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熠熠生辉。“两弹”元勋邓稼先jū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基人和开拓者,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家端木蕻良为美丽、丰饶的故乡发出铮铮誓言 (1)(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熠熠生辉 锲而不舍 jū躬尽瘁 diàn基人
(2)(2分)下面加点字不是连词的一项 A.因有 B.为美丽 C.污秽和耻辱 3.(8分)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七(2)班的学生正在举行“家国天下 匹夫有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这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爱国人物激励我:
钱学森历经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毛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说说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
(2)(2分)爱国诗词熏陶我:冉冉同学在朗读下面诗句时应读得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A.舒缓平静 B.悲壮豪迈 C.清新明快 D.铿锵有力
(3)(4分)爱国活动鼓舞我: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起码最基本的情感。【甲】我们要发扬和继承这一传统。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我们要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2分)【甲】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②(2分)请你将【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4.(5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可是,祥子的也非例外。 (选文略有改动)
(1)(2分)从选文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2)(32分)结合全书内容,说说祥子的“希望”是怎样一步步落空的。 二、阅读(37分)
5.(16分)阅读回答问题。 岫云春光 李汀
①春阳高照,一路来到四川苍溪岫云村。山里的春天寂静,却亮堂得很。举目四望,齐齐绽放。浅粉、淡红,点缀山上,今天一早就开了呢。”
②放眼一望,春天的田野到处生机勃勃。山上建起了建材加工厂,掩映在绿树丛中;猕猴桃大棚里,毛茸茸的猕猴桃苗长势喜人;绿茵茵的麦田,在阳光里泛着阵阵绿波。
③李君25岁开始任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已经12年了。他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我心里一直纳闷:他担任支部书记
④交谈中,他说起了决定回村里任职的那个夜晚。冬天的冷风一个劲儿地往屋里灌,他和母亲围坐在火堆旁。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娃儿呀,就是想让你到城里去,不用再像我们一样,咋就回来了?”当年,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你咋要选择这条路啊。”李君的脑海里,却一遍遍闪现着父辈们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情景……他握着母亲的手说:“村里的事总要有年轻人来做
⑤他当上村支书后,村里有一阵议论。有人说:“太年轻,怕是办事不牢。”但也有人说:“只要把村里的路修通,要干事才会赢得群众信任。
⑥要修路,钱从哪里来?李君说:“没有钱,我来找!”2010年刚上任的那半年时间里,为了省钱,他从没坐过卧铺。遇节假日,他就在过道里站着,一站就是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好像看见了乡亲们沉甸甸的嘱托,身上不由添了几分力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国家的配套资金支持,村里修成了6公里的水泥路。通车典礼上,村里许多人都哭了。
⑦开弓没有回头箭,村里的路通了,怎样才能把村里的青山绿水好空气,发现城里消费者对农村的生态食材需求旺盛,可是没有可靠渠道购买。正好村里有好食材,何不把城里人请到村里来看看?他先是拎着食材上门推销,又去街上散发宣传资料。2014年3月,总计认购了50多万元的农产品。村民个个笑开了花,大家还是头一次见这么热闹的场面。
⑧2015年的11月,李君为村里忙碌奔波时,遭遇了车祸。肺受损,他只在医院住了13天,便要回家。妻子心疼地说:“不要命了?”他嘿嘿一笑
⑨2016年,岫云村的扶贫体验餐厅在成都正式开业。新鲜的蔬菜可以现吃,也可以买走。食材来自岫云村,岫云村的农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 ⑩看着他的蓝布衣衫随风飘动,我生出由衷的敬意。 (选自2022年5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分)围绕李君为乡村脱贫攻坚所做的事情,请加以概括。 →开展“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活动→ →扶贫体验餐厅开业 (2)(3分)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叙事顺序?有什么作用? (3)(2分)通车典礼上,鞭炮声中,李君流下了眼泪。他为什么流下了眼泪? (4)(4分)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岫云春光”的含义。
(5)(3分)《魅力》杂志社有下面四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①政策解读 ②前沿科技 ③党政建设 ④人物风采
6.(10分)阅读回答问题。 家乡茶的清香 厉彦林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迎一缕山风,煮一壶热茶,是多么惬意。 我的故乡山东沂蒙山区,乡亲们有早晨喝茶的习惯,尤其上了年纪的人,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水融合着亲情友情,待客敬茶成为沂蒙山区城乡人家的礼仪风尚。 记得有一年“五一”假期,我和妻儿回到沂蒙山区的老家厉家泉村。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鸡喔喔的啼鸣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和快壶里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只见爷爷正坐在木墩子上,用斧头劈一根老槐木往快壶里填,在洗刷茶壶和茶碗。母亲则在忙着做早饭。
