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

2022-03-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横、纵、缩、胀、真、假、施工)缝

一、接缝设置的原因

混凝上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

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而在一昼夜户,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高,这种湿度坡差会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间气温降低,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围和角隅翘起;(如图2-8-6a)。这些变形会受到面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自重和车轮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图2-8-6b)或拱胀破坏(图2-8-6c)。由图2-8-6可见,由于翘曲而引起的裂缝,则在在裂缝发生后被分割的两块板体尚不致完全分离,还具有传递荷载的能力,倘若板体温度均匀下降引起收缩,则将使两块板拉开(图2-8-6c),从而失去传递荷载的能力。

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分割成为许多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可分为纵缝和横缝两大类。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接缝称为纵缝,与路线垂直的接缝称为横缝。接缝设计应能:

①控制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所引起的裂缝出现的位置;②通过接缝提供足够的荷载传递;③防止坚硬的杂物落入接缝缝隙内。

二、纵缝及其构造1.纵向缩缝

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4.5m时,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如图2-8-7所示。设置拉杆,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1/2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碎石混凝土为

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振人木条。槽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根据经验,槽深—般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3~8mm。

2.纵向施工缝由于施工条件等原因,当—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需分两次以上浇筑时,则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按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并应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以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其构造如图2-8-8所示。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企口缝易产生破坏其原因有:

①榫舌尺寸过大,降低了接缝处的强度,并可能导致榫舌破坏;

②大而深的企口,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榫舌和棱角变形,拆模困难、振动大,常给企口造成早期损伤,有时甚至振坏企口,需重新修补。这些损伤以细微纹潜于阴企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发展直至破坏。此外,施工比较麻烦。

三、横缝及其构造

横缝一般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1.胀缝

在胀缝处混凝土面板完全断开,因而也称之为真缝。胀缝的设置目的是为混凝土板的膨胀提供伸长的余地,从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胀缝的构造如图2-8-9所示。胀缝必须贯穿到底,缝壁垂直:缝宽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的一半以上应涂沥青或加塑料套,并加长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传力杆头之间留3cm的空隙(用纱头填)。其下部设接缝板(木板涂以沥青),上部3~4m范围内灌填缝料进行封层。同结构物相接处或与其他公路交叉处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采用边缘钢筋型或厚边型:其构造如图2-8-9a)、b)所示

设置胀缝,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由于施工时传力杆设置不当(未能正确定位)或封缝不好等原因.使胀缝处的混凝土板常出现碎裂等病害。使用经验和观测资料表明,胀缝间距较短的路段(100m以下),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胀缝缝隙增大,使依靠集料嵌锁作用的接缝传荷能力

大大降低;且因填缝料难于保持其效能,砂石等杂物便易于落入缝内,造成接缝区的混凝土在膨胀受阻时产生碎裂破坏,或者拱起。少设(加大胀缝间距)或不设(仅在同结构物交接处设)胀缝,一方面便利了施工,另一方面约束了板的位移.减少了接缝缝隙,使传荷能力增加,错台、碎裂和拱起等病害减少。因此,胀缝只设置在以下场合: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处;隧道口;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在邻近构造物处的胀缝,应根据施工温度至少设置两条。除上述位置以外的胀缝宜尽量不设或少设,其间距可根据施工温

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胀性并结合当地经验具体确定。

1.拉杆

拉杆是为了防止板块横向位移而设置在纵缝上的异形钢筋。拉杆应采用螺纹钢,设在板

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尺寸和间距可按表2-8-12选用。其最外边的拉杆距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25~35cm。

值得注意的是:表2-8-12中的数据系按钢筋的屈服强度取286MPa,钢筋同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力取1.8MPa计算的,当实际中采用的数值与上述数值不同时,拉杆的长度和面积可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Aa——每延米纵缝长所需拉杆的截面积,cm2;B——设拉杆纵缝到相邻纵缝或自由边之间的距离,m;h——混凝土板厚,cm;

fsy——钢筋的屈服强度;MPa;

L0一—拉杆长度,cm;d——拉杆直径,cm;

Za——钢筋同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应力,Mpa。

2.传力秆

传力杆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保证接缝的传荷能力和路面的平整度,防止错台等病害的产生。

传力杆主要用于横向的接缝,采用光圆钢筋。由于其在胀缝和缩缝所起的作用不同,尺寸上应有所不同,前者要大些。对设在缩缝处的传力扦,其长度的一半再加5cm,应涂以沥青或加塑料套,涂沥青端宜在相邻板中交错布置;对设在胀缝处的传力杆,尚应在涂沥青一端加一套子,内留3cm的空隙,填以纱头或泡沫塑料。套子端宜在相邻板中交错布量。传力杆尺寸及间距可按表2-8-13选用。其最外边的传力杆距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15~25cm。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构筑物的衔接

与混凝土路面连接部位有沥青路面、桥梁、涵洞和通道等,相接部位与—般路段有所不同。这些部位的混凝土路面往往会发生跳车现象,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则是由于这些部位的差异沉降所致。

