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最强任务驱动型寓言材料:负重前行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面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的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八百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读了上面的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引导语要求考生以上面的两段材料作为“感触和思考”的基点。两则材料,一定要综合到一起来思考,不可以抛却任何一则。
2.“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引导语给出两组示范性的相反相对的词,并要求考生“有所辨析”,这个任务在行文中一定要有体现,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框架中的体现。这里实际上降低了审题难度,论题已经给出,考生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料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即可。
3.第二则材料是一则寓言,命题人的价值取向非常清楚,肯定“背负大木头前行”者的做法,考生不得见仁见智。所有的寓言都指向社会和人生,“背负的大木头”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考生要在此基础上阐明人生的道理。
开放性
1.第一则材料是《论语》中曾参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初中教材必背内容,对考生来说没有理解难度,但考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开放,进一步思考青年一代当今之“士”的使命和担当,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成长、成才路,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哪一个能够一蹴而就,因而“士”必须要意志坚强,背负重任,奋然前行于漫漫征途。
2.第二则材料第一句话紧承第一则材料谈负重前行,“每个人生而背负着大木头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地将背负的大木头削短,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自身无法跨越的鸿沟,便被拦下,再不能继续前行。背负的大木头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带有象征的意味,象征什么呢?也许是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许是加于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不论是什么,这些都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唯有不放弃、不抛弃,奋斗不息,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
3.文体是自由的,从“思考”“辨析”的角度来说,更适合写议论文。
解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出材料,第二部分给出任务和要求。
材料由一句名言和一个寓言故事组成,两则材料基本上是同质材料,但有同有异。第一则引用《论语》中曾参的话,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思考自我发展。
本题紧扣时代脉搏,既关涉青年学子自身,也关涉社会、民族,大气又接地气。两则材料审题上并未太为难学生,考生都有话说,但把话说好却并不容易,拿高分更不易,考生需要表现自己价值取向以及思考的广度、深度。这也是近两年高考作文命题
的特点。高考作文,功夫在平时,只有注重阅读积累和思维训练,方能在高考中从容不迫。
参考立意
1.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2.负重前行,方跃鸿沟。 3.负重前行,向阳而生。 4.少年轻松,人生平庸。 5.没有负重就没有跨越。 6.用你的负重给未来搭桥。 ……
范文展示 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诉我们,只有负重者才可以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
其实这所谓的“大木头”,就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啊!一个人始终将责任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弃这责任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
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压在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却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虽然负重和减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胜利的人是负重者。
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落》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倒下的例子吧。可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死了呢?
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司马光家穷,点不起油灯,便凿壁偷光;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
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度过人生呢?
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点评
本作文优点有三:
第一,用标题完成任务驱动,标题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而且说出了自己选择负重前行的原因,文章本身逻辑架构便呈现出来。而且小标题用整齐的句子写出,显示了驾驭语言的实力。
第二,快速入题。开头引入材料二,肯定负重前行的做法,并在第二段诠释寓言的寓意,第三段引入第一则材料继续谈感悟和思考。
第三,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第四段举反例,第五段举正例,正反对比;第四段是一个长例子,第五段是七个短例子,事例列举有详有略。在大量事例支撑下,用反问句强调观点,最后结尾申明观点,照应标题,结束全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