“这是咱村炒的新茶,咱尝尝吧。”父亲递给我一包用粗糙的牛皮纸包着的茶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开始往茶壶里放茶叶、倒开水。待茶叶在茶壶里闷了几分钟,把最先倒出的半碗茶水重新倒回茶壶里,然后用蜻蜓点水的方式先“点一下”,再边抬高茶壶边倒茶水,清香诱人,我双手把第一碗端给正在得意地看我倒茶的爷爷。爷爷捋了捋胡须,高兴地喝了一口,烫得一激灵。我被吓了一跳,爷爷仍然直夸:“好茶,好喝。”然后我依次给全家人每人倒了一碗茶。习惯“粗茶淡饭”的人家,欢声笑语。这一壶热茶,把这个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
我们村东、北、西三面有山,尤其东侧的南北山云雾缭绕,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长茶。这些年,喝茶越来越讲究。种茶、卖茶叶成为我们村父老乡亲的重要营生。村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茶园,迈出家门就能看到翠绿养眼的茶树丛。清明时节( )。茶芽尖上,晶莹的水珠 无论回到故乡还是身在外地,不管是忙于工作还是闲读写作,我养成每天都喝一杯地道家乡茶的习惯。每天清晨,煮一壶故乡的茶。沸腾的茶水如云雾翻滚,那味道满室飘散,顿感与故乡血脉相通、根脉相连,身心一时澄澈清明起来。 故乡,让我念念不忘的,何止是这一壶热茶呀! (选自2022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动摇 B.摇荡 C.摇摆 D.摇曳
(2)(3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 爷爷捋了捋胡须,高兴地喝了一口,烫得一激灵。
(3)(2分)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鸡喔喔的啼鸣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和快壶里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就把我吵醒了。
(4)(3分)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故乡,让我念念不忘的 7.(11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卖油翁》)
(1)(5分)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即更刮目相待 ④睨之久而不去 ⑤徐以杓酌油沥之
(2)(4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2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2分)以我酌油知之。
(3)(2分)【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启迪,读完后你有什么启发 三、写作
8.(作文35分+卷面书写3分)作文。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物,他们有的如阿长一般,费尽周折为我买来念念不忘的“三哼经”,临终前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有的如父亲一样,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请选取身边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
要求: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西校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1.(6分)默写。
(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弹琴复长啸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杨花榆荚无才思(重点字:荚)
(5)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 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熠熠生辉。“两弹”元勋邓稼先jū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基人和开拓者,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家端木蕻良为美丽、丰饶的故乡发出铮铮誓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熠熠生辉 yì 锲而不舍 qiè jū躬尽瘁 鞠 diàn基人 奠
(2)下面加点字不是连词的一项 B A.因有 B.为美丽 C.污秽和耻辱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题目中的汉字、拼音分别是:yì、qiè、鞠、奠。
(2)本题考查词性。 A.“因”是连词; B.“为”是介词; C.“和”是连词。 故选:B。
【解答】答案: (1)yì qiè 奠 (2)B 3.(8分)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七(2)班的学生正在举行“家国天下 匹夫有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这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爱国人物激励我:
钱学森历经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毛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说说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
(2)爱国诗词熏陶我:冉冉同学在朗读下面诗句时应读得 D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A.舒缓平静 B.悲壮豪迈 C.清新明快 D.铿锵有力
(3)爱国活动鼓舞我: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起码最基本的情感。【甲】我们要发扬和继承这一传统。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甲】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②请你将【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
