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单元训练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
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各课知识点
13 只有一个地球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一)字词
1、应学会的生字:晶 莹 蔼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
2、应理解的词语:遥望、 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3、多音字:扁 薄
4、近义词:遥望——远望 慷慨——大方 恩赐——赏赐 贡献——奉献 毁坏——破坏 感叹——感慨5、反义词: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吝啬 保护——破坏 有限——无限 破碎——完整6、词义辨析慷慨 大方
“慷慨”和“大方”都是形容词,都表示经济、生活方面不吝啬。区别在于:“慷慨”多用于书面语,褒扬色彩比“大方”浓;“大方”多用于口语。(二)句子理解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4、“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5、“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三)修辞方法1、反问:
“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2、比喻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3、拟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引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四)说明方法
1、列数字:“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举例子:“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打比方:“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4、引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五)写作特色:
1、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
3、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
用比喻、
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14 鹿和狼的故事
(一)字词词语读写 (二)中心思想
本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二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三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一)字词
1、会写的字: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
2、应注意的字:在字音上,“嗡、婴、鹰”三个字,都读后鼻音;“脂”读翘舌音。在字形上,“眷”与“卷、券”、“骏”与“俊、峻”比较相似,要注意区别3、应理解的词语:麋鹿 滋润 松脂 遗灰 眷恋4、多音字:薄 载 降
5、近义词:圣洁——神圣 宝贵——珍贵 遗灰——遗迹 眷恋——留恋 终究——最终
6、反义词:神圣——低贱 放弃——坚持 热爱——厌恶 保护——伤害 (二)句子
能根据词句的理解了解课文内容,并着重理解以下句子:①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②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③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⑤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三)修辞方法1、拟人句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2、比喻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3、排比
印地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4、反复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特点:(四)写作特点
1、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
2、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表达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总分总
16 青山不老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 字词
词语读写 土炕 肆虐 淤泥 盘踞 归宿 劲挺 荡漾 风雨同舟(二)句段
1、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①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②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③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体会2、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三)表达特点
1、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
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2、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
3、山沟的大环境描写衬托改造山林的艰苦,院子里的小环境衬托老农生活的简陋艰辛。环境描写突出了老农的奉献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