为 “在申请科研课题、项目,实施研究或报告结果中出 现的编造数据、伪造数据和剽窃行为” 4]。 有学者认为学术科研中的越轨行为包括:在科 研中伪造、捏造、篡改、拼凑或剽窃研究数据、研究报 告;假冒、虚报成果或奖励、不规范公布科研成果、非 科学目的使用科学资源、获取科学资源的恶性竞争、 不尊重他人科研成果、不适当的科学保密、无端占有 他人成果、缺乏学术民主、为伪科学张目、进行伪科 学甚至反科学研究等行为 』。这种汇总被大家广 泛接受。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学术异化表现,很大一部分 都符合上述汇总的科研越轨行为。学术异化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形式多样,同时科研社会学 的越轨行为理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异化的形 式多样而形式多样。 入实际,只是泛泛而谈,毫无新意,一稿多投;或者侵 占他人学术成果,弄虚作假,抄袭篡改成风;或者通 过拉关系、通关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项目、课题、获 得先进;或者搞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这些问题不 仅有损学术的尊严,而且违背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长此下去必然阻碍学术的繁荣和高校的发展。 (2)学术异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学术过度量化 的评价体系。制定学术评价体系的初衷是让学者凭 借其学术贡献享有相匹配的学术荣誉和待遇,体现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 和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学术的目的是追求真 理和创新,而追求真理和创新的过程,是用简单的数 字和指标无法衡量的。而一些管理者只是为了自己 在考核时候便于操作,人工制定出所谓的量化的衡 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然而,在 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愈演愈烈,不仅无法制止,反而 “过度”量化。在高校评职称、评优评先中,大多都 是看教师的一年内科研项目数量、核心期刊、国内外 重点期刊发表数量等,而不会重视科研的内容、研究 的价值意义等。学术自由要求学术至上,管理者制 定政策应该是为学术至上服务的,然而这种应该至 上的学术成果却在管理者便于操作的口实中,被强 制量化,被强制失去了其至上的地位。而过度量化 的评价体系也必然会导致主体的学术活动朝着量化 的标准靠近,于是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当中。这 不能不说是学术异化一种的原因,同时也是学术异 化的一种表现。 (3)学术至上异化为行政化的学术权力结构。 学术自由要求学术至上。要实现真正的学术繁荣, 也就必然要求学术在整个研究型高校权力结构中处 于至上地位。然而,当代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行政 第2期 程印学:高校学术问题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93 权力成为主导,学术已经慢慢失去了应有的主导地 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和控制,使很多学 者在学术研究中渗入_r不应有的行政化倾向,更使 单纯的学术问题复杂化,学者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 制,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成果难以实现。 (4)学术近亲繁殖也是学术异化的表现之一。 学术近亲繁殖在国外是被明文禁止的,而在我国,似 乎成了“古往今来”的惯例。高校的许多学牛毕、 直接留任本校做教师或直接考取本校硕士博上,而 许多高校招聘教师或招录研究生时也优先考虑本校 学生。长此下去近亲繁殖愈演愈烈,外来新鲜血液 越来越少。2006年据学者统计,我国高校教师及科 研人员的近亲繁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高校,平均值高出近5倍 。高校任教教师、科研人 员近亲培养,不仪造成学术交流的不畅,更阻碍学术 的创新和发展。 2.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多元化对学术领域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对学术本身缺乏正 确的认识,人们总是倾向于以功利性的观点看待学 术的价值,“公众主要感兴趣的不是科学自身的最 终发现结果,而是其创造新产品、发现疾病新疗法或 解决社会问题新答案等方面的价值” 。‘ 。随着 科学究向社会牛产力的转变,其实用价值也在不断 凸现,不仪与经济领域紧密市H关, 且与社会的各个 方面都密切相关。在科学研究影响社会的同时,反 过来社会多元化发展也会影响科学研究的发展。对 于个人来说,从事科研活动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科 学真理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一种职业谋生的手段。 许多学者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也开始多元化,有崇 高的精神探索,有对真理的无私追求,也有纯粹的功 利目的。如果一个学者从事科研活动只是纯粹的功 利目的,那必然导致科研学术发生异化。 (2)行政权力对学术领域的渗透和侵蚀 当前高校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 主要表王见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行政权力埘学术事 务过多介入,排斥学术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其 二,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的过分干预,影响行政机构 和行政人员按规章制度高效处理问题 。而 学术异化的一个蕈要影响因素就是其中行政权力对 学术权力的过分渗透和侵蚀。 (3)学术评审制度化不足 同外的学术评审都是采用同行评议机制,并且 获得r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科研项}=】、奖励或 科研成果的评审,尚未建立起高效的同行评议机制。 这就使评审制度不能按照规范去操作,造成不规范。 学术评价制度由于失去了对越轨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功能,而且又缺乏有效的学术批评和监督体系,便会 造成那些信守规范者得不到奖励,而越轨者义不能 受到惩罚的不良后果。 (4)学术越轨的违法成本过低 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且惩治力度不大、治标不治 本,越轨者的所得利益与所受惩罚不成比例,不仅使 越轨者得 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变相助长了越轨者 的威风,滋长J,仿效者的胆量。 三、解决高校学术异化的相关对策 1.推崇学术自由原则,回归大学学术之道 学术自由原则自大学创建以来就是高等教育学 哲学中大学学术发展的一个霞要理论问题。德里 克.博克谈到大学学术的三项基本原则:学术自由、 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其中学术自由原则是大学学 术的最主要原则。德国哲学家 尔・雅斯贝斯指 出:“自从大学创立以来,学术自由就是并将继续是 使创新与创造活动成为可能的中心价值与条件。学 术自由是学术 [作的中心的、普遍性的指导原 则。” 川 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如果在一 所大学里听 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 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 有尽到它的职责”。0l¨ 。德国自由哲学的重要代 表费希特也认为:“只有思想自由,只有不受阻碍, 受限制和思想自由,才能建立和巩崮国家的幸 福。”㈨ 回顺整个大学发展的历程,学术自由原则对于 推动大学学术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正 是由于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才能够成为不同思想 流派的交汇之所;正是由于不同的思想流派之间的 碰撞与交流,才得以推动思想的创新和学术的发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因此,我们应当回归大学学术发展之道,推崇学术自 由原则,只有学者真正的学术自由,才能尽可能的避 免学术异化和学术的虚假繁荣。 2.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推进高校 学术优化发展 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 的危险。”