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情境,激发美术课堂活力
★
吴雅洁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很多新型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的激发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内容,小学美术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对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并积极的探索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方法,进而有效的把握美术学科的施教特点,助力课堂整体教学效能的提升。本文将就构建有效情境,激发美术课堂活力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
教学情境是指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形象具体的教学场景,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和价值,积极的重视起教学情境的构建,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一、构建问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会被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所吸引,小学美术教师不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为精力集中的开展学习。例如,在学习《笔的世界》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借助白板向学生展示该节课需要学生解决的主要问题:笔有哪些结构和功能?如何观察笔的各部分特点和功能?设计中有哪几种方法?如何才能更好的设计一支简单的笔?等等,让这些具有概括性和指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主对美术教材进行阅读,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圈划和记录。当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小学美术教师则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法,就以上问题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并在提问中再次进行提问,如当学生回答出笔有哪些结构和功能问题时,教师还可以接着问: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结构,这样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从而在提问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引,将学生在课堂的美术学习思维逐渐引向纵深,从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较好的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亲切感
美术来源于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美术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效能。例如,在学习《自行车局部写生》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如普通家用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越野自行车、旅行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等,让学生将这些自行车进行有效的对比,记录下这些自行车都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不同自行车之间的异同,自己最喜欢哪种类型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局部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从而让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浓厚的亲切感,并让学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情境来进一
30
步感知线描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较好的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当然,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场景过程中要注意列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契合教学主题的生活化案例和场景,也只有这样的场景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三、构建活动化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参与性
小学生喜欢参加一些小游戏、小活动,也能够较为精力集中的投入到游戏和活动中去,教师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和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小活动或者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进一步强化对相应美术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助力美术课堂的高效施教。例如,在学习《生活日用品的联想》小节内容时,美术教师可以创设活动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联想大赛”。首先,教师可以让班级中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组队,如将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组合,将个性文静内敛的学生和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组合,并选择出自己的小组长。其次,教师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用品,如牙膏、水壶、凳子、桌子等,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联想,并将联想出来的东西说出来,这样依次轮流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成员联想出来的东西具有新意,从而最终获胜。最后,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做好总结,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带动了学生的参与性。
四、构建美术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感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一直是美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向指引,美术教师要积极的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美术化教学情境,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灵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学习《我设计船》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美术化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关于船的名家美术作品,让学生仔细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特点所在,这些作品究竟美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画(设计)会让我们感到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例如,教师还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班级学生自己的作品,像展示不同学生设计的小船,并让设计该作品的学生说一下设计的思路、出发点,同时让其他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评鉴,说一说该学生的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存在缺陷等等,让学生在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品鉴中感悟和体验美术之美,给予学生更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全面的助力班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美好灵魂的塑造。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学情境构建的价值和作用,积极的探索有效构建教学情境的方法和策略,同时积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问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亲切感;构建活动化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参与性;构建活动化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参与性;构建美术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感等,进一步的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助力班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