防治的原则,一是减少这些部位的基础竣工后的沉降量;二是加强和提高路面整体的耐久性。

1.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而相接

在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相接处,由于沥青路面难以顶住混凝土面板末端的水平推力,因而首先在沥青路面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路面的一端发生损坏。此外,出于沥青路面与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沉降不同,使得接头处变得不平整,引起跳车。因此,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应在沥青路面面层下埋设长度为3m的混凝土板,此板在混凝土路面相接的一端的厚度与混凝土面板相同,另一端不小于15cm,如图2-8-12所示。埋设在混凝土板与混凝土路面相接处的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直径一般为25cm,长70cm,间距40cm。对于其他各等级公路.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较低,交通量不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过渡或径相连接。

2.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

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可根据公路等级,使用要求和当地经验选用以下或其他适当的措施。在各等级的公路上,特别是在高等级的公路上,应设置桥头搭板。搭板与混凝上路面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过渡,其长度不小于5m。搭板与钢筋混凝土面板之间的接缝应设置传力杆。钢筋

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面板之间应设置胀缝,如图2-8-13所示。当与桥梁为斜交时,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锐角部分应采用钢筋网补强,如图2-8-16所示。钢筋混凝土面板按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有关规定执行。搭板与钢筋混凝土面板相接处设拉杆,其尺寸、间距和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交时设置的拉杆相同。对于等级较低的公路,或作为高等级公路的过渡措施,桥头可铺筑一段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路面,待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混凝土路面。当桥头设有搭板时,其长度不小于5m;当桥头末设搭板时,其长度不小于8m。

3.构造物横穿公路

为了防止过路构造物如涵洞等上方的路面出现横向裂缝、错台和跳车等现象,应将构造物顶部及两侧适当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

对于箱状构造物,当项面至板底的距离d小于8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6m范围内的混凝土板采用钢筋网补强。当d小于30cm或嵌入基层时,应采用双层钢筋网补强。钢筋网分别布设在距板底和板顶1/3~1/4板厚处。钢筋采用直径为10~12mm的光面钢筋,纵筋间距

10cm,横筋间距20~30cm。如构造物顶面上的基层厚度小于10cm,基层改为混凝土找平;当d为30~80cm时,可采用单层钢筋网补强,钢筋网布设在距板顶1/3~1/4板厚处、钢筋采用直径为8~10mm的光圆钢筋,纵筋间距10~15cm,横筋间距20~30cm。

板厚处,钢筋采用直径为10~20mm的光面圆钢筋,纵筋间距10cm,横筋间距20~30cm。4.补强钢筋

混凝土面板纵横自由边边缘下的基础,当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宜在板边缘加设补强钢筋,角隅加设发针形钢筋或钢筋网。(1)板边补强

混凝土面板边缘部分的补强,一般选用2根12~16mm的螺纹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距板底为板厚的1/4,并不应小于5cm,间距一般为10cm,钢筋两端应向上弯起,如图2-8-15所示。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cm。(2)角隅补强

角隅补强部分的补强,可选用2根直径为12~16mm的螺纹钢,布置在板的上部,距板顶不应小于5cm,距板边为10cm,如图2-8-16所示。板角小于90°时,亦可采用双层补强钢筋网补强,钢筋可选用直径6mm,布置在板的上下部,距板顶和板底以5~10c为宜,如图2-8-17所示。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cm。

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是为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而设冒的。一般采用假缝形式,不设传力杆。但在特重交通的公路上,由于荷载的重复作用次数多和轴载大,使接缝的传荷能力迅速降低,出现错台现象,故宜加传力杆:在其他各级交通的公路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缩缝,其缝隙会随着相邻胀缝或路面自由凝土面板的反复伸缩而逐渐张开,为保证这些接缝的传荷能力,在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内,均宜加设传力杆。横向缩缝的构造如图2-8-10所示。

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在浇筑混凝土后.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其宽度为3~8mm,深度为板厚的1/4~1/5,槽口内填填缝料,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分的渗入和杂质的嵌入。当设置传力杆时,传力杆长度的1/2以上要涂以沥青,以便接缝两侧的混凝土面板能自由收缩。