钱学森学成归国,为国家富强鞠躬尽瘁,这启示我们:作为时代青年,要把立志报国作为奋斗的目标,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作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2)本题考查朗读技巧。
这一节诗歌出自《黄河颂》,表达了对母亲河的崇敬和赞美,因此要读得铿锵有力。
故选:D。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和句式转换。 ①应该把“继承”“发扬”调换位置。
②解答时。在“我们”前面加上“让”,在句末加上语气词“吧”,去掉“要”,将句号改为叹号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效伟大祖国是最崇高的理想,要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有益于社会的人。 (2)D
(3)①把“继承”“发扬”调换位置;
②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4.(5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可是,祥子的也非例外。 (选文略有改动)
(1)从选文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2)结合全书内容,说说祥子的“希望”是怎样一步步落空的。 【答案】(1)有理想、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2)祥子用三年时间攒钱购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准备买车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后来,为虎妞办丧事,被迫卖掉了虎妞为他买的车子。
【分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自从有了这辆车,买卖也就更顺心,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至多二年、有信心。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祥子来自农村,勤劳、善良、教养他的一切。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甚至是宗教,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只牵回三匹骆驼,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可是,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因虎妞死于难产。至此。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连遭生活的打击,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厌恶拉车。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为了喝酒,堕落为“城市垃圾”,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要强的、利己的、健壮的、自私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答案:
(1)有理想、有信心。
(2)祥子用三年时间攒钱购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为虎妞办丧事。 二、阅读(37分)
5.(16分)阅读回答问题。 岫云春光 李汀
①春阳高照,一路来到四川苍溪岫云村。山里的春天寂静,却亮堂得很。举目四望,齐齐绽放。浅粉、淡红,点缀山上,今天一早就开了呢。”
②放眼一望,春天的田野到处生机勃勃。山上建起了建材加工厂,掩映在绿树丛中;猕猴桃大棚里,毛茸茸的猕猴桃苗长势喜人;绿茵茵的麦田,在阳光里泛着阵阵绿波。
③李君25岁开始任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已经12年了。他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我心里一直纳闷:他担任支部书记
④交谈中,他说起了决定回村里任职的那个夜晚。冬天的冷风一个劲儿地往屋里灌,他和母亲围坐在火堆旁。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娃儿呀,就是想让你到城里去,不用再像我们一样,咋就回来了?”当年,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你咋要选择这条路啊。”李君的脑海里,却一遍遍闪现着父辈们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情景……他握着母亲的手说:“村里的事总要有年轻人来做
⑤他当上村支书后,村里有一阵议论。有人说:“太年轻,怕是办事不牢。”但也有人说:“只要把村里的路修通,要干事才会赢得群众信任。
⑥要修路,钱从哪里来?李君说:“没有钱,我来找!”2010年刚上任的那半年时间里,为了省钱,他从没坐过卧铺。遇节假日,他就在过道里站着,一站就是
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好像看见了乡亲们沉甸甸的嘱托,身上不由添了几分力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国家的配套资金支持,村里修成了6公里的水泥路。通车典礼上,村里许多人都哭了。
⑦开弓没有回头箭,村里的路通了,怎样才能把村里的青山绿水好空气,发现城里消费者对农村的生态食材需求旺盛,可是没有可靠渠道购买。正好村里有好食材,何不把城里人请到村里来看看?他先是拎着食材上门推销,又去街上散发宣传资料。2014年3月,总计认购了50多万元的农产品。村民个个笑开了花,大家还是头一次见这么热闹的场面。
⑧2015年的11月,李君为村里忙碌奔波时,遭遇了车祸。肺受损,他只在医院住了13天,便要回家。妻子心疼地说:“不要命了?”他嘿嘿一笑
⑨2016年,岫云村的扶贫体验餐厅在成都正式开业。新鲜的蔬菜可以现吃,也可以买走。食材来自岫云村,岫云村的农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 ⑩看着他的蓝布衣衫随风飘动,我生出由衷的敬意。 (选自2022年5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围绕李君为乡村脱贫攻坚所做的事情,请加以概括。
四处奔波,筹钱修路 →开展“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活动→ 遇车祸着急出院回村忙工作 →扶贫体验餐厅开业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叙事顺序?有什么作用?