_】 ](P25S)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都是趋利避 害的,在缺乏约束力或约束力不够的条件下,每个人 都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 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因此,要想有效遏制学术越 如何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共同推 进高校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做法各有不同。在意大 轨行为,除了以上的努力以外,还应当加大惩处力 度,有效增加约束力。 利、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相互渗透,同时又适当分离,其中学术权力起主导作 用;在美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权分离,又有渗 透,各司其责;在法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渗透,适 当分离,而行政权力起主导作用;各种不同的模式都 对推进本国高校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我国也应当按照高校的具体情况,理顺行政权力和 学术权力的关系,推动高校的优化发展。 3.建立有效合理的学术评审制度,完善学术监 督体系 在国外,由于法制健全,学术腐败事件实属罕 见。德国科研界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普遍严格自 律,作风严谨,科研自律意识强。这不仅和国家的严 格法律有关,而且还与各科研机构的严格要求以及 媒体的严格监督有关。美国在界定抄袭方面,《芝 加哥手册》和《韦伯美国标准写作手册》明确规定: “凡使用他人原话在3个连续词以上,都要使用直 接引号,否则即使注明出处,仍视为抄袭”,以及“无 论直接还是间接引用,凡从他人作品中得来的材料 和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即为抄袭”。因此, 要想使学术越轨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不仅要依赖于 学者对学术规范认识的提高,更要依赖于学术规范 的有效制度化,建立适合我过国情的学术评价体系, 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健康发 展。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即便能够借鉴外国的同行 评议机制,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环境中也未必能够得 到有效的落实。这还需要在引进国外经验的同时, 更要适应我国科研界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变通。 4.加大惩处力度,增加学术越轨成本 马克思曾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 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 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问法律;有 虽然近年来学术越轨行为已经在我国表现得越 来越严重,但学术反腐却依旧更地只是停留在道德 规范的层面上,很少被真正地纳入到法律规范的视 野之中。即使有些被纳入法律规范的,也多因为有 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违法不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 使法律的存在形同虚设。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能 够约束学术越轨行为的主要是在《著作权法》第46 条规定,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的,可以被认定为 侵权行为,侵权者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 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这些民事 制裁达不到遏制学术越轨的效果。因此,尽快建立 专门惩治学术越轨的法律,或者完善相关法律中惩 治学术越轨的内容,并增强其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加 强落实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终遏制学术越轨之风。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 出版社,1987. [2]默顿.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一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 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社,2001. [3]刘广明.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二重性及其启示[J].河 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I). [4]Defining Misconduct,Opinion of Nature[J],Nature,Vot. 356,30 April,992,730. [5]盛华根.论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界定和分类[J].自然 辩证法研究,2001(10). [6]顾海兵.高校“近亲繁殖”之弊[N].2l世纪经济报道, 2oo6—07—31. [7]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 第2期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印学:高饺学术问题现状的什会学分折 95 /990(2).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M .邹进泽.北京:, 活.读 书‘新知蔓职 店出版社,1991. [12 J毕宪顺.国外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 式及其趋l执 J1.L¨尔省青年管理千『;=I5学院学报,2003 [10]约翰‘布告 克.高等教台哲学f M J上承绪 等,洋. ,(I1).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1]赫尔曼’ 尔斯.经典的人学l观念:洪, 构怨的大学观 念的起源及具意义I J].陈民,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1 3j码克思恩格斯令集:第17卷 Mlj_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Alien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of Chinese Academic and Sociologica1 Analysis ChengYinxue Zou Keyu (tfenan Universit) of l'cchnology Law School,Zhengzhou 450002) bstract:With the devel。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 r】Chinaa( ademic alleIlation has become a pr0minent pr0blem in universitv re,— search,and it manifests in:demoraliza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over—quantified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Inand other aspects.Tb ,,avoid these n gati effe ̄‘ts bring a false academi( prosperityacademic theorists have already explored the issue too muchThis artic1e ,.d fi“ed the。rigin and perfonnanee。f acadeInic alienati。n from the perspeetive()f hist。ry and s。ciol()gy,and an aIvzed s。me fact()rs and related measures to this problem in china. Key words:Alienation;Academic alienation;Deviant behavior;  ̄cadernic Ethics;Academic Ac(:redjtafjon 【责任编辑:李元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