终于找齐了,各种阀门的介绍

1.闸阀闸阀也叫闸板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阀门。它的闭合原理是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高度光洁、平整一致,相互贴合,可阻止介质流过,并依靠顶模、弹簧或闸板的模形,来增强密封效果。它在管路中主要起切断作用。它的优点是:流体阻力小,启闭省劲,可以在介质双向流动的情况下使用,没有方向性,全开时密封面不易冲蚀,结构长度短,不仅适合做小阀门,而且适合做大阀门。闸阀按阀杆螺纹分两类,一是明杆式,二是暗杆式。按闸板构造分,也分两类,一是平行,二是模式。2.截止阀截止阀,也叫截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阀门,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它的闭合原理是,依靠阀杠压力,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贴合,阻止介质流通。截止阀只许介质单向流动,安装时有方向性。它的结构长度大于闸阀,同时流体阻力大,长期运行时,密封可靠性不强。截止阀分为三类:直通式、直角式及直流式斜截止阀。3.蝶阀蝶阀也叫蝴蝶阀,顾名思义,它的关键性部件好似蝴蝶迎风,自由回旋。蝶阀的阀瓣是圆盘,围绕阀座内的一个轴旋转,旋角的大小,便是阀门的开闭度。蝶阀具有轻巧的特点,比其他阀门要节省材料,结构简单,开闭迅速,切断和节流都能用,流体阻力小,操作省力。蝶阀,可以做成很大口径。能够使用蝶阀的地方,最好不要使闸阀,因为蝶阀比闸阀经济,而且调节性好。目前,蝶阀在热水管路得到广泛的使用。4.球阀球阀的工作原理是靠旋转阀恋来使阀门畅通或闭塞。球阀开关轻便,体积小,可以做成很大口径,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密封面与球面常在闭合状态,不易被介质冲蚀,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球阀分两类,一是浮动球式,二是固定球式。5.旋塞阀旋塞阀是依靠旋塞体绕阀体中心线旋转,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目的。它的作用是切断、分田和改变介质流向。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操作时只须旋转90度,流体阻力也不大。其缺点是开关费力,密封面容易磨损,高温时容易卡住,不适宜于调节流量。旋塞阀,也叫旋塞、考克、转心门。它的种类很多,有直通式、三通式和四通式。6.止回阀止回阀是依靠流体本身的力量自动启闭的阀门,它的作用是阻止介质倒流。它的名称很多,如逆止阀、单向阀、单流门等。按结构可分两类。(1)升降式:阀瓣沿着阀体垂直中心线移动。这类止回阀有两种:一种是卧式,装于水平管道,阀体外形与截止阀相似,另一种是立式,装于垂直管道,。(2)旋启式:阀瓣围绕座外的销轴旋转,这类阀门有单瓣、双瓣和多瓣之分,但原理是相同的。水泵吸水管的吸水底阀是止回阀的变形,它的结构与上述两类止因阀相同,只是它的下端是开敞的,以便可使水进入。7.减压阀减压阀是将介质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的自动阀门,一般阀后压力要小于阀前压力的50%。减压阀种类很多,主要有活塞式和弹簧薄膜式两种。活塞式减压阀是通过活塞的作用进行减压的阀门。弹簧薄膜式减压阀,是依靠弹簧和薄膜来进行压力平衡的。8.疏水阀疏水阀也叫阻汽排水阀、汽水阀、疏水器、回水盒、回水门等。它的作用是自动排泄不断产生的凝结水,而不让蒸汽出来。疏水阀种类很多,有浮筒式、浮球式、钟形浮子式、脉冲式、热动力式、热膨胀式。常用的有浮筒式、钟形浮子式和热动力式。(1)浮筒式疏水阀,浮筒式疏水阀,主要有阀门、轴杆、导管、浮筒和外壳等构件组成。当设备或管道中的凝结水在蒸汽压力推动下进入疏水阀,逐渐增多至接近灌满浮筒时,由于浮筒的重量超过了浮力而向下沉落,使节流阀开启。这样使得筒内的凝结水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经导管和阀门排出。当浮筒内的凝结水接近排完时,由于浮筒的重量减轻而向上浮起,使节流阀关闭,浮筒内又开始积存凝结水。这样周期性地工作,既可自动排出凝结水,又能阻止蒸汽外逸。(2)钟形浮子式疏水阀钟形浮子式疏水阀又称吊桶式疏水阀(主要由调节阀、吊桶、外壳和过滤装置等构件组成。疏水阀内的吊桶被倒置,开始时处于下降位置,调节阀是开启的。当设备或管道中的冷空气和凝结水在蒸汽压力推动下进入疏水阀,随即由调节阀排出。一方面,当蒸汽与没有排出的少量空气逐渐充满吊桶内部容积,同时凝结水不断积存,吊桶因产生浮力而上升,使调节阀关闭,停止排出凝结水。另一方面,吊桶内部的蒸汽和空气有一小部分从桶顶部的小孔排出,而大部分散热后凝成液体,从而使吊桶浮力逐渐减小而下落,使调节阀开启,凝结水又排出。这样周期性地工作,既可自动排出凝结水,又能阻止蒸汽外逸。(3)热动力式疏水阀当设备或管道中的凝结水流入阻气排水阀后,变压室内的蒸汽随之冷凝而降低压力,阀片下面的受力大于上面的受力,故将阀片顶起。因为凝结水比蒸汽的粘度大、流速低,所以阀片与阀底间不易造成负压,同时凝结水不易通过阀片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流入变压室,使阀片保持开启状态,凝结水流经环行槽排出。当设备或管道中的蒸汽流人疏水阀后,因为蒸汽比凝结水的粘度小、流速高,所以阀片与阀座问容易造成负压,同时部分蒸汽流入变压室,故使阀片上面的受力大于下面的受力,使阀片迅速关闭。这样周期性地工作,既可自动排出凝结水,又能阻止蒸汽外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