(3)通车典礼上,鞭炮声中,李君流下了眼泪。他为什么流下了眼泪? (4)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岫云春光”的含义。
(5)《魅力》杂志社有下面四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①政策解读 ②前沿科技 ③党政建设 ④人物风采
【答案】(1)四处奔波,筹钱修路;遇车祸着急出院回村忙工作。
(2)插叙,交代了李君回村任职的原因,为下文写他带领群众致富埋下伏笔,突出他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奉献精神。
(3)李君看到自己带领村民终于修成公路喜悦和激动。
(4)岫云春光”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岫云村,春天,象征着岫云村的未来充满希望,也象征着村支书李君的品质如春光般美好。
(5)③党政建设,李君是村党支部书记,共产党人的责任让他留在矛盾复杂任务繁重的村书记岗位上,使他实现了从带头致富到带领致富的跨越。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为村民脱贫致富中,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职责。 【分析】本文叙述了岫云村的村支书李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突出了李君作为村支书怀揣着乡土情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百姓操劳。不计回报,不求索取,多作贡献”的奉献精神。心想群众,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疾苦冷暖挂在心头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阅读全文,李君为村里干的大事应是在他当上村支书后。第⑥段写了李君筹钱为村里修路一事、开展“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活动,遭遇了车祸。第⑨段写扶贫体验餐厅开业(已知)。 (2)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
第④段“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毕业后他成了大城市里的白领,却一遍遍闪现着父辈们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情景……”“村里的事总要有年轻人来做!”此段交代了李君甘愿放弃城市稳定的工作却回村任职的原因,突出他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奉献精神。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李君四处奔波筹钱。他跑了全省10多个富裕村,为了省钱。遇节假日,他就在过道里站着。实在太累了。看着那红彤彤的印章,身上不由添了几分力气,李君筹集到85万元资金,村里修成了6公里的水泥路”可见李君“哭”是因为他终于看到自己带着村民修成公路喜悦和激动。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文章主要写了四川苍溪岫云村在村支书李君的带领下迎来蓬勃发展的过程,故标题“岫云春光”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春天”表面写自然的春天到岫云村,未来充满希望。 (5)本题考查阅读的迁移能力。
选③党政建设,李君是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致富,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表达即可,本可以过安稳的生活,于是回到家乡决定带领村民致富,使他实现了从带头致富到带领致富的跨越,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职责。 答案:
(1)四处奔波,筹钱修路。
(2)插叙,交代了李君回村任职的原因,突出他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奉献精神。 (3)李君看到自己带领村民终于修成公路喜悦和激动。
(4)岫云春光”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岫云村,象征着岫云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5)③党政建设,李君是村党支部书记,使他实现了从带头致富到带领致富的跨越,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职责。 6.(10分)阅读回答问题。 家乡茶的清香 厉彦林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迎一缕山风,煮一壶热茶,是多么惬意。 我的故乡山东沂蒙山区,乡亲们有早晨喝茶的习惯,尤其上了年纪的人,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水融合着亲情友情,待客敬茶成为沂蒙山区城乡人家的礼仪风尚。 记得有一年“五一”假期,我和妻儿回到沂蒙山区的老家厉家泉村。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鸡喔喔的啼鸣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和快壶里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只见爷爷正坐在木墩子上,用斧头劈一根老槐木往快壶里填,在洗刷茶壶和茶碗。母亲则在忙着做早饭。
“这是咱村炒的新茶,咱尝尝吧。”父亲递给我一包用粗糙的牛皮纸包着的茶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开始往茶壶里放茶叶、倒开水。待茶叶在茶壶里闷了几分钟,把最先倒出的半碗茶水重新倒回茶壶里,然后用蜻蜓点水的方式先“点一下”,再边抬高茶壶边倒茶水,清香诱人,我双手把第一碗端给正在得意地看我倒茶的爷爷。爷爷捋了捋胡须,高兴地喝了一口,烫得一激灵。我被吓了一跳,爷爷仍然直夸:“好茶,好喝。”然后我依次给全家人每人倒了一碗茶。习惯“粗茶淡饭”的人家,欢声笑语。这一壶热茶,把这个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
我们村东、北、西三面有山,尤其东侧的南北山云雾缭绕,这里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长茶。这些年,喝茶越来越讲究。种茶、卖茶叶成为我们村父老乡
亲的重要营生。村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茶园,迈出家门就能看到翠绿养眼的茶树丛。清明时节( )。茶芽尖上,晶莹的水珠 无论回到故乡还是身在外地,不管是忙于工作还是闲读写作,我养成每天都喝一杯地道家乡茶的习惯。每天清晨,煮一壶故乡的茶。沸腾的茶水如云雾翻滚,那味道满室飘散,顿感与故乡血脉相通、根脉相连,身心一时澄澈清明起来。 故乡,让我念念不忘的,何止是这一壶热茶呀! (选自2022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动摇 B.摇荡 C.摇摆 D.摇曳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 爷爷捋了捋胡须,高兴地喝了一口,烫得一激灵。 (3)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鸡喔喔的啼鸣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和快壶里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就把我吵醒了。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故乡,让我念念不忘的 【答案】(1)D
(2)示例:通过对爷爷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爷爷对“我”泡茶过程的满意和欣慰,急于品尝而忽略了茶水烫口的场景,展现出爷爷喜好喝茶的特点以及想要喝茶的急切心情,让爷爷慈祥又带有几分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3)示例:“喔喔”“呱嗒呱嗒”“噼里啪啦”等拟声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模拟出清晨的家乡各种不同的声音,渲染热闹的氛围温馨的场景,不仅表现“我”被吵醒时内心的惬意和闲适,还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4)示例:一壶热茶是故乡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对故乡难以忘怀除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茶,还有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留恋、对家乡的民风民俗的热爱和赞美、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
【分析】本文以“茶”为叙事线索,记叙了喝茶的习惯、当地待客敬茶的礼仪等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对民风的思念和留恋,对家乡、对民俗的赞美,体现了作者浓浓家乡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近义词语的辨析。“动摇”的意思是“不稳固;“摇荡”的意思是“摇摆飘荡”;“摇曳”的意思是“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括号内的词语是形容“茶芽”在风雨中晃动;不坚定”的意思,同时晃动的方向也不一定是“左右来回”,用“摇曳”来形容则最为恰当。 故选:D。
(2)本题考查描写人物方法的赏析。根据“捋了捋胡子”“高兴地喝”“一激灵”可知是对爷爷的动作进行描写,并对“我”将第一杯茶递给他表示欣慰,“一激灵”是爷爷被茶水烫到时的表现,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爷爷慈祥又有些可爱的形象。 (3)本题考查对文中优美语句的赏析。根据“喔喔”“呱嗒呱嗒”“噼里啪啦”可知句中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营造出家乡清晨的热闹氛围和温馨的场景,内心感到十分惬意和闲适,起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4)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分析。根据“何止是这一壶热茶呀”可知“我”对于故乡的难忘不仅仅是一壶热茶。根据文中“茶水融合着亲情友情;根据“习惯
‘粗茶淡饭’的人家,欢声笑语,把这个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可知“我”难忘的是一起饮茶的家乡亲人、卖茶叶成为我们村父老乡亲的重要营生、生机勃勃的茶园。 答案: (1)D
(2)示例:通过对爷爷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爷爷对“我”泡茶过程的满意和欣慰,展现出爷爷喜好喝茶的特点以及想要喝茶的急切心情。
(3)示例:“喔喔”“呱嗒呱嗒”“噼里啪啦”等拟声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模拟出清晨的家乡各种不同的声音,不仅表现“我”被吵醒时内心的惬意和闲适。
(4)示例:一壶热茶是故乡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对故乡难以忘怀除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茶、对亲人的思念和留恋、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 7.(11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卖油翁》)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 ②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 ③即更刮目相待 擦拭 ④睨之久而不去 斜着眼看 ⑤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以我酌油知之。
(3)【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启迪,读完后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①推辞。②等到。③擦拭。④斜着眼看。⑤慢慢。 (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3)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乙文:再难的事,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不断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自满自大,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全部内容与真谛,也才能达到自己所想达到的理想境界。
【分析】【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读书。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周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的射箭!”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辞。 ②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③句意: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擦拭。 ④句意: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⑤句意: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慢。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但,只是,粗略地阅读;见;往事。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②重点词:以,凭借;之。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3)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甲文内容,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结合乙文内容,不要自满自大、努力;都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推辞。②等到。④斜着眼看。
(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3)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乙文:再难的事、不断实践,必定会熟能生巧,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勤奋,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全部内容与真谛。 三、写作(38分) 8.(38分)作文。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物,他们有的如阿长一般,费尽周折为我买来念念不忘的“三哼经”,临终前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有的如父亲一样,引导人们向善、务实、
求美。
请选取身边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
要求: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 【答案】见解答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选取身边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要认真选方向,正确立意。选好人物后,立意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特点,确定习作主题,但要注意主题必须正确,要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杜绝走入消极悲观或负面的误区。可以这样构思:要先告诉读者你最尊敬的人是谁;其次,要写清楚为什么尊敬他(她),这个人给你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或讲人物故事,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 【解答】 可敬的大妈
和煦的阳光柔柔地洒下。我正吃着午饭。这时。她每天都会来班上收瓶子,不时地和同学们聊上几句,她也总是自觉地放在讲台上。我还常常听见她对老师欣喜地说废品涨了几毛钱;或是沮丧地说废品又跌了几毛钱。老师其实也不在意那几毛钱。
“当、当、当——”一个个瓶子掉下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考,我赶忙走上讲台,却发现讲台上并没有什么硬币,大妈走开后并没有同学经过讲台,我推断出是大妈没有留下钱,把她拦了下来。我当然不肯相信,就强忍着怒火,如果你放了?”她怯怯地看着我,眼里透着一抹无奈,只好从打着补丁的口袋中掏出3元钱交给我。
接过钱,我心中居然升起了一丝骄傲。午休时分,心中自豪极了。
突然,桌上的书被我碰到了地上,却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三个一元硬币正静静地躺在角落里,阳光照在上面,刺痛了我的眼睛,里面是大妈后来给我的3元钱! 下午,我终于等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把8元钱还给了大妈,真诚地道了歉,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完就离开了。
我看着那驼着背、拖着麻袋的身影,身上的衣服也打满了补丁,但却无法取走一个人的良知。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也许每一个小人